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9年3月3日是第二十次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為“關愛聽力健康,落實國家救助制度”。為了提高社區居民健康用耳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護耳習慣,預防聽力殘疾的發生,2019年3月2日至3月4日在“愛耳日”來臨之際,鄭州市中心醫院將于院內及社
2019年3月3日是第二十次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為“關愛聽力健康,落實國家救助制度”。
為了提高社區居民健康用耳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護耳習慣,預防聽力殘疾的發生, 2019年3月2日至3月4日在“愛耳日”來臨之際,鄭州市中心醫院將于院內及社區開展以“健康用耳 保護聽力”為主題的義診活動。
活動內容一:
1、2019年3月2日(本周六上午)于鄭州市中心醫院門診樓6樓大廳舉行義診。
義診對象:受耳科疾病困擾的患者及針對耳部相關問題咨詢的市民(需攜帶患者本人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一張);
2、當天就診免除掛號費(50名)!
3、電耳鏡檢查免費(50名)!
4、純音聽閾測試檢查免費(30名)!
(注:3、4需經醫生看診后確定是否需要進行檢查)
活動內容二:
019年3月4日于鄭州國棉六廠社區開展健康教育下社區—— “健康聽力、幸福人生”科普講座,向社區居民講授聽力相關治療,增強聽力保護意識,認識影響聽力的危險因素,提高生活質量。
我國是世界上聽力殘疾人數最多的國家,有聽力語言障礙的殘疾人2780萬,其中7歲以下聾兒達80萬,老年性聾949萬,年輕人由于常戴耳機、熬夜等生活方式改變,突發性耳聾人數急劇上升。
產生耳聾的原因
人的聽覺系統以耳蝸為中心,外在的聲音經外耳道傳入,震動鼓膜和聽小骨,再引起淋巴液、基底膜震動,刺激內耳螺旋器的毛細胞,產生聽覺,毛細胞把聲音信號轉為神經沖動,傳入聽神經至聽覺中樞完成聽覺。在整個聽覺過程中任何環節的病變均可以引起耳聾。
預防耳聾要從自身做起,科學護耳,保護聽力。
①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保持情緒樂觀向上;
②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忌長期食用高鹽、高脂肪飲食,戒煙限酒;
③慎用或禁用對聽神經有損害的藥物。慶大霉素等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為并發耳蝸損害最多的一種耳毒藥物,避免濫用;
④遠離噪聲。避免與噪聲的接觸,帶耳機的音量不宜過大,謹記2個6原則: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的60%,時間不超過60分鐘;
⑤經常按摩耳部。如按摩耳廓、捏耳,也可以按摩頸后發際兩側凹陷處的風池穴,可促進內耳血液循環,起到醒腦聰耳的作用;
⑥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脂、腦動脈硬化及糖尿病,對防止微循環障礙、延緩老年人聽力減退的速度非常重要。
專家簡介
李玉杰,鄭州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主任醫師
專業特長:擅長耳部改良乳突根治手術、人工聽骨植入術等;鼻竇內窺鏡顯像系統下手術治療鼻腔、鼻竇疾病、鼻出血、鼻中隔偏曲、鼻竇炎、鼻息肉及鼻腔、鼻竇的良、惡性腫瘤等;治療成人鼾癥的懸垂腭咽成型術;治療小兒鼾癥的鼻內鏡下經口徑路腺體切除術;喉部良、惡性腫瘤的微創手術治療等。成功手術施治患者萬余例。
(鄭州市中心醫院 陳亞平 高雯靜 供稿)
李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