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過去多年里,農村人的收入水平不高,他們生活上省吃儉用,不肯多花錢,即便是生病了也不會第一時間去醫院,認為醫療花費太貴了,有什么小病忍忍就過去了,實在不行就拿點藥。時間長了,農民身上的小病也積累成了大病,等真正入院檢查后已經晚了。為了解決農
在過去多年里,農村人的收入水平不高,他們生活上省吃儉用,不肯多花錢,即便是生病了也不會第一時間去醫院,認為醫療花費太貴了,有什么小病忍忍就過去了,實在不行就拿點藥。時間長了,農民身上的小病也積累成了大病,等真正入院檢查后已經晚了。
為了解決農民的看病貴問題,國家從2003年時起就推出了新農合制度,到了2008年就在全國范圍內普及。截止2019年,城鄉居民醫保上交的費用為8451億元。
只不過,近兩年里,新農合卻遭到了“埋汰”和嫌棄。原來,最初時參保費用為10元/人,但2009年就漲至20元,2020年漲至280元,這11年里新農合每年都會上漲,且漲幅基本在30-40元/年。
因繳費成本的加大,不少農民不愿意上交,他們抱怨自己一年用不了幾次,甚至一次都不用,卻年年上漲,一家5口人就要1400元,這可是兩畝地的收入。
從官方數據來看,2019年城居醫保參保人數為10.25億人,相比18年少了268萬人;2020年再次縮減,參保人數只有10.16億人,但我國的總人口卻在緩慢遞增,可見每年“斷交”的人增多。
至于為何大家不愿意上交,其實還是對新農保的不理解,只是認為費用年年上漲,報銷麻煩。實際上,新農保早就實現了“即時報銷”、“異地報銷”政策,且醫療報銷門檻降低。
如今又迎來了一個好消息,近日官方發布了《關于做好2021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新農保再次上漲40元,最低繳費320元。不過就算新農合繳費負擔增加,但大家也可享受4大福利,大家要看。
1、財政補貼提高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看病人群也在逐年增加,各大醫院可謂是人滿為患,且大病年輕化趨勢明顯,這也意味著醫療壓力和負擔增加。正因如此,官方才逐年上調新農合繳費。
不過為了能讓更多人享受更高的醫療報銷福利,官方也加大了財政補助,2021年醫保人均財政補助再次上漲30元,其補助金不低于580元/人。可見,在大家多交保費的同時,享受的補助金也在提高,這樣城居醫保基金池資金充裕,報銷比例才能最大化提高,讓所有農民享福。
2、落實慢性病報銷
農村人忙碌了大半輩子,到了老年后身體總有一些慢性病,這些病盡管不威脅性命,卻讓老人疼痛難忍,且每個月都會產生一筆負擔。
為此,國家也出臺了慢性病報銷制度,對于高血壓、糖尿病藥物,各地門診部門要落實報銷工作,讓這兩類慢性病人能夠享受報銷福利,減輕身上的負擔。
同時,國家還提議,有條件區域可將心腦血管等慢性病納入報銷名錄內,從而讓更多人享受醫療福利。
3、繼續發揮醫療托底保障
在過去多年里,國家對那些低保戶、特困戶、五保戶等特別幫扶,為其減免新農保,讓其免費參加醫保,避免因“大病致貧”的現象出現。
不過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也就意味著我國扶貧工作取得了圓滿成果。不過《通知》中明確強調,要落實“四不摘”,落實好脫貧人員的醫療保障待遇,優化醫保扶貧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人員繼續加大救助保障,并建立因病致貧返貧長效機制。
4、醫保支付試點
接下來,各地還要進一步簡化醫保定點工作,將符合條件的機構納入醫保定點名錄,并推進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對30個DRG付費試點地區、71個DRG試點城市率先展開實際支付,完善門診付費機制,讓農民看病花錢更方便。
以上這四個利好福利,讓大家可享受更多的醫保福利,也能減輕大家的實際醫療花費,且醫保報銷的痛點問題也會在今后慢慢解決。而作為一種惠普醫療保險,它幫助了成千上萬人的醫療看病問題。
看似上交320元/年比較貴,但一旦碰上什么大病,那花費遠不止320元那么簡單。就拿筆者的親戚,因這兩天農忙意外發生事故,結果送到醫院治療,醫療費6萬多元,昨天出院了,問了親戚報銷了75%,最后只花了一萬多。
可見,新農合在大病報銷范疇一點也不含糊,醫療報銷福利高,讓老百姓得到了切實的保障。當然,如果你已經參加了職工醫保,那就沒必要再上交新農合了,畢竟兩者并不能一同報銷,大家要記住了。
丁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