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說到地震,人們對汶川大地震的印象更深于唐山大地震,是因為其時間最近,而距離較遠的唐山大地震,卻沒有太多人有太深刻的感受,但這一場地震,卻引得中國領袖毛主席號啕大哭,足以見得其災情之嚴重。
雖唐山大地震距今已經45年,當年很多親身經歷過的人也已經老去,但并不代表唐山大地震帶給人們的傷害就此消弭,認真回憶,1976年7月28日凌晨三點42分53.8秒所出現的呼天搶地似乎還在耳邊回響。
地震破壞了人們的家園,但毛主席卻沒有因身體虛弱而對唐山漠不關心。從地震發生之后,毛主席幾乎時時刻刻都在關注唐山以及唐山人民的情況。而幸運的是,唐山也在八方援助之下重新站了起來。可惜的是,地震發生僅僅兩個月,我們的毛主席便永遠的離開。
災難突如其來,且又在深夜,很多人甚至還沒有從睡夢中恢復意識就被埋了起來,那么,45年前的這場災難,到底是怎樣的模樣?
1976年7月28日,地震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在睡夢中,即便是炎熱的夏天,凌晨三點也是一個熟睡的時間。除了一些夜班工作者未能睡覺之外,幾乎所有人都沒能預見馬上來臨的災難。3點42分53.8秒,唐山發生7.8級大地震,而同時,以唐山為中心,從南到北,中國23%的國土、14個省市都遭到了唐山大地震的波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災難。但最為嚴重的非唐山莫屬,這畢竟是處于震中的地區。
唐山大地震共20秒時間,這是一個很短暫的時間,但唐山卻因為這短短20秒的搖晃化為了一片廢墟,一眼望去,唐山幾乎都沒有任何建筑完好存在。災難過后,人們也終于清醒過來。但清醒過來又有什么用呢?他們花幾十年建立起來的家園毀于一旦。整個唐山,除了遍地哀嚎之外,再也沒有其他聲音。
作為距離唐山只有150多公里的北京,震感強烈,而住在北京的主席自然也感受到了不尋常,他也知道距離北京很近的某個城市地震了。但此時的他已經病得很嚴重,他很關心災難狀況,卻有心無力,只盼望國家的軍隊能夠快速趕往災難現場。
唐山的動靜這么大,災難發生幾乎就是一眨眼的時間,唐山的解放軍地震之后借著被保存完好的無線電向上級報告了唐山的情況。而在得知了唐山的情況之后,中央救災指揮部迅速下達命令對唐山展開救援,除了提供物資之外,還要向這里輸送醫療救護人員。在救援人員到達唐山之后,唐山的具體情況被他們上報給了上級領導,主席也得知了唐山的真實情況。此時的主席身體已經十分糟糕,再受不得任何打擊。唐山的情況讓主席悲從中來,他甚至開始號啕大哭。
一個國家領導人,在任何時候都必須鎮靜,但唐山的災難卻讓主席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在之前,他也只在總理、元帥去世的時候傷心過。周總理、朱元帥是他的朋友,更是并肩作戰的戰友,而在1976年,這兩人卻相繼去世,讓主席頗為悲慟。
災后受災數據很快被統計出來,在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有超過24萬的同胞遇難,經濟損失更是高達54億元。一場地震,不僅帶走了大家的家人,更是讓大家的棲居之地變成廢墟,人們在悲傷家人離去的同時,還要擔心晚上的住宿。不過還好國家迅速反應,一個個簡易房屋被搭建起來,一張張床也被送往了災區,唐山的人們終于不用露宿街頭。
雖說災難來得很迅速,走得也很快,但人們卻要花費幾千上萬倍的時間來恢復家園。面對這樣的打擊,唐山的人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在7月28號,天亮之后,唐山就開始了救援工作,解放軍地毯式搜索廢墟,就怕有人被漏下,沒能被救出來。但一場發生在夜晚的災難,被解放軍抬出來的尸體占大多數,很多人都未能幸免于難。
主席此時雖然身體健康已經頗為糟糕,但他還是在密切關注著唐山,他幾乎將身邊的人都叫去了唐山,他希望這些人能夠替自己為唐山人民多解決問題。唐山人民雖遭了大難,但他們并沒有被困難打垮,至少在災難過后,這里的每一個人都在為了新家而奮斗,他們每天都在為重建家園而努力。可惜的是,主席卻看不到唐山重新站起來的模樣,9月9日,主席便永遠的閉上了眼睛,永遠的離開了大家。
對于中國人來說,1976年是一個讓人悲傷的一年,不僅是因為這一年的唐山大地震,更是因為這一年的三大領導的去世。不過好在唐山并沒有跟隨他們而去,災后重建工作做的很好,重建之后的唐山似乎比從前更美了,而這些失去家園的大人小孩兒們,又能從新住進房子里。盡管地震的陰影還留存心中,但他們都帶著希望向新生活出發。唐山地震來勢洶洶,難道就毫無預兆嗎?事實上,在地震發生之前,唐山出現了很多異象。
1976年7月以來,唐山各地都出現了一些奇怪的事,不僅黃鼠狼、老鼠等滿到處亂竄,要知道這些動物雖喜歡偷吃人類的東西,但平常都是偷偷摸摸的哪兒又敢在大街上跑來跑去?
除了這些野生動物之外,人們家養的禽獸也十分躁動不安,似乎都想沖出牢籠,放養的雞鴨更是不得了,它們到處跑,似乎情緒十分慌亂。不僅是這些飛禽走獸,就連水里的魚也總是跳出水面,似乎水底有什么危險似的。水里的魚往水面跳無可厚非,但那些家里養的金魚竟然也不顧危險開始往外跳,似乎也有些不安。
除了動物之外,村民們平時生活中也發現了不一樣的東西。例如有個村民去打水的時候,發現以前需要加長扁擔才能打到水的水井,現在很是輕松就碰到水面,直到后來竟然就直接沒水了。村民覺得很奇怪,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災難前夕,有一輛火車從唐山經過,但就在這時他看到了三道光,一閃而過,火車司機發現了光束的不尋常,便開始減速,以免有意外他不能及時停下車來。但就在他停車不久之后,唐山便開始地動山搖,房屋紛紛倒塌,這無疑就是一場曠世災難。
地震之前有如此多異象,卻沒有一個人將其和災難聯系起來,曾經封建迷信的人卻沒發現這些社會異象是對災難的預示。但凡大家多了解一些關于地震的常識,也不至于對地震毫無防備。然而,1976年的中國,即便有主席這么偉大的人的領導,也不能將教育普及到每個人身上去,國家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能學有所成,更不能保證唐山的房子堅不可摧,自然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唐山遭難,能做的就只有在災后迅速救援。
20世紀中國的悲劇就是這樣,雖然已經建立起來了,卻沒有足夠的實力來保護大家。所以之后的40年,中國一心走改革開放,努力讓國家變強,讓人民富起來,讓孩子學起來,這樣,大家所學的知識越多,見得越多,能解決的困難也就越多。對于現在的中國來說,監測地震幾乎是小菜一碟,尋常地震不能影響房子的穩定性,而大地震來臨之前,地震監測局肯定能夠給到大家一定的預警,讓大家做好個人防護。
雖監測不一定能為大家規避風險但如果45年前的唐山也能有現代人的生活條件,想來也不會面臨如此的家破人亡。唐山大地震是唐山的悲劇,更是中國的悲劇。但中國沒想到的是,同樣的悲劇竟然又上演在汶川上。
從這兩次地震可以看出,中國的房子雖不能預防太大的地震,但中國的人民解放軍卻永遠能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他們敢為人先,敢站在人民的前面,為大家的安全而努力。
如今,無論是汶川,還是唐山,都早已不是一片廢墟,他們又恢復了城市的模樣,他們從災難中勇敢地站了起來。這不禁讓我們感嘆,中國人到底有多堅強?什么災難才能徹底打垮這個民族?想來中國人是誰也不能打垮的,無論是19世紀外國人的入侵,還是世界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又或者是這兩次地震以及當下的新冠肺炎,中國人似乎都能成功克服,災難過后,中國人的臉上又能重新洋溢起笑容。
每個中國人都應該慶幸生在這樣一個強大的民族,更慶幸的是一直在接受強大的洗禮。中國遇強則強,中國人也是如此。他們不怕任何災難,更不怕任何人的欺負,中國和中國人越來越強大是一個必然事件。
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