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住宅項目規范》中對加裝電梯樓層這樣規定:四層及四層以上新建住宅建筑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9米的新建建筑應設電梯,且應在設有戶門和公共走廊的每層設站。以上規定了加裝電梯的樓層底限是4層,目前絕大多數需要加建電梯的住宅絕大部
《住宅項目規范》中對加裝電梯樓層這樣規定:四層及四層以上新建住宅建筑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9米的新建建筑應設電梯,且應在設有戶門和公共走廊的每層設站。
以上規定了加裝電梯的樓層底限是4層,目前絕大多數需要加建電梯的住宅絕大部分都是上世紀遺留下來的“產物”,大部分是6層樓單元住宅,,所以我們今天討論的是在加裝電梯如此困難重重的背景下,眾多方法已經層出不窮,或許6+1模式能夠成為新的破題思路呢?
其實早在2002年,閘北區陸豐小區是最早的加層加面積加梯的“6+1”模式,當時能夠成功也是存在著諸多巧合,最重要的是時間較早,在一些相關房屋規定政策還沒有出臺前,先由相關房屋審批部門審批成功,但是在之后的規定越來越嚴格,政府考慮到6+1模式會帶來很多問題,比如產證面積、房屋結構承受能力、小區容積率、樓距等等,所以現在幾乎鮮有這種加建模式,大多是采用外接式電梯的模式進行(或由自行組織,或由第三方組織)等。
但這并不是說明6+1模式的失敗。在最近的各種會議上,很多人大代表都重新審視6+1模式。
什么是6+1模式?
上世紀修建的房屋傳統都是6層或7層,大多由于當時歷史和經濟條件沒能加裝電梯,所以針對老年人上不去,下不來的上下樓困難問題,經過本棟樓業主和本小區業主協商通過可以采用在原本6層住宅加建一層樓房,達到7樓。原有6層老房子的頂層再加蓋一層,加層出售所得用于補貼電梯安裝和保養費用,從而實現成本覆蓋和市場化運作。或者原本1樓的住戶可以選擇住在加建好的高層等等。
樓房增高術的優點:
采用此種方法加裝電梯,無疑是對于當下加裝電梯的創新思路激發,當下加裝電梯溝通困難,協調難,審批難,資金難等問題,都可以由增高一層來進行解決,加建后的房屋或許能解決1樓瓶頸難題,或許能變賣為經濟費用緩解成本,提高成功率。
住房增高術的弊端:
考慮到已經是2022年,上個世紀的老舊住宅也長達接近30年房齡,加蓋一層會涉及到更多房屋結構,承重能力令人擔憂,對技術要求高,需要聯系到專業部門和單位進行檢測和施工。日后的維護管理和保養費用也是一大難題。
你怎么看待6+1模式,如果你所在樓棟需要加裝電梯,你會選擇加建模式嗎?
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