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爬叉便宜了,70元一斤,絕對自家摸的野生爬叉,要的趕緊來呀……”6月25日清晨,在市丹陽路便民市場內,一位大媽正忙著兜售堆放在自己面前一塊塑料布上的金蟬,前來詢問、挑選的市民絡繹不絕。俗話說“夏至臨,金蟬鳴”,每逢夏至時分來臨,我市街道路
“爬叉便宜了,70元一斤,絕對自家摸的野生爬叉,要的趕緊來呀……”6月25日清晨,在市丹陽路便民市場內,一位大媽正忙著兜售堆放在自己面前一塊塑料布上的金蟬,前來詢問、挑選的市民絡繹不絕。
俗話說“夏至臨,金蟬鳴”,每逢夏至時分來臨,我市街道路邊的樹叢、鄉間小樹林到處都能聽到知了的鳴叫聲,而對爬叉有著莫名“口欲”的市民而言,一飽口福的季節再次來臨。于是,熱衷于“摸爬叉”的市民紛紛在天黑后,帶上一個小瓶、一只手電筒,偕妻伴子游走在每一處有蟬鳴、有樹木的地方,每當摸到一個金蟬,總能伴隨著陣陣歡呼、聲聲歡笑。
“摸爬叉”,讓市民難以忘懷的童年情懷
“吃爬叉,還得自己摸最好,這才是‘爬叉’所能帶來的樂趣所在。”6月24日晚9時許,現年37歲、正在菏澤開發區濟南路一側樹林間摸爬叉的市民劉傳峰笑著告訴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從記事起,每年夏天天黑后,摸爬叉絕對是我們小時候最熱衷的事情之一,童年的很多趣事也都有著爬叉的身影。所以對于我們來講,摸爬叉不僅僅是為了吃,更多的是一種懷念和追憶。當然,我也希望,通過摸爬叉、給孩子講自己小時候摸爬叉時的場景等,和孩子建立起來一種更加貼心的情感。”
“爸爸,你們小時候也摸爬叉嗎,是不是也害怕摸到其它東西?”面對4歲小兒子龍龍的詢問,市民何瑞廣一邊用手電照著樹干和地面,一邊笑著說:“爬叉好吃不,龍龍?爸爸小時候也愛吃這個,但和你一樣,剛開始也不敢在黑夜走入樹林,但又禁不住想吃的誘惑和伙伴們的邀請,大膽地嘗試了幾次。龍龍也會慢慢喜歡上摸爬叉的,跟著爸爸一起就沒事了。”回憶著自己小時候摸爬叉時的趣事,教兒子摸爬叉的何瑞廣顯得十分開心。
在摸到一個即將發生脫變的爬叉時,何瑞廣停下了前行的腳步,用一根樹枝當做爬叉的落腳點,讓小兒子龍龍仔細觀察起來爬叉慢慢蛻皮轉變成知了的過程。“爸爸,這個爬叉怎么背部裂開了一道口子?是不是爸爸說的要變形了?”面對兒子連珠炮似的詢問,何瑞廣耐心地講解起來。從背部頂開一道縫隙到頭部慢慢脫殼而出,再到尾部慢慢蠕動抽出舊殼,最后到新殼轉硬翅膀展開,龍龍看得津津有味,也不斷發出陣陣驚呼。“希望多年后,今晚的這一幕仍能停留在孩子的記憶中,將這種親情傳遞下去。”何瑞廣說。
8角錢一只,吃的更多是回憶和情懷
炸金蟬作為我市夏季夜市炙手可熱的必點菜品,可謂是逐年身價激增,從五年前的每斤40元左右上漲到現在的每斤70余元,且部分燒烤攤還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可見,我市金蟬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據了解,金蟬俗名又稱爬叉,是蟬科昆蟲的代表物種,成蟲蛻皮變態后又稱黑蚱蟬,俗稱知了、知了猴等。金蟬性寒、味香,具有散風宣肺、解熱定驚等功能。據《中國藥材學》記載,其還有益精壯陽、保肺益腎、抗菌降壓、治禿抑病待等作用。而蟬的卵常產在木質組織內,幼蟲一孵出即鉆入地下,吸食多年生植物根中的汁液。一般經5次蛻皮,需5-12年左右才能破土而出成熟。再加上金蟬營養豐富,味道好,成為現下市民喜愛的美味佳肴。
“只要來吃燒烤,金蟬是必點的一道美味,除去口感香脆、味道好、營養豐富外,在和親朋好友吃金蟬的同時,也能喚起起大家小時候在摸金蟬的回憶,而這份共有的回憶,也成了大家增進情感的一個話題。”中華燒烤園內食客郝文學告訴記者。
“現在的金蟬可真金貴啊,市面上現在每斤能賣到70元一斤,而今年剛開始上市的時候達到了120元一斤。在燒烤攤上,小小一盤炸金蟬也就半斤多點就要價六七十,偶爾吃一點還好,即使再有營養,再有益于身體健康,吃得過量了也不好。”市民李成峰表達了自己不同的觀點。
而牡丹晚報全媒體采訪中也發現,隨著需求的激增,催生了大量金蟬商販和人工養殖基地的產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市專業從事金蟬大量養殖的林區不下6處,像黃河攤區的兩岸樹林、郊區南京路的一家養殖場等。而從事金蟬販賣的商販更是數不勝數,金蟬食用安全也漸漸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像去年,有一家商販將一種膠狀物注射進金蟬的尾部進行銷售的新聞,相信大家依舊記得;還有就是金蟬在保存和加工過程中存在人為操作等,都存在著食品安全風險。”李成峰說,他呼吁,有關部門應針對季節性較強的熱點食材、食品進行專項抽檢、及時公布,讓大家在享用美食的同時更加放心。
李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