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生活在海洋里生物都是魚類嗎?鯨魚是不是魚?鯨為什么不在水下呼吸?鯨睡覺的時候淹死嗎?死后會怎樣?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來了解一下鯨魚吧?
首先告訴一下大家,鯨雖然是水生動物,但是它不是魚。鯨是哺乳動物,是靠肺呼吸的,由頭上的氣孔噴出水來換氣。古生物學家根據已發現的鯨類化石,復原了鯨類的演化過程:鯨類是由剛開始的陸棲鯨,到半陸半水棲鯨,再到現在的完全水棲鯨。
在整個演化過程中最早的陸棲鯨,是巴基斯坦古鯨,巴基斯坦古鯨是美國密執安大學古生物學家菲利普·D·金格里奇于1997年在巴基斯坦首次發現的。根據對其化石的研究發現巴基斯坦古鯨最早出現在距今約5000萬年前,從鯨的骨骼系統圖中可以看出,鯨前肢像陸生動物,有五指和后肢骨,史前在陸地生活,后來才進入海洋生存。
前面我們說過鯨是哺乳動物,哺乳動物從形成就選擇了用肺呼吸,而魚類從開始就選擇了用腮呼吸。所以即使鯨的生存環境改變了,呼吸系統也不會變異成為另一種呼吸系統,鯨只是為了適應生存環境,才改變了自己的形態,但不可能改變自己的重要器官和特征。比如生殖方式、喂養方式(哺乳)以及呼吸方式。
鯨類在海洋里沒有魚鰾(可以控制身體上升和下潛的器官),那么鯨類怎么控制身體上升和深潛的?它們需要一個強大的肺,通過裝滿空氣以及擠壓肺部的方式來控制自己的身體,由此看來肺對于鯨在水中生存是極其重要的,哺乳動物的肺就是呼吸器官,所以這個器官的必要存在性,就注定了鯨不會演化出水下呼吸的能力。
鯨是水生動物,體呈流線形,類似魚,故稱鯨魚。但和魚還是有區別的:【1】魚有鱗片,鯨魚沒有。【2】魚用腮呼吸,鯨用肺呼吸。【3】魚是冷血動物,鯨是溫血動物,鯨表皮下有極厚的脂肪層(鯨油)可以保持溫暖【4】魚是卵生動物,鯨是胎生動物。
鯨魚雖然是哺乳動物,又是用肺呼吸的,但還是不能在岸上生存,在岸上不會因為缺水窒息而死,而會有其他原因。第一 是因為自己的體重,自己承受不來,鯨大多數的體重都是龐大的。比如藍鯨,它的體重可達190噸,相當于30頭大象堆在一起的重量。在海里水的浮力可以使鯨魚保持平衡,但是上了岸,鯨魚的骨頭支撐不了它身體的重量,骨頭折斷 擠壓到內臟從而身亡!
第二 當然也有瘦一點的鯨魚,但是再怎么樣都是鯨魚的體重,在沒有水浮力,重壓的情況下,體液無法正常循環,局部組織會慢慢壞死,器官也會慢慢衰竭,比大鯨魚還要慘。第三 鯨魚的體溫一般在36度左右,上岸之后沒有水降溫,體溫升高,海灘的溫度會讓鯨魚無法生存。第四 鯨魚的身體要有一定的鹽分和水分保持生理機能的平衡,失去水分,身體各部分包括皮膚失去濕潤,就會干裂死亡。
鯨魚由于身體的結構,使它們能夠儲存氧氣,對于二氧化碳的耐受性很高,正常情況下鯨自身的二氧化碳不會超過自身的承受水平,能夠自主控制呼吸。一般鯨的睡覺時間在百分之七,每次10到15分鐘相比于人類一宿的狀態,鯨魚的鼻孔周圍有肌皮瓣膜,可以防止嗆水。
潛水時會完全閉合(抹香鯨在深吸一口氣,就可以在兩小時內下潛到兩千米深的海域),所以鯨睡覺時,不會溺水!鯨魚在深度睡眠的時候是垂直于水面的浮在海里的,除非有船只,或者什么碰觸到它才會醒!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我們都知道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鯨魚一般能活45年左右。相當于人類的老年時期,鯨魚在老了、病了或是脫水而亡的情況下,巨大的身體無法快速被食腐生物分解,會慢慢落下海底,這種情況稱為鯨落!
鯨落有很多好處:一 是為許多的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海洋生物除了魚類和無脊椎動物還有許多微生物,與這些微生物相比,鯨的個體大小差別巨大,能夠養活的海洋生物個體,數量是相當可觀,因此有句話叫“一鯨落 ,萬物生”。
二是鯨落除了腐肉養活了12490種生物以外,骨架也能為底棲動物提供庇護場所,也能為它們提供機質來源;三、深海生產力只依靠化能自養細菌供給是不夠的,鯨落將營養物質向下運輸以供給深海的生物,也促進了化能自養細菌產生更多的能量。
鯨落幾百年都能不斷地提供養分!鯨魚看起來很兇猛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死后,還能造福那么多其他生物,是不是自然界中默默奉獻的典范?不是每頭鯨魚死了都會鯨落,有的沖在海灘上,有的擱淺而死,全世界人類觀察到的鯨落少于50個,我國只發現過一次,在南海!
鯨魚尸體會發生爆炸是有特定原因的,因為鯨魚體內腐敗氣體過度積聚而引起的鯨魚尸體爆炸。那么腐敗氣體怎么來的呢?
鯨魚在生前吃了很多食物,死后體內組織和器官腐爛的越快、細菌傳播的越快、身體分解的蛋白質越多產生的甲烷、硫化氫等易爆氣體越多,對腹部和腸道施加的壓力越大,處理不當就會發生爆炸。2004年臺南抹香鯨爆炸事件,就是鯨魚在海灘擱淺而死,又受到過船只的撞擊,受到撞擊的部位腐爛,受到氣體壓力的作用導致了爆炸事件!
菲律賓達沃市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館長海洋生物學和環保主義者達雷爾·布拉奇利接到一個報告,在孔波斯特拉谷省的馬比尼半島一頭鯨魚被沖在海灘上,布拉奇利的團隊把尸體帶回了博物館,對尸體進行了解刨檢查,發現鯨體內發現40公斤的塑料袋,包括米袋、雜貨袋等等,有些塑料袋已經鈣化,這頭鯨魚的死亡原因完全是因為這些塑料袋。
大家很奇怪,鯨魚那么大的體重會因為這些塑料袋而死?是因為這些鯨魚和海豚這些水生哺乳動物,是沒辦法從海洋里獲取水分的,它們只能從食物里獲取水分。但是這40公斤的塑料袋占據了它的胃,讓它沒辦法獲取足夠的食物和水分,活活的脫水和餓死了,研究人員還發現這頭鯨魚死前還有吐血的跡象。
人類對海洋的污染已是觸目驚心,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統計,目前已經有超過270種海洋動物被塑料袋纏住而死亡,僅海龜每年就1000只以上。誤食塑料的海洋生物更是不計其數,包括鯨魚、海龜、海豹、海鳥、海豚等等,這些動物們都是誤食塑料之后,胃里消化不掉,又占著胃,活活的餓死了。
一項研究發現,目前全世界每年丟棄的塑料有1.04億噸,未來10年或許會有3億噸塑料丟入海洋和河流,相當于16.7萬億可樂瓶票在海洋里,這就意味著,在海里每5米的半徑之內就會發現4個可樂瓶,多么可怕的數字!
科學家們呼吁大家保護河流海洋環境,必須對把河流湖泊還有海洋當成垃圾桶的人采取行動,讓鯨魚的慘案不再發生,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案。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全能創作家
張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