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國現代出版的源頭、創建于1897年的商務印書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重鎮、創立于1912年的中華書局;被譽為“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創建于1932的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新中國第一家國家級文學出版機構——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的權威機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新中國美術出版事業的發源地——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音樂出版機構——人民音樂出版社;黨于1937年在延安創建并領導、為新中國出版發行事業奠定重要基礎的新華書店總店;始建于1672年、擁有“木版水印”“裝裱修復”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的中華老字號——榮寶齋等一批出版國家隊,讓中國出版集團在世界舞臺上彰顯著中國文化影響力。
張元濟、陸費逵、鄒韜奮、馮雪峰、薩空了、錢君匋、姜椿芳……魯迅、郭沫若、顧頡剛、徐悲鴻、馮友蘭、朱光潛等眾多出版大家、文化巨匠,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樹立了一座座歷史文化豐碑。
《魯迅全集》《新華字典》《點校本二十四史》《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聲樂曲選集》《傅雷家書》……百年智慧成就皇皇巨著,時代精神鑄造中版好書。
經典掠影
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于3月16日~4月13日開展“我與中版好書的故事”征文活動。活動精選中版集團所屬各社130余種精品圖書,邀請廣大讀者用文字暢述與中版好書的邂逅情緣。征文活動組委會將精選讀者參評文章,由專家評審委員會評議,評選出特等獎1名,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30名;并從符合評選條件的征文參與者中,抽取鼓勵獎讀者100名。獎品為中版集團所屬各社提供的精品圖書、數字產品或文創產品等。
一、征文要求
征文體裁:不限(詩歌除外),1500~3000字。
征文主題:投稿者與中版好書的故事,可參考但不限于下述推薦書目。要求內容真實,杜絕故事或演義。
征文時間:3月16日~4月13日。
投稿郵箱:scyx@cnpubg.com或
zbzwyx123@163.com(Word格式)
投稿須知:應征者投稿即視為認同獲獎作品著作權歸主辦方和相關方所有。
二、評選揭曉
“4·23世界讀書日”期間揭曉評選結果。
三、獎項設置
1.經專家評審委員會評議,評選出特等獎1名(價值3000元獎品),一等獎2名(價值1500元獎品),二等獎3名(價值1000元獎品),三等獎10名(價值500元獎品),優秀獎30名(價值200元獎品)。
2.從符合評選條件的征文參與者中,隨機抽取鼓勵獎讀者100名(價值100元以內獎品)。
3.獎品為中版集團各社提供的精品圖書、數字產品或文創產品等。
“二十四史”及《清史稿》
“二十四史”是我國歷史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集中體現,是人類社會罕見的智慧寶藏,也是我國人民引以自豪的文化遺產。它用歷代延用的紀傳體裁,系統地記載了我國清以前各個朝代的歷史,堪稱是清代以前中華文明史的全記錄。《清史稿》是民國初年設立的清史館編寫的記述清代歷史的未定稿。它按照歷代封建“正史”的體例,也分為本紀、志、表、列傳四部分,點校整理后共529卷(原本為536卷)。
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完成于20世紀50至70年代,當時是在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指示和關懷下,由中華書局集中全國史學界的力量,歷時20年整理而成。甫一問世,各種舊版本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幾乎全被替代,成為海內外學術界最權威、最通行的版本,享有“國史”標準本的美譽。
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
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是針對中華書局1959到1977年間出版的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而開展的一項修訂工程,由中華書局立項并組織全國十余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300余位學者參與修訂。2006年4月,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正式啟動,目前已出版《史記》《舊五代史》《新五代史》《遼史》《魏書》《南齊書》《宋書》《隋書》《金史》《梁書》修訂本。
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叢書涉及哲學、文學、歷史、地理、醫學、科技、語言等方面,遴選涉及經史子集等各領域的經典著作,如《左傳》《論語》《孟子》《老子》《莊子》《韓非子》《詩經》《周易》《黃帝內經》等,約請文史哲語領域的專家學者,以權威版本為底本校勘原文,在此基礎上,對原文中難理解的字詞句、專有名詞和典章制度等傳統文化知識出注詮釋,并對原文進行明白曉暢的今文翻譯。裝幀上采用紙面精裝。力求從形式到內容,打造傳統名著的精品讀物。對于入門者來說,可以幫你克服“古文恐懼癥”,是學習傳統文化的首選讀本;對于研究者來說,是可以隨時查閱的可靠的“必備案頭書”。目前已出版108種。
《新編諸子集成》
本書是“新編諸子集成”系列各本的一個集合,根據《隋書·經籍志》分類,是儒、墨、道、法、名、兵、雜各家諸子經典著作的權威注釋與整理本之集成,是學習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必備參考書。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是中華書局整理出版的一套大型叢書。該叢書以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影響的文學家的著作為對象,約請相關領域專家進行標點、校勘、注釋等整理工作,旨在為廣大讀者和研究者提供可讀可用的基本文獻。該叢書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規劃,已出版近百種,既注重對前人重要注本的深入整理,又不斷匯集最新研究成果,吸納后出轉精的新注本。該叢書自問世至今,深受學界認可,為古代文學和古典文獻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獻支持。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奉詔編集,濃縮了戰國至五代期間1300多年的歷史精華,可資人君治理國家的編年史巨著。在收集史料、考訂事實、編排年月及文字剪裁潤色等方面,都代表了孔子《春秋》和《左傳》之后,古代編年體史書的最高成就。對禮樂、制度、歷數、天文、地理等的記述,也十分詳贍,是了解中國古代史以及歷史研究的基本典籍。
中華書局《資治通鑒》,附有司馬光《通鑒考異》和元朝胡三省的注釋,是1956年在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親自指示下,由顧頡剛、齊思和、聶崇岐、容肇祖等著名歷史學者點校而成。六十多年來,不斷重印,為學術界最權威最通行的整理定本。
《全唐詩》
《全唐詩》是清初曹寅、彭定求等奉康熙敕命編纂的唐代詩歌總集。中華書局據揚州詩局本斷句排印,并改正了一些明顯的錯誤,于1960年出版發行。全書共九百卷,收錄唐代詩人二千二百余人,詩作四萬八千余首,是迄今為止古典詩歌總集中篇幅最多、影響最大的一種。此書將有唐一代詩歌匯為一帙,對于研究我國唐代的歷史、文化和文學有著極大的參考價值,為廣大研究者提供了莫大的方便。
《全宋詞》(簡體增訂本)
本書據中華書局一九七九年版唐圭璋編《全宋詞》繁體豎排本和一九八一年版孔凡禮編《全宋詞補輯》改版重排。簡體橫排增訂本《全宋詞》將繁體版《全宋詞》附錄的《訂補附記》《訂補續記》中有關排印、標點、底本錯誤,失注出處及增補小傳與新詞等修訂內容,納入正編的相應位置;對原版中的訛誤亦加修正;并將孔凡禮先生重加訂補后的《全宋詞補輯》收入正編之后,較原版增補詞作四百三十余首。書末附冉休丹先生所編《全宋詞作者索引》,兼收唐圭璋《全宋詞》和孔凡禮《全宋詞補輯》中的全部作者,以便查檢。經全面修訂重印的《全宋詞》,在網羅資料和整體質量上,都有明顯提高。
《中華民國史》
《中華民國史》是中華民國三十八年興亡的歷史長卷。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該部分以重大歷史事件為核心,按“中華民國的創立和南京臨時政府統治時期”、“北洋政府統治時期”、“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歷史時段,分為十二卷,約760萬字。每卷后附本卷人名索引、征引文獻。
《論語譯注》
本書系名家力作,楊伯峻先生在精研《論語》的基礎上,對《論語》二十篇進行了精確細致的注釋和翻譯。每章分為原文、注釋、譯文三部分,注釋精準,譯文流暢明白,不但給專業研究者提供了若干研究線索,更便于普通讀者正確理解《論語》,實為雅俗共賞之佳作。
《古代漢語》(典藏本)
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教材,自1962年11月由中華書局首次出版至今,先后印刷了七十余次。這是一部在海內外具有重大影響、聲譽極高的高水平的古代漢語教科書,培育了好幾代古代漢語專業工作者,更哺育了成千上萬中文和其他相關專業的大學生,以及愛好古代漢語和傳統文化的社會各界人士。在王力先生去世30周年時推出典藏本,以紀念這位為中國語言教育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的大師。
《王力古漢語字典》
《王力古漢語字典》,學習和研究漢字、漢語必備的工具書。王力先生自20世紀40年代就對理想中的字典有所設計,經歷了四十多年的醞釀與思考,直到1984年才終于開始主持編寫,與六位大弟子共同完成。可以說,《王力古漢語字典》是一部凝結了語言學一代宗師半生心血的字典,也是一部完美體現了王力先生治學理念的字典。與一般古漢語字詞典相比,《王力古漢語字典》最突出的特色便是重視詞義的概括性,義項簡明清晰,釋義明白易懂。
《正說清朝十二帝》
《正說清朝十二帝》針對戲說歷史成風的現狀,提出“走出‘戲說’誤區,解密歷史真相”的口號,由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名清史專家閻崇年先生執筆,力圖通過此書達到正本清源的目的。本書的主要特點可以歸納為:正說、細說、新說。所謂正說,指的是針對一些歷史疑案和影視劇刻意渲染的歷史事件,從科學研究的角度給予權威解說。所謂細說,指的是對某些重要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給予詳細解說。所謂新說,指的是作者將自己幾十年來研究的心得融入書中,其中有不少是對學術研究新的推動。
《文史》
《文史》是由中華書局主辦的大型學術季刊,每季第二月第一日出版,繁體橫排,大16開,288頁,三十余萬字。刊載有關中國古代的文字學、文獻學、歷史學等領域的學術論文,以“崇尚實學,去絕浮言”為辦刊宗旨。注重資料和考證,強調實證性、創造性,提倡實事求是的學風和質樸平實的文風,面向海內外學術界。
中華經典藏書
“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經典的價值和魅力在流光歲影里永不褪色,先賢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著我們的現代生活。為在古代經典與現代社會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中華書局推出“中華經典藏書”叢書。自2006年推出第一輯開始,累計銷售上千冊,銷售碼洋突破1.6億元,成為廣大讀者閱讀學習國學經典名著的主要版本。為了適應時代、市場及廣大讀者的需求,經過認真調研,中華書局決定推出升級版,從原來的50種調整為60種,其中增補的新書都是堪稱經典的名著,其中既有深受讀者喜愛的經典名著,也有適應廣大師生教學閱讀的重要作品。
《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
作為國家“六五”“七五”期間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本書于1984—1994年由中華書局陸續出版,此后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好評,曾先后榮獲多種獎項。修訂本采用考古所所藏全書原拓片重新電子分色制版,并在每頁版面附載張亞初先生所作楷定釋文,對部分字跡不清的器物,增加了摹本。
《漢語方言大詞典》(修訂本)
《漢語方言大詞典》是我國漢語方言詞匯調查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地跨南北,時通古今,收錄了現代漢語中幾乎所有的方言詞匯,是對通語類詞典乃至整個漢語詞匯庫的重大補充。同時,本詞典以“字”為基本單位來組織內容,這種方式深刻地揭示了漢語各大方言之間數千年延綿不絕的密切聯系。
本次修訂,改正了方言詞語注音、用字上的大量排印訛誤和原始資料的明顯錯誤;核對文獻書證,改正引文錯誤并補充了部分出版信息;根據國家民政部資料修改了部分地名;重新制作了檢字表,對方言系屬簡表、文獻目錄進行了修訂,并增設了漢語方言分區一覽表。
金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