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身處高鐵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很幸運。”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公司副總經理梁建英談及自己的成長經歷時如是說。她是我國高鐵裝備行業唯一的女總工程師。
從事軌道交通裝備研發20余載,梁建英主持研制的CRH380A動車組創造了時速486.1公里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她帶領上千人的高鐵研發團隊,掌握高速動車組關鍵核心技術,成功研制了從“和諧號”到“復興號”,從運營時速200公里到350公里各個速度等級的高速動車組,助力高鐵在自主創新的路上飛馳。
創新進擊路
1995年,梁建英從上海鐵道大學畢業,進入中車四方公司,成為一名鐵路列車設計師。
2004年,隨著《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發布,發展高速鐵路的大幕拉開。中車四方公司引進時速200公里動車組,開始高速動車組的引進再創新。
“產品可以買來,但技術創新能力買不來。”2006年,中車四方決定自主研制時速300公里高速動車組,梁建英擔任項目主任設計師,第一次親手設計高速列車。
速度提升的背后,是一道道需要跨越的高難度技術門檻。
“巨人肩膀不好站,必須讓自己成為巨人才行。”從關鍵技術研究到方案設計,從仿真分析到試驗驗證,梁建英帶領研發團隊向一個個技術難關發起進攻。2007年12月,研發團隊成功突破系統集成、車體、轉向架等關鍵技術,國內首列時速300~350公里動車組成功問世。
2008年,中車四方公司全面自主創新,研發最高設計時速380公里的CRH380A高速動車組。梁建英再挑大梁,擔任主任設計師。這是當時世界設計運行時速最高的動車組,沒有先例可循。
為摸透動車組在高速運行條件下的動態行為、性能和規律,梁建英帶領團隊展開海量的科研試驗。那段時間,她每天凌晨4點做準備,白天跟車10多個小時,晚上整理試驗數據,制定第2天的試驗方案,沒睡過一個好覺。
梁建英在心里憋著一股勁兒:“廣袤的國土、巨大的客流量、國家的支持,不做到世界最好,對不起國家和時代。”
歷經450多項仿真計算,1050多項地面試驗,2800多項線路試驗,2010年,CRH380A成功問世。同年12月,在京滬高鐵先導段,CRH380A跑出了時速486.1公里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
瞄準新高度
搞科研就像跳高,跳過一個高度,又有一個新高度在前面等著。
2013年,“復興號”動車組研發項目啟動。梁建英瞄準了高速列車技術的新高度。
為了拿出性能最佳的車頭,梁建英帶領團隊設計了46個概念頭型,從中反復比選,從23個工業設計方案中遴選出7個頭型,再進行海量仿真計算和試驗,最終方案出爐時,數據打印成A4紙,足足堆了1米多高。
當時CRH380A動車組車廂內的噪音指標已經非常優異,比國外動車組都要低。但梁建英團隊定下更高目標,在“和諧號”基礎上再降低3分貝以上。為此,她和團隊進行了長達1年多的試驗,僅對不同材料和結構進行隔音試驗就做了3000多次。
當“復興號”問世時,整車阻力降低12%,噪音降低4~6分貝,平穩性指標達到優級。
2017年,“復興號”投入運營,9月在京滬高鐵以350公里的時速運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
攻關新速度
2012年,梁建英擔任中車四方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研發之外,她還要帶領團隊與國際接軌。中泰、中德、中英軌道交通技術聯合研發中心相繼成立,搭建起全球框架下的創新體系。
從一名普通技術人員成長為總工程師、技術帶頭人和公司高管,梁建英表示,趕上了國家高速鐵路事業發展的好時代,是機遇讓她有了展示才華的舞臺,是團隊讓她獲得了攻堅克難的力量。
如今,已經讓全世界領略到中國“智”造力量的梁建英和設計團隊,并未停下創新腳步。
目前,梁建英正帶領研發團隊投入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的攻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將有更多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高速列車,以全新姿態和速度飛馳在世界最前沿。”梁建英對未來充滿信心。(工人日報記者 陳俊宇)
責任編輯:曹玥
李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