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多數的食肉動物往往喜歡捕食食草動物,但鱷魚是個明顯的例外,作為淺水區的老大,它們則是來者不拒。
正因如此,懼怕鱷魚的生物清單中除了食草動物,還有一些叱咤陸地的猛獸,當然,人類也在其中。
在25種鱷魚中,只有不到一半的鱷魚襲擊過人類,而且只有體長超過2.5米的鱷魚才會對人類造成致命傷害。
據估計,每年大約有1000多人被鱷魚殺死,其中最著名的殺手是尼羅鱷和咸水鱷,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咸水鱷。
咸水鱷學名叫灣鱷,是世界上最大的鱷魚,同時也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一只成年雄性咸水鱷的體長可達5米,最大可超過6米。
相較之下,最大的東北虎也才3米多,如果一定要選一個體長與之相當的動物的話,那應該是亞洲象了。
咸水鱷的咬合力高達1900多公斤,是獅子的3倍多,是我們人類的25倍,它們的襲擊致命性要比鯊魚高100倍。
?可怕的“食人鱷”
咸水鱷主要分布在澳洲北部和巴布新幾內亞,是當地的頂級掠食者,它要是對人類下起手來,我們很難逃脫。
就在前段時間,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以北的一個小島上,一條長4.2米的咸水鱷殘忍地殺害了一名69歲的漁夫并將其吃掉。
當對這條食人鱷實行安樂死并切開它的尸體時,人們在其內臟中又發現了更多的人類遺骸,這表明它是個慣犯。
??而就在這起事件后不久,當地又發生了兩起咸水鱷傷人事件,1月下旬的時候,一名40歲男子在湖中游泳時頭部被咬傷,最后他用力掰開了鱷魚的嘴巴才得以逃脫。
幾天后,一名22歲男子也在游泳時被一條3.6米的鱷魚襲擊,他也很幸運,只是受了點傷,之后那條鱷魚被安樂死了。
歷史最有名的咸水鱷傷人事件發生在二戰期間。1945年1月,盟軍發動進攻,從日本人手中奪回了蘭里島,900名日本軍被迫撤退。
他們要前往目的地是一個更大的步兵營,在這之前,必須穿越一片10公里的紅樹林沼澤,而危險正潛伏于此。
?急于撤離的日軍沒有料到紅樹林中布滿了致命的咸水鱷,當巨大的殺手從四面八方襲來時,他們只剩下絕望。
最終,只有20名日本士兵活著離開了紅樹林(但是被盟軍俘虜了),而他們的同伴都變成了鱷魚的晚餐。
作為典型的伏擊掠食者,咸水鱷可以說是水中無敵的存在,印度曾報道過多起孟加拉虎被咸水鱷殺死的事件。
不過,在陸地上,它們的優勢可就大大減少了,也是在印度,有目擊者就看到過一只800公斤的咸水鱷被老虎殺死。
?為什么頻繁攻擊人類
咸水鱷有著強烈的領地意識,相比于其他品種的鱷魚,它們花更多的時間去打架,花更少的時間去社交。
當然,這與它們的巨大體型關系密切,因為對于它們來說,占領更多的地盤以更好地利用體型的優勢是最有利的生活方式。
相比于其他生物,鱷魚的種類是比較少的,因此在世界范圍內,它們大多被視為保護動物,盡管數量并不稀少。
?僅在澳大利亞,咸水鱷的數量就超過了10萬只,而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這表明它們被保護得很好。
數量越多意味著它們與人類碰面的幾率越大,再加上它們強烈的以進食為目的的進攻欲望,傷人事件自然就多了。
但僅就澳大利亞來說,居民與鱷魚是沒有共同的棲息地沖突的,不像非洲居民常被尼羅鱷襲擊是因為他們必須要去水邊。
從咸水鱷傷人事件中我們也發現了,很多受害者都是在游泳的時候遇襲的,那他們難道不知道水里有鱷魚嗎?
?不,澳大利亞的水邊的確是有警示牌的,只是游泳愛好者為了享受游泳的快感愿意冒這個風險,當然像漁夫就必須出海。
那如何避免遭遇咸水鱷呢?其實并沒有好的辦法,只能遠離它們所在的水域,更重要的是不要將它們所在的水域視為人類的地盤。
澳大利亞北部的水域常被稱為“鱷魚之鄉”,當地人必須承認它們才是那里的“原著居民”,相關的活動應該減少才是。
?最后
盡管多起傷人事件更加重了人們對咸水鱷的忌憚之心,但這種生物并不是除了威脅性而別無是處。
相反,咸水鱷的鱷魚皮在所有鱷魚中屬于上等貨,具有很高的價值,許多國家都引進飼養咸水鱷,很多奢侈品就出自它們身上。
金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