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0月19日陸川豬公用品牌新聞發布會暨產品推介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中國農業科學院以陸川豬為研究對象發表亞洲首個家豬“超清基因圖譜”該項成果對我國地方豬種資源保護、打贏種豬翻身仗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此次發布的“陸川豬”品牌有助于陸川豬產業打造
10月19日
陸川豬公用品牌新聞發布會
暨產品推介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中國農業科學院以陸川豬為研究對象
發表亞洲首個家豬“超清基因圖譜”
該項成果對我國地方豬種資源保護、
打贏種豬翻身仗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此次發布的“陸川豬”品牌
有助于陸川豬產業打造成為
縣域經濟的“拳頭產業”“品牌產業”
玉林市委常委、副市長曹湜出席會議
據悉,陸川縣是中國八大良種豬之一陸川豬的原產地。據史料記載,陸川豬已有2000年飼養歷史,陸川豬肉具有香味純正、皮薄肉嫩、肥而不膩、入口香脆、風味優良、營養價值高等特點,在唐朝時就蜚聲海外,被稱“唐豬”。迄今為止,是亞洲首個有“超清基因圖譜”的家豬品種,對我國地方豬種資源保護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發布會現場。
近年來,玉林市、陸川縣兩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做好陸川豬生產與保種工作,組織相關部門對陸川縣保種場和保種區的陸川純種母豬和種公豬進行全面普查,健全完善陸川豬群體系譜并建立電腦檔案,提升陸川豬保護信息化水平。2019年,陸川縣制定《陸川豬品種資源保護方案》,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陸川豬品種資源保護。以國家級陸川豬品種資源保護場為中心,建立大橋、烏石、良田、清湖、古城等5個鎮為品種資源保護區,作為陸川豬最優秀保種育種核心群,保住陸川豬的遺傳資源,豐富遺傳基因。目前,該縣已累計投入300萬元,主要用于豬舍改建、陸川豬更新換代、防疫設備、排污等基礎設施建設,并準備從生豬調出大縣、保種補貼等資金中安排2500多萬元用于保種場搬遷和安全設備設施建設。
陸川生豬。(資料圖片)
今年1—9月,陸川生豬出欄量為85.5854萬頭,連續15年獲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獎,品牌價值30.84億元。其中,陸川豬出欄51.35萬頭、存欄47.17萬頭。陸川豬生產出來的臘制、醬乳、罐頭、肉干、肉脯等精深加工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深受消費者喜愛。
發布會現場。
發布會現場,農業農村部特邀專家、北京百年方圓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利對陸川豬公用品牌進行了解讀。他表示,現如今,“豬肉不香”“沒有小時候好吃”的痛點讓消費者對高品質豬肉有著迫切的需求。陸川豬是我國本土豬種,有著數千年的養殖歷史,憑借“遺傳性能穩定”“雜交優勢明顯”“肉嫩味鮮”,有著“亞洲土豬之母”的稱號。基于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創意出了“陸川豬,純正中國味”的品牌口號,強調陸川豬的純正基因與純正口感。陸川豬品牌標識融入中國風、以水墨畫的表現形式,與品牌口號一脈相承,凸顯“中國名豬”特色。借助此次陸川豬公用品牌發布會為契機,構建起了進軍全國高端市場的舞臺,有效拓展了市場渠道。
采寫 | 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陸小青
責編 | 寧 夏
校對 | 張冠中
審核 | 陳旭慶
監制 | 韋 劍
出品 |玉林日報全媒體
玉林日報新媒體矩陣
張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