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視頻加載中...
課程標準(academic benchmark)的性質在于它是我們教學指導性文件(規定了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從本質上看,它反映了國家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期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是我們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的依據。故而,對其研究,對于我們的教學是很有幫助的。
筆者將從數值層面對其內容進行一定的解讀(只對小學階段的內容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四個學段,以及學段目標的四個方面
四個學段是將義務教育分為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9年級。各個學段相互聯系,螺旋上升,它體現了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階段性。
而對于學段目標,分別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第一學段為“寫話”,第二、第三學段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另外課程標準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用以加強語文課程內部諸多方面的聯系,以及加強與其它課程以及生活的聯系。
(二)數值層面的目標
在“識字與寫字”方面提出:
1、整個階段,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
2、第一學段,認識常用漢字1600(45.7%)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其實就是在要求“多認少寫”。
3、第二學段,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71.4%)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
4、第三學段,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85.7%),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在“閱讀”方面提出:
1、整個階段,背誦優秀詩文240篇(段)。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一部《三國演義》約64萬字)以上。
2、第一學段,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20.8%,平均每學期12.5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1.25%)。
3、第二學段,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10%)。
4、第三學段,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
在“習作”方面提出:
1、第二學段,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2、第三學段,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三)、體會
學習的過程,“不怕慢,就怕站”。如果花時間持之以恒去做一件事,最后一定會有收獲的。
2021.4.10
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