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景岳全書·婦人規》有云:“故凡畏墮胎者,必當察此所傷之由,而切為戒慎。凡治墮胎者,必當察此養胎之源,而預培其損,保胎之法無出于此”。即明確提出了“預培其損”的滑胎防治原則。古人云“滑胎重孕前,根深方葉茂”,對復發性流產的治療尤應注重孕前調理,發揮中醫藥辨證施治的優勢,使臟腑氣血調和,提高胚胎的質與量,使胎元結實而不致輕易滑胎。同時要善于將西醫辨病與中醫辨證相結合,有針對地篩查病因,孕后積極保胎,多管齊下,方可為復發性流產患者保駕護航,免除后顧之憂。
上篇已經介紹復發性流產的主要發病機制為沖任損傷,胎元不固,其根本原因在于腎氣虧損,治療當以補腎益氣,調固沖任為總則[1]。具體治療時,則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辨證施治,法以補腎健脾、益氣養血、清熱養血、祛瘀消癥等。羅頌平教授從“腎—天癸—沖任—胞宮軸”的理論出發,謹遵病機,以補腎健脾,補養氣血的原則創制補腎固沖丸(今滋腎育胎丸),在臨床已投入使用20余年,取得滿意療效[2]。此外一些臨床上常用的中藥還有菟絲子、續斷、桑寄生、女貞子、旱蓮草、山萸肉、白術、黨參、雞血藤、黃芪等。王秀云教授[3]善用紫河車,研究表明,針對孕三項中雌激素、孕酮水平較低患者,加入此品,以血肉有形之品補腎益精、益氣養血,能有效改善其妊娠結局。此外,孕后一些常用保胎藥方如壽胎丸、泰山磐石散均有顯著安胎效果。
中藥對于復發性流產的調治是多方面的,體現在改善卵泡質量與內膜容受性、改善黃體功能、調整免疫應答、改善血栓前狀態、控制并發癥等方面[4]。安胎中藥還可通過提高封閉抗體水平,促進蛻膜血管生成,降低高凝血狀態,調節T淋巴細胞和免疫因子,達到改善黃體功能,促進孕酮分泌等目的[5]。中醫藥所顯示出的多重綜合效能,恰與復發性流產多環節、多因素的病因病理相吻合,通過多靶點、整體性的調節,調動人體內在的防御與調節機能,從而發揮多重、綜合的治療作用。
那么除了中藥治療,還有什么富有特色的中醫綜合治療方法呢?中醫藥治療復發性流產有哪些注意事項?欲知詳情,敬請期待下期!
參考文獻:
[1]郝黎婷, 王曉旭. 復發性流產的中西醫研究進展[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9, 017(002):138-142.
[2]盛曉園,周菲菲,傅萍.復發性流產孕前中醫藥診治概述[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0,28(03):586-588.
[3]梁卓. 王秀云教授復發性流產中醫治療思路[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9, v.21;No.183(07):32-34.
[4]崔海峰, 楊慧. 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的中醫治療策略探討[J]. 中國中醫藥科技, 2018, 025(005):686-687.
[5]李佶, 陳應超. 復發性流產的中西醫結合診治思考[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9, 39(005):525-528.
以上圖片均來自http://image.baiduu.com
王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