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共百年華誕)盧溝橋:見證中國全民族抗戰 構建世界和平紀念地
中新網北京2月27日電 (記者 杜燕) 北京天安門西南約20公里處的盧溝橋上,兩名身穿紅色羽絨服的小姑娘手牽手,一蹦一跳,數著橋柱上石獅子的數量。春日暖陽里,石獅子看得見眼前一片恬靜中的歡快,也記得起84年前打破城內平靜的槍炮聲,還將目睹這里變成“具有文化遺產價值的世界和平紀念地”。
游客參觀盧溝橋,一些孩子們數石柱上的石獅子。 富田 攝
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
盧溝橋是中國華北地區現存最古老最長的十一孔聯拱石橋。在它建成后的近800年里,一直是通往北京西南的交通要道,直到1985年盧溝新橋通車后,石橋才停止使用。
1937年7月7日晚,盧溝橋、宛平城一帶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國發布通電:“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實物資料是歷史的見證和記錄。如今,在宛平城南城墻上,仍留有當年日軍炮轟時的累累彈坑。城內,曾遭受炮轟的原宛平縣政府駐地,建成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于1987年7月7日,即“七七事變”爆發50周年之際對外開放。
盧溝橋,橋東頭對著宛平城。 富田 攝
抗戰館序廳里一組“血肉長城”浮雕,描繪的是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全中國人民經過14年艱苦奮戰取得勝利。
在攸關民族存亡的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面對侵略者的鐵蹄踐踏,中國人民到底應該怎么做?中國共產黨做出了鮮明回答:必須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同時要實現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羅存康說。
宛平城。 易海菲 攝
指著館藏的《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中英文等20多個版本的《論持久戰》等文史資料,羅存康稱,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推動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中國共產黨還廣泛發動抗日游擊戰爭,開辟廣大敵后戰場,創建抗日根據地,“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可能有抗日戰爭的勝利。”
海外華僑華人慷慨捐贈文物
這場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抵抗外敵入侵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為慘烈的戰爭。戰爭期間,產生了大量實物和史料。由于歷史原因,許多實物資料至今仍散落各處。
羅存康介紹,目前該館藏有3.5萬件文物、史料,3萬多冊圖書,上萬張圖片資料及眾多視頻資料等。
抗戰館館長羅存康介紹展品。 富田 攝
珍貴的館藏中,有許多是參加過抗戰的老戰士、老同志以及抗戰將領的后代們捐贈的,有許多是港澳臺同胞、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捐贈的,還有一些是來自俄羅斯、日本的國際友人專程到抗戰館捐贈的。
抗戰館館長羅存康介紹展品。 富田 攝
旅美作家招思虹多次向抗戰館捐贈文物史料。她自2006年以來向祖(籍)國捐贈了超過5000件珍貴文物文獻,涵蓋抗日戰爭、新中國成立等重大事件;美籍華人魯照寧通過競拍、勸捐等方式搜集散落在美國、歐洲等地的抗戰及二戰相關文物,并捐贈給抗戰館……海外華僑華人的捐贈,成為抗戰館文物征集的重要渠道之一,許多文物文獻填補了抗戰研究的空白。
羅存康表示,該館將進一步加強抗戰及二戰文物史料的收集,海外華僑華人將會繼續給予支持。
開展國際合作 構建世界和平紀念地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戰爭中,中國人民以巨大的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2014年,中國確立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表明中國人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告慰慘遭殺戮的同胞和為國捐軀的英烈。
羅存康介紹,開館至今,抗戰館舉辦過多次盛大的國家級紀念活動以及150多場展覽。迄今為止,接待海內外觀眾超過3700萬人次。
近年來,抗戰館還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并發起成立國際二戰博物館協會,現有15個國家的49家博物館參與其中,互換資料、共同舉辦展覽、開展人員交流。
今年7月,抗戰館將與50多家博物館聯合推出展覽。
一名日本記者在采訪中曾問羅存康,展覽是給誰看的?“我說,是給中國人看的,也是給世界各國人民看的,包括日本人民在內。”他稱,歡迎海內外觀眾多了解抗戰歷史,從中獲得教訓、經驗、智慧、力量和啟迪。
走出抗戰館,曾經戰火烽煙下的宛平城內,如今一派安寧。潔凈的石板路兩旁,錯落著老衙門、老作坊、老院落。人們平靜地生活,游人品味古城韻味。
羅存康表示,今后,抗戰館和盧溝橋、宛平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將變成世界各國人民了解中國抗戰歷史和二戰歷史的重要的地方,成為世界和平的紀念地,“我們不僅要珍視歷史,還要維護和平,開創未來。”
目前,宛平地區、盧溝橋鄉和長辛店鎮三個行政單元已列入北京市豐臺區宛平城地區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內。規劃擬圍繞“盧溝橋國家文化公園區”建設這條主軸,構建“具有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的世界和平紀念地”,讓這片區域成為“國際和平交流承載地”“中華民族精神凝聚地”“大國首都文脈標志地”“永定河宜居休閑勝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