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說到相聲,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郭德綱和他的北京德云社。但是說到相聲的輩分問題,很多人可能就不太了解了。
我們還是先從相聲的歷史說起吧。
說相聲的,大都將朱紹文先生作為老祖宗,朱紹文先生的藝名叫“窮不怕”。當然了,創立相聲這一行當并非一個人就能完成的。就比如,在朱紹文前面還有張三祿等眾多的老藝人們,但是真正把相聲這桿旗立起來的就是朱紹文。
之后,朱紹文先生就開始收徒了,并且也收了幾個師弟,這樣一來,和朱紹文先生是同一輩分的人就出來了:沈春和、阿彥濤。
然后他們再去收徒弟,相聲這一行當就逐漸發展起來。在他們之后,就出現了相聲史著名的“相聲八德”。
“相聲八德”同屬德字輩,也是當時相聲界最負盛名的八位老先生:裕德隆、李德钖、焦德海、劉德智、馬德祿、周德山、李德祥、張德泉。
在這八個人中,裕德隆是大門長,也就是所有德字輩的大師兄。之所以是大師兄,并不是因為年齡大,而是因為拜師最早。
德字輩之后,就是“壽”字。
壽字輩的大門長是張壽臣先生。如果你熟悉相聲歷史,張壽臣你肯定不陌生,張壽臣先生在建國前后的那段時間,可以說是相聲的門臉,真正的權威。
張壽臣
另一個有名的壽字輩大師就是馬三立了,這大家就很熟悉了。馬三立的父親是“相聲八德”之一的馬德祿。他比張壽臣還小十幾歲,幾乎是壽字輩里面最年輕的了。馬三立的相聲造詣極高,被稱為相聲界的泰山北斗。
馬三立
再往下就是“寶”字輩了,寶字輩是人才輩出的一輩,像趙佩茹、侯寶林、劉寶瑞、馬志明、常寶堃等都是寶字輩的代表人物。
侯寶林
劉寶瑞
其中趙佩茹是寶字輩的大門長,著名的捧哏大師,他的大徒弟名叫李伯祥。多年后趙佩茹去世,李伯祥就代替師傅收了個徒弟,名叫侯耀文(郭德綱的師傅),也相當于收了個師弟,這樣的收徒方式叫做“代拉師弟”。
趙佩茹
侯耀文的父親就是侯寶林,而侯寶林也收過一個代拉師弟,那就是馬志明,也就是馬三立的兒子。算是現在相聲界健在的輩分最高的人之一了。
馬志明
再接下來就是“文”字輩了,文字輩的大門長是趙心敏先生。但是這個“文”字不是從他這來的,是從蘇文茂先生這來的。除此之外還有馬季、魏文亮、侯耀文、石富寬(于謙師傅)、師勝杰等。
趙心敏
蘇文茂
在這一輩中,真正讓相聲脫胎換骨的是馬季。
馬季可以說是中國新相聲的代表,從這開始你會發現,說相聲可以穿西裝了。
馬季(左)
再接下來就是最后一輩了,也就是“明”字輩。明字輩的情況就有些復雜了,要說門長應該是趙偉洲先生,因為他拜師最早,但是這一輩卻并沒有隨他的“偉”字。
趙偉洲
現在這一輩分的人幾乎就是中國相聲的中流砥柱。郭德綱、于謙、苗阜、姜昆、馮鞏、李金斗等。
郭德綱(左)于謙(右)
所以說,從第四代開始,相聲輩分的分字就是“德壽寶文明”,再往下沒有輩分了。郭德綱收徒也只是參考了老時候的京劇科班,按照科收徒,給德云社立下了“云鶴九霄,龍騰四海”的輩分排名。
云字科的有岳云鵬、欒云平、陶云圣、張云雷等。
鶴字科的有張鶴倫、閻鶴祥、郎鶴炎、孟鶴堂等。
九字科的有張九齡、王九龍、周九良、尚九熙等。
霄字科的有秦霄賢、張霄白、陳霄華、范霄琦等。
現在相聲最低的輩(科),也就是德云社的“筱”字了。
現在說相聲的藝人已經算是各自為政了,可能行業內的輩分會隨著明字輩藝人的老去成為歷史吧。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記得關注!
相聲 郭德綱于謙
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