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魷魚、章魚、墨魚,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餐廳菜肴中也經常會見到。
記憶中,這三者口感很相似,煮熟后都是白白的、很Q彈。
直到有一天我自己買了魷魚須要自己做個醬爆魷魚,卻發現炒了半天都還是半透明色,感覺怎么都做不熟的樣子,似乎有點問題。
那今天就一起走進這些軟體動物,一探究竟。
魷魚、章魚、墨魚,都是軟體動物,都有觸角和吸盤。
甚至,煮熟后的口感也都有些接近。
章魚、魷魚有很多個品種,有大有小,大魷魚的須和小章魚的觸腳,分別被切下來再看時,甚至分不清楚誰是誰。
但將視線從局部拉開,整體來看魷魚、章魚、墨魚,差別還是挺明顯的。
魷魚包裹著內臟的身體呈管狀,腳都長在頭頂上。我們主要食用管狀的身體(切成魷魚圈或者魷魚花)以及魷魚須。
而章魚一般都是吃粗壯的足。
大章魚纖維強韌要烹煮好幾個小時,所以日本高級料理便有了給大章魚做一個小時馬殺雞的故事,生生地給揉軟了才下鍋。
在韓國還流行吃活章魚,放進嘴里還在動,為了避免章魚吸盤吸在氣管導致窒息,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吞咽之前咀嚼100次再下咽,不要說話。
墨魚更為不一樣,一方面我們用它的墨汁來做墨魚面等黑色食物,另外常會食用墨魚仔,小小一顆很可愛。
這些軟體動物,都屬于水產類食物,符合高蛋白低脂肪的基本特征。
這當中,魷魚的膽固醇含量是比較高的,這也是很多人不敢多吃魷魚的原因。
但是,單獨看一個膽固醇數據,不足以評估它是否健康,我們需要從更多緯度去判斷。
? 體內膽固醇過多,確實會增加粥樣動脈硬化的風險,膽固醇主要來自人體自身的合成,食物中的膽固醇是次要補充。所以,世界衛生組織也早已取消了對膽固醇攝入分量的限制。
? 魷魚雖然膽固醇看著較高,但整體脂肪含量還是偏低的,與腦花、骨髓、等食物比起來,它對高血脂人群反而更加友好。
?膽固醇的吸收率大約只在30%左右。
沒有新鮮魷魚的地方,會常見到干魷魚,以及由干魷魚泡發恢復軟嫩狀態的水發魷魚。
干魷魚非常堅硬,水里泡上幾個小時,煮熟后也依然會嚼不動,所以就需要用堿水來泡發。
堿水指的是純堿的水溶液,純堿也叫蘇打,化學名稱叫碳酸鈉(Na2CO3)。
用堿水泡發后的魷魚,會變得更加柔軟厚實,跟鮮魷魚就非常非常接近了,只是顏色會略發紅。
但有些商家比較急功近利,會在堿水中繼續加生石灰,制作成堿性更強的燒堿溶液來泡發,主要成分就成了氫氧化鈉(NaOH),有較強的腐蝕性。
用這樣的燒堿溶液泡魷魚,成品漲發得更大,重量更重,但煮后易爛,也更不健康。
曾經,為了讓魷魚保鮮更久,甚至有不法商家用福爾馬林浸泡,這么多年過去,保鮮和冷鏈技術越來越發達,落后且有害的食材保鮮方式已經漸漸退出市場。
不得不說,現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總結來說,能吃到新鮮的魷魚、章魚、墨魚,那當然是最好的。
實在沒有的話,采用食用堿水泡發的魷魚也可以,但要格外注意挑選正規廠家,避免買到劣魷魚,以免損害健康。
在外就餐,盡量選擇食材品質較高的餐廳,而非常便宜的自助火鍋、街邊小吃攤是劣質食材的重災區,需要格外留意。
自己烹飪,建議買帶包裝的、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農貿市場要謹慎挑選,要仔細觀察和嗅聞,努力排除異常化學味道,分辨優劣。
如果買干魷魚自己泡發,只要按照科學方法泡發即可食用:
? 清水浸泡2小時;
? 清水2000克,純堿10克,配成千分之五的堿水;
? 堿水浸泡4小時即可。
當我們久居于城市,遠離田地、湖泊和海邊,面對很多食物時,已經不再知道它們最初的樣子,甚至不知道它們真實的味道。
但為了保護健康、享受真正的美味,我們需要努力品嘗美食,提高鑒賞能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對食材有追求、有講究的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避開雷區。
當你嘗過了真實食材的味道,再遇到有風險的食物,你挑剔的味蕾會最先知道,它便會保護你。
參考文獻:
[1]李娟,陳斌,游京晶,郭楊. 水產品及水發產品中甲醛含量本底值的調查研究[J]. 現代食品,2018(24):190-196.
[2]曲映紅,陳新軍,陳舜勝. 我國魷魚加工利用技術研究進展[J].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19,28(03):357-364.
[3]秦露萍. 民國舟山漁業與漁文化文獻整理及當代價值研究[D].浙江海洋大學,2019.
[4].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食物成分表》第二冊
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