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說秦檜是大奸臣,這是毫無問題的,我們無法猜測,在南宋王朝,岳飛和金朝打得不可開交,而且,占據上風的情況下,為何宋高宗,執意要岳飛撤軍別打了。
但是,秦檜身為南宋當時的宰相,詩、書、文、治國理政才干都非常強,而且,也不缺少理智的情況下,為何不勸諫宋高宗,不要讓岳飛退兵,起碼,和金國達成一個平衡,至少是不喪權辱宋的真正和平的協議呢?
一、宋朝皇帝的心理,都是害怕自己手下的大將的。
不管是北宋、南宋,咱從歷史的角度講,從來不缺少人、錢、物資等等,缺少的,就是能排兵布陣的將和能打的兵,畢竟,宋太祖趙匡胤是通過陳橋兵變,被眾將士黃袍加身,擁立為帝,開創了大宋王朝的,他和他的后代皇帝們,最害怕的,就是手下大將,有樣學樣,同樣來一次陳橋兵變。
于是,宋太祖趙匡胤一鞏固了大宋王朝根基,就馬上來了一個“杯酒釋兵權”,自此,大宋王朝,成為了文官為主的王朝,就算派兵打仗,這武官,也基本上是“工具人”,而文官還是占主導的。
這也直接導致,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在先后跟遼、西夏、金、蒙古的用兵當中,鮮有勝績,基本上,都是吃敗仗,然后拿錢了事。而岳飛跟金國打這一段,真的是特別罕見的勝仗了。
這是當時南宋宋高宗所面臨的基本情況,以及他當時的心態狀況。
二、秦檜是叛徒奸臣,永遠翻不了身的。
而秦檜,身為宰相,不為國家社稷考慮,卻給宋高宗亂出餿主意,辦壞事,確實是大壞人,大奸臣一個。
你宋高宗完全可以學一學宋太祖,對岳飛來個杯酒釋兵權,派人接替了他的位置,跟金國形成對峙,然后再說什么兩國和平相處,就得了唄。至少,不用每年向金國賠償大量的金銀和物資了吧?
可是,秦檜在有見識有能力,這樣來勸說宋高宗的前提下,他根本沒勸,而是還屢進讒言,說岳飛不聽命令,還搞什么岳家軍,這是要取宋高宗而代之了。
這典型的火上澆油,一副奸臣的嘴臉啊。人岳飛忠心耿耿,怎么可能干你所說的這種事情呢?
何況,當時秦檜在南宋一朝,已經位及人臣,再往上,就是太子和皇帝本人了,真正南宋最大的官,而且,南宋開始,不是皇室成員,是不可能封侯封王的,所以,秦松就是世人當官的最大官了。
可是,他為何要主張議和(其實就是投降派),甘愿成為奸臣叛徒,讓百世后的人們,對他唾罵呢?
而且,他執意地讓岳飛回來,并親自以“莫須有”的理由殺害了岳飛,并跟金國簽了屈辱的和議,每年贈送大量的金銀和物資。
在這過程中,身為宰相,秦檜除了忠實的干壞事,啥話也沒說,一點兒都沒行使自己宰相的權力和義務,感覺,就像是后來明朝的東廠和西廠錦衣衛似的,而且,錦衣衛,也沒有秦檜這么壞吧。
三、秦檜為何要甘當大奸臣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宋高宗要他這么做。
你想,宋高宗不管從哪個角度,都不可能親自出面,做這件事情,讓岳飛別打了,回來;治岳飛的罪,把岳飛岳云父子殺了;跟金國簽訂和議每年賠錢賠物。
如果他真這么出面,那么,南宋所有官員和老百姓的唾沫,都能罵死他,而且,他鐵定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的遺臭萬年的皇帝。
所以,事實上、實際上和名義上,宋高宗都需要秦檜這樣的人,來干這件惡心事兒。而且,秦檜跟著被金國人抓走的父子皇帝宋徽宗和宋欽宗,在金國待了很長時間。后來,被金國人放了回來,最終因為字寫得太好,人又會辦事,甚得圣心,成了宋高宗器重的大臣,最終位極人臣。
因此,宋高宗選秦檜來做這件事情,就非常的有理由了。而且,當時,宋朝主和派的大臣雖然多,但肯干這種殺害忠良事情的,確實不多。
某種意義上,宋高宗的選項也不多,也只有讓秦檜夫婦這么干了,而且,宋高宗也派了3個人,來協助秦檜夫婦(秦檜老婆為王氏)來殺害岳飛,只是這3個人,沒有秦檜職位高,有名罷了。他們分別是:岳飛的部下王俊、萬俟卨和張俊。
主要過程中,秦檜主謀,他老婆王氏聯絡,而王俊、萬俟卨和張俊負責作偽證,這樣,就“莫須有”把岳飛和岳云殺害了。
當時,名將韓世忠來質問秦檜為何要無故殺害岳飛父子,秦檜慢悠悠地說了句話,用現在的話來解釋就是:“怎么,沒有罪,就不能殺了嗎?”
這句話把韓世忠氣得半死,氣乎乎地走了。可見,秦檜冤殺岳飛岳云父子,他自己是心知肚明,卻非要干不可的。
四、宋高宗到底在怕什么,為何非要殺了岳云,自毀根基呢?
這個具體的當時情況和宋高宗的心理狀況,我在第一點中,已經詳細解讀過,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具體的細節原因。
首先,宋朝雖然富有,但南遷到杭州后,已經支持不起連年征戰了。人員、物資、糧草都有問題。而南遷后,宋高宗最大的問題是,鞏固這半壁江山,別自己當成了亡國皇帝,這南宋,一定要在自己手中存留下來。所以,宋高宗,本身就是議和派,他怕再打下去,把南宋打沒了。不得不說,金國,確實太厲害了,當時,金國實際上是各國的宗主國了。
其次,金國當時沒有滅南宋的心思了。而且,當時還有西遼國、西夏國、大理國、吐蕃諸部存在,還有蒙古國逐漸開始崛起,給了金國一定的壓力。而且,金國當時內部也有問題,這局勢,可比三國演義初期,都要復雜。
所以,我們歷史愛好者,一般也把這個時候,稱為“后三國時代”。金國,這時不會真的滅了南宋,就是要錢、要物資和要點兒地盤罷了。
第三,岳飛這個人,是個直男,至少為官的情商不高。老在宋高宗面前提,收復失地,迎回二帝。這么說吧,你迎回了二帝,宋高宗,是不是得退位啊?難不成,一個朝堂上,三個皇帝。
最后,岳飛一直在擴充岳家軍,而且,長期在外打仗,跟宋高宗溝通匯報不夠多,再加上秦檜這些人屢進讒言,這讓宋高宗開始忌憚岳飛岳云父子,金國人,也賊精,搞了個什么”撼大宋江山易,撼岳家軍難!”類似的話。
這樣里應外合,加上金國人造勢,宋高宗對岳飛的忌憚,那真是一天加深一份,最終,加深到了,覺得岳飛的威脅,甚至比金國的威脅,還要大。
所以,這南宋跟金國議和,而且是倉促的,趕緊的議和,那是注定的了,岳飛父子的死,也是注定了。
五、為何跪在岳飛像面前的,只能是秦檜等5人。
我開頭也說過了,宋朝皇帝怎么當上皇帝的,就是將軍們黃袍加身趙匡胤當上的,你岳飛搞岳家軍,是不是要來一次呢?雖然當然不這么想,可是,耐不住宋高宗懷疑,再加上秦檜添油加醋啊。所以,岳飛不知不覺中犯下了宋朝皇帝的大忌,必死無疑。
只不過,宋高宗身為皇帝,不可能親手去做這個事情。秦檜是宰相,而且,又是金國人培養多年的奸細,專門送回來搞壞南宋的。這個事情,宋高宗就交給他秦檜來執行罷了。秦檜的錯,是不僅沒有進言宋高宗,阻止他這么做,而且,還屢進讒言,誣陷岳飛。
所以,岳飛被害這事兒,根子上出錯的是宋高宗,只是,人家是皇帝,錯了,也是對的,而且,完全可以把一切,推給秦檜等5人,說他們誣陷岳飛的,自己完全可以摘清楚了。
因此,最后,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來講,都是秦檜夫婦等5人永遠地跪在岳飛墓前謝罪了。何況,宋高宗是君,岳飛是臣,按照古代封建時的情況,君錯了,臣抱怨幾句,就得了,怎么可能跪拜你臣呢?更何況,后世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宋高宗趙構養子宋孝宗趙昚,為岳飛平冤昭雪了,一代名臣名將,流芳成世,為人敬仰。(全文完。作者: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
了解更多張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