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餐桌上,往往少不了酒和茶,很多朋友飯后還會來點水果。不過,當你這一頓正餐吃了海鮮,并同時飲酒、飲茶或者吃水果的話,就既不科學也不健康了,有可能會引起毒性反應,諸如惡心、嘔吐、胃腸道不適、腹痛和腹瀉等等。
酒精、茶水、水果
都不是海鮮的好搭檔
眾所周知,海鮮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且富含嘌呤,如果在吃海鮮的同時喝酒,尤其是啤酒,有可能會導致尿酸升高,從而增加痛風、結石的風險。因而對于罹患痛風、關節炎的患者來說,不宜多吃海鮮,也不宜多飲酒。
此外,由于海鮮中富含蛋白質和鈣質,而茶水中則富含鞣酸,海鮮就茶可能會導致蛋白質凝結,鞣酸還會與鈣離子結合成不溶性的鈣鹽,從而導致嘔吐、腹痛、腹瀉等“上吐下瀉”的情況。但人們往往會將此“惡果”歸咎于海鮮不新鮮,而忽視了茶水中鞣酸的問題。但實際情況是:海鮮不宜與茶水同時吃,尤其是發酵飲料,如烏龍茶等更應相互避開。
還有,吃海鮮后也不宜馬上吃水果,原因與喝茶的情況相類似,均可導致海鮮在體內不易被消化而引發胃腸道問題。折中方案是,吃完海鮮后至少間隔2個小時后才能喝茶或者吃水果。
品嘗海鮮時還應注意這些
01
海鮮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熱性比較強,80℃以上才能被殺滅。另外,海鮮中還可能有寄生蟲卵以及加工所帶來的病原性微生物,因此,一般需在沸水中至少煮4~5分鐘,海鮮務必煮熟!
02
對于過敏體質的人來說,應盡量避免吃海鮮。因為海鮮性偏寒,脾胃虛弱、體寒的人應少吃。
03
吃海鮮時除了應避免同時喝茶、喝酒、吃水果之外,冷飲也要避免,以免刺激腸胃。
04
同樣是出于保護胃腸道的考慮,吃完海鮮后不要馬上游泳。
05
甲狀腺機能亢進者應少吃海鮮,因為海鮮的含碘量較高,可能會加重病情。
撰 文 | 藥劑科 石浩強
編 輯 | 韓康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