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緬甸的政變,又把世界的注意力拉到了東南亞這一塊。自二戰以來,東南亞這一片就沒消停過,各種暴亂、政變層出不窮,那么東南亞這一片的國家戰斗力究竟如何呢?東南亞的主要國家即是現在的東盟十國,包括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新加坡、菲律賓以及越南。
二戰前,東南亞幾乎所有國家都已經淪為西方侵略者的殖民地許多年了。緬甸、馬來西亞、文萊、新加坡是英國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亞是荷蘭的殖民地;菲律賓是西班牙殖民地;老撾、柬埔寨、越南則為法國殖民地。
唯一的泰國因為地理位置原因,被英法當作各自殖民地的緩沖地區,才成為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二戰爆發后,這些國家又多被日本侵略并占領,直到二戰結束后才陸續獨立。
泰國原名叫暹(xian)羅,二戰前不但沒有淪為殖民地,還和法國殖民者一同侵略老撾,并瓜分了老撾。二戰后泰國就是一根墻頭草,先是和倒向日本,與日本狼狽為奸,簽訂《日泰攻守同盟條約》,并對英美宣戰,和日本成為亞洲唯二的軸心國。
1945年日本投降后,泰國又宣布對英美宣戰無效,并倒向美國,成了美軍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同盟。1951年泰國還跟隨美國,派遣了1千余人部隊參加了朝鮮戰爭。1951年11月13日,泰國坦克部隊跟志愿軍坦克第一師在鐵原交手,不到半小時被全殲一個加強連。
馬來西亞、文萊、柬埔寨、老撾和菲律賓等國幾乎看不到什么戰斗力。二戰前淪為殖民地數百年,二戰時作為戰場,也主要是日本和殖民者國家之間的戰斗。本地土著居民則在戰火中飽受涂炭,如菲律賓曾遭日軍大屠殺,超過7萬人喪生。
印度尼西亞曾被荷蘭殖民超過300年,二戰時,在日軍的猛烈攻擊下,荷蘭軍隊不到3個月就全部投降了。二戰后,日軍投降,印尼宣布獨立,然而荷蘭卻不死心,意圖重新統治印尼,并發動了兩次代號“警察行動”的軍事進攻,后在聯合國的干預下停止,印尼方才得以獨立。
1949年后,國民黨在大陸一敗再敗,云南地區有一支2千余人的殘軍在團長李國輝的率領下逃到了緬甸、老撾和泰國的交界地區。后來蔣介石發現在東南亞還存在這么一支部隊,于是派原國軍第13兵團司令李彌前去接管這支部隊,并任其為“云南省人民反共救國軍總指揮”,“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綏靖公署主任”。
李彌到了這里,開始建設根據地,抓生產、搞貿易,還開辦軍政大學培養人才。李彌將這支殘軍發展為一支擁有3個正規師、兵力超過2萬的部隊,并勾結地方武裝勢力對付緬甸政府,在緬甸為所欲為,這也是后來金三角的由來。
緬甸政府對這位爺的猖狂忍無可忍,于1953年2月集結了5萬人的軍隊,其中還包括4千印度“志愿軍”,對李彌勢力發動了薩爾溫江大戰。但是李彌的部隊不但戰斗力遠超緬軍,在戰術運用上也碾壓緬軍,最終緬軍大敗,印度的“志愿軍”甚至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逃出生天。
然而李彌的自大卻引起了國民黨方面的不滿,他最囂張的時候,曾在曼谷向記者笑言:我做云南王難,但是要做緬甸王易如反掌。后來在聯合國的干預下,國民黨將李彌調回,并撤離了一部分部隊。
與東南亞其他國家孱弱的戰斗力相比,越南成了一個例外,其實越南原本也不是例外。二戰前越南是法國殖民地,二戰時則淪為日軍占領區,1945年日軍投降,9月2日越南宣布獨立,但是僅僅20天后,法國又卷土重來了。
最初的反法戰爭中,越南政府軍戰斗力十分低下,軍官指揮能力堪憂,經常被法軍打得丟盔棄甲。被西方捧成“紅色拿破侖”的越南戰神、開國大將武元甲,當時被中國的軍事顧問們評價為最多能當個團長。
歷時9年的反法戰爭,在中國軍事顧問的培訓和指導下,越南軍隊逐漸成長為一支戰斗力較強的軍事力量。后又經歷了15年的反美斗爭,在中國和蘇聯的支持下,鍛煉出了一支實力不俗的越軍。再后來,越軍開始膨脹得忘乎所以,并以世界第三自居,妄圖挑戰曾經的老師的地位,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