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艾滋病恐懼癥恐友大部分因為現實生活中的刺激,然后又因為網絡搜索刺激進一步嚴重化,變成了恐友,知識學習和身份角色關系都是以網絡為媒介,雖然說是獲得信息的速度特別快,但是因為畢竟沒有艾滋病防治一線的數據和實踐,很多時候都是站在自我的感覺上去認知的,難免可能與實際偏差有點大。正如以前張老師所說的,一個古代人無法想象他所在的大地其實是一個球體,受限于他的認知上限,但是如果現代人誰還認為大地是四只烏龜載著在海洋上漂流,那么大家都會認為他的智商著急。如下,張老師就這么多年的艾滋病防治及恐艾干預工作經驗,說一些恐友們常見的誤區,供大家進行學習探討。也許里面有一些話語恐友可能并不是那么愛聽,但是我還是思考了一下,畢竟大家脫恐不是靠一味的完全逃避,該暴露的時候還是需要暴露,這樣才能徹底走出恐艾癥,如果里面有一些內容是不合理的,歡迎大家反饋給助理老師,收集以后遞交上來,再做補充。
森田療法在恐艾癥的關鍵作用
1、關于艾滋病窗口期,艾滋病窗口期是一個時間段,不是一個時間點,任何以時間點作為艾滋病窗口期來判斷的,這個都不是最科學的。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可能在五周二十三小時五十九分還是陰性,一分鐘后就轉換屬性了吧。比較科學的是,以節點左右前后三到三點五天,都為其周期以內。六周不是特別指的是42天,39天-45天其實都可以稱之為六周范圍。
2、關于艾滋病感染者基本都是男男,這個話題其實是一個偽命題,或者說對于一些異性恐艾的恐友,這更像一句安慰式的話語。畢竟恐友中大部分是異性行為恐艾的為主,但是說這話的,可能不是全國性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相關的人群,因為他壓根就不知道具體的數據。這個數據其實每年都沒有怎么變過,綜合來說,目前艾滋病傳播95%以上都是性接觸傳播,異性傳播的數量比同性傳播的數量要大,甚至要大上幾倍。只是這樣解釋可能更合理,男同人群在男性之中就占3%左右,他們中的感染比例高,但是就算比例再高,也無法大過異性傳播,畢竟基數在那里擺著。
那為什么大家滿屏幕的看到的是男男呢,原因有三,第一,某些地方感染者也就幾十百來個,男男比例傳播較高,但是四川作為感染者大省,數據并不是這樣,我們并不能單純以某一個市區來看;第二,男男傳播大多是年輕人,學歷較高,長期生存與網絡,而恐友基本就以網絡為媒介,看到的感染者當然以男男居主;第三,異性傳播的案例很多并不會特別張揚,并且活躍于開放性的論壇,他們中老年人的部分不會上網,此外,他們更加熱衷于和醫生溝通交流解決他們最現實的問題,更多是以觀察者身份默默關注信息動態。
不要進入誤區 防艾不恐艾
3、對于女傳男,無套一次根本就不是高危。張老師昨天瀏覽到某個門戶網站,最近有很多關于性體驗的自媒體文章,看了下評價,基本都是想當老司機,甚至還有大量宣揚不戴套的好處和理由,其中也不乏充斥著說目前都是男男感染,女人不會傳染給男人等等。張老師只是想說是我自己眼睛瞎了,看到的官方數據全是假的嗎?包括我們平時參與省市區三級的艾滋病防控會議,進行溯源分析和案例探討,那些一線基層艾滋病防治醫生的案例都是小說嗎?顯然不是。
用心理學的話來說,只不過大家為了迎合一個比較美好的期望,降低自己的焦慮,故意這么說罷了。他們有的人慫恿大家不戴套,慫恿大家高危了不去檢測,但是他們自己會去這么做么,很多很難。倒是不希望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一聽網上說天下太平,女沒有傳給男的案例,不戴套一次也不用擔心。這個真的大錯特錯了,其他地方不用說,但就我們四川一省的男女傳播數量,都是不低的,只是如果有了相關暴露,一定要去正規地方檢測。大家是愿意聽一個接觸大量案例的防艾一線醫生的話,還是聽網絡小道消息,這個就由個人決定,不是張老師所能強行干預大家的。
4、關于艾滋病檢測試紙,假陽性的比例是比較高,這個主要在于初篩,是一個粗分過程,以便二次使用確證方法再次篩選。那到底存不存在假陰呢,任何一種方法都存在著假陰假陽的可能性,只是初篩試劑的假陰率相對會非常低,而不是說為了迎合恐友的安全需求,說完全沒有假陰性,去刻意夸大其廣告效應,造成不可逆的危害。相關大品牌的快速試劑的假陰假陽率國家每年都在抽查,這個在國家疾控中心的《HIV抗體或抗原抗體快速檢測試劑臨床質量評估結果》中可以查詢到。
具體舉例,某國外品牌抗原抗體試劑抽樣,陽性164例,假陽性5例,陰性282例,假陰性1例,敏感性99.39%(假陰),特異性98.26%(假陽),功效率98.67%。這里多補充一句,確證試劑的作用主要是重新復核,準確率(前面所提到的功效率)可能還不如初篩試劑,但是精準度(一旦結論確定為陽性或陰性,那基本就定了)很高,希望大家在這里客觀理解。就像有部分恐友走小道關系去做了確證實驗為陰性了,那定性結論就是陰性了。咱們中心是一個團隊,涉及到艾滋病領域的各個方向,葉老師作為重點HIV確證實驗室的專家,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每周四向她請教。
5、關于恐艾傾向和恐艾癥,有部分恐友進入網絡時間不長,受到的刺激不大,這個時候控制住自己的上網搜索頻率,逢人便問這個陋習,通過檢測和專業醫生引導,這個讓心態逐步重新恢復還是比較快的。但是如果一旦受刺激程度加深,轉化為恐艾癥,出現了恐艾轉移和泛化,那基本上都在朝恐艾心理障礙發展了,就千萬不要試圖靠誰給您解釋艾滋病知識原理,或者靠艾滋病檢測脫恐了。這時候請務必盡早去找一個既是做艾滋病防治一線工作,又是做臨床心理工作的醫生去溝通。如果這時候還在反復探討艾滋病感染的風險評估,那基本是在浪費時間。
中心做恐艾干預那么多年,也希望恐艾癥恐友能夠快速脫恐,能夠單靠幾句話脫恐,但是這么多年實踐表明,這時候必須需要足夠的時間去溝通,并且建立相互彼此熟悉了解和親密的關系,才能打好脫恐的基礎了。就算是普通問題去醫院向醫生問診,也不是隨便兩三句話描述什么行為,醫生給一句沒事或快速給一個建議就可以走人的,何況還是在行業中讓人頭疼的艾滋病恐懼癥呢。恐艾干預的溝通,前半部分會有一個感染風險評估,后半部分主要都是收集資料,建立關系,預估評估,再針對性地給出建議。這也是為什么恐艾干預探討的內容除了基礎性的艾滋病窗口期,病毒在體外失活速率,感染途徑,更多是恐艾波動期和逃避期,安全信號的意義,ABCD恐艾人群關系變換,以及第一反應第二反應的線性關系等等呢。
恐艾干預經驗是脫恐的重要參考
6、關于從事艾滋病恐懼癥的相關人群,前一段時間,一個老恐友不知道在網上哪里聽到人說,做艾滋病相關工作的,除了艾滋病防治一線的工作者,就是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原因是這樣的一個恐怖的行當,是沒有幾個正常人愿意做的,嚇得他好幾天沒睡好覺。開始擔心售賣艾滋病試紙或檢測的,出售阻斷藥物的都是感染者或病人,甚至說恐艾圈子里面的除了一線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員,全部都是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張老師覺得這就是典型受到網絡流言影響。
的確不可否認,是有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在從事艾滋病檢測或阻斷藥物銷售行為,也有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在為恐友進行艾滋病基本信息咨詢的志愿者服務或付費服務。但是什么都不能絕對化,如恐友也有在售賣艾滋病相關檢測產品或藥劑,恐友也有做志愿者的。希望不要因為檢測和服用阻斷劑,甚至去和別人溝通探討一下艾滋病,就覺得對方是感染者,故意想害自己的。如果已經開始有這方面念想的,請一定要注意進行心理健康程度的評估,看是否在網絡上吸收了大量的錯誤信息,把自己搞得神經兮兮了。
7、關于艾滋病癥狀,這里說得再多也沒有什么用了,一個慢性疾病怎么可能在短時間讓人身體出現明顯的艾滋病特征。當然艾滋病潛伏期肯定受到艾滋病型號的影響,比如說01AE的潛伏期明顯短于07BC,但是也不能說高危幾周后大量的癥狀就來了,這種基本都是神經免疫導致的,這個問題以前說過很多次。
8、很多咨詢者對本機構不了解,恐艾干預中心是艾滋病防治界有關恐艾癥干預的權威組織,全國第一家恐艾癥研究機構,既要做一線艾滋病防治培訓工作,也要做臨床心理干預工作。想必大家如果長期關注我們,就會知道我們每年都會獲得國家專項的研究項目,也會接受諸如新華社,央視,鳳凰衛視等權威媒體的實地采訪。中心醫生老師的活動痕跡都有照片存在于中心的恐艾干預文章里面,以讓恐友們獲得第二重的安全信號(脫恐的安全信號共分為五重),中心是一個團隊,成員包含疾控醫生,艾滋病診治醫生,精神科醫生和確證實驗室專家,覆蓋了艾滋病各分支全領域,我們經常會按照咨詢者要求,針對疑難的恐艾癥案例組織中心醫生老師進行聯合會診,探討分析溝通。除了簡單的答疑服務,中心老師還為預約恐友和具有貧困證明的恐友提供了每次一小時的電話或面詢溝通,旨在通過即時的一對一溝通,促進雙方更好地去了解,增強相互信任程度,建立親密關系,進而能更快更穩定的脫恐。
了解更多李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