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03年,張先著考上了某地公務員,卻因為體檢被查出攜帶乙肝病毒,被拒絕錄用,給他原本火熱的心澆上了一盆涼水。張先著雖然痛苦,但他沒有妥協,更沒有絕望,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狀告了當地人事局,并且勝訴,成為"國內乙肝歧視第一案"
2003年,張先著考上了某地公務員,卻因為體檢被查出攜帶乙肝病毒,被拒絕錄用,給他原本火熱的心澆上了一盆涼水。
張先著雖然痛苦,但他沒有妥協,更沒有絕望,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狀告了當地人事局,并且勝訴,成為"國內乙肝歧視第一案"。
由此,真正喚起了社會對這個群體正當權利的重視,并且讓多個省份修改了招考公務員禁止錄用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有關規定。
就連國家有關部門規定在公民入學、就業體檢中不得要求進行乙肝項目檢測,充分保護了公民的合法權益。
而張先著雖然勝訴了,但最終沒有被錄取,有遺憾,不過他并不后悔,依然書寫著自己的人生。今天,我要講的就是有關他的故事,一個為自己,也為像他一樣的群體勇敢捍衛權利的人。
一、
張先著,1978年出生于安徽蕪湖縣。2001年從皖西學院環境學系畢業后,做過網吧管理員,也做過營銷員,但都不成功,每月的收入加起來還不到400塊錢。
已經畢業兩年的他,不得不經常回家蹭飯,這讓今年已經25歲的張先著覺得很沒面子,他一直希望自己能找到一個穩定工作,但始終沒有機會。
直到2003年6月,省內公開招考公務員,得知這個消息后,張先著覺得機會來了,所以他立即報了名,并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為此他還專門辭掉了他當時的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月后考試結果出來,張先著的成績在他報考的職位中名列蕪湖市的第一名,當時他特別高興。
不過,周圍還是有人告訴他,看是不是查錯了。等他又跑過去查了一遍,還是那樣,所以當時心情特別高興,特別興奮。
家里人知道消息后,也都為張先著高興,全家都歡喜的不得了,都以為這下張先著就要當上公務員了。
然而,成績公布的第二天,張先著接到當地人事局打來的電話,讓他三天后到市上的人民醫院參加體檢,如果體檢合格,就可以進入下一步的考核程序了。
接了這個電話后,張先著感到有些緊張,知道可能他的體檢查出了問題。因為他知道,在1998年在學校體檢的時候,他是一五陽,當時面試和筆試的時候心理負擔還不太大。
不過,面試筆試過了,他就想到體檢,擔心會不會以前一五陽,變成小三陽,或者大三陽,不正常了,或者肝功能不正常了。于是他就想先到醫院參加體檢,之前做個準備。
其實,在考到第一名之后,沒有體檢之前,張先著先做了一次體檢,體檢的結果是肝功兩對半一五陽,和五年前自己在大學體檢的結果一樣。
張先著再次對照了一下這次公務員體檢標準,他發現一五陽的確不在七項不合格的指標當中的,也就是說他雖然是個乙肝病毒攜帶者,但他是那七種不合格之外的乙肝病毒攜帶者,符合這次公務員錄取的健康標準的乙肝病毒攜帶者。
2003年9月25日,按照當地人事局的安排,他進行了復檢。幾天后人事局通知張先著,他的體檢仍然不合格。因為他雖然檢查結果是一五陽,但醫院的評語是一五陽就是小三陽。
根據當時人事局的回復是,不管是一五陽還是小三陽,是看醫生的結論,醫生說合格就合格。同時,當地人事局依據的是省人事廳1999年頒發的一個文件,所以拒絕招錄張先著。
張先著接到通知后,心情特別差,還把我寫了十年的日記一把火給燒了,打算收拾行李,準備離家出走,到一個沒有人知道他是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地方。
不過一天下午,路過一個網吧,因為不死心,覺著自己是符合這個標準的,所以還在上面查一些乙肝方面的東西,結果就查到一個“肝膽相照”的論壇。
進去不久后,就被這個論壇深深地打動了,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遭遇其實并不是他自己才有的經歷,全國有那么多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和他一樣,在生活和工作中正在經歷著各種各樣的歧視。
于是他就注冊了論壇,把自己的遭遇寫了下來貼在了網上,然后,很多人都在張先著的帖子后面跟帖,有同情的、有氣憤的、也有勸導的,并且在一名和他有同樣經歷版主的鼓勵下與支持下,勇敢的開始捍衛自己的權利。
二、
他先寫了一份行政復議書遞交給省人事廳,認為當地人事局不錄用自己的行為是不合理的,是對他合法就業權利的歧視,要求省人事廳對人事局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糾正。
而省人事廳根據有關行政復議,給予了不予受理決定書,于是張先著就寫了訴狀,2003年11月10日,他以當地人事局的行為剝奪其擔任國家公務員的資格,侵犯其合法權利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2003年11月20日,張先著以當地人事局行為剝奪其擔任國家公務員的資格,歧視乙肝患者,侵犯其合法權利為由,正式向當地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法院依法判決被告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并準予原告被錄用至相應職位。
在這個過程中,張先著就得到了很多媒體的關注,當地人事局,省人事廳都倍感壓力,但是作為當地人事局則覺著他們是依據辦事,而張先著則認為人事局的做法侵犯了他的權益。
2004年4月2日,當地法院審理后,作出取消原告進入考核程序資格的行政行為主要證據不足, 應予撤銷,但鑒于2003年當地公務員招考工作已結束,且張先著報考的職位已由該專業考試成績第二名的考生進入該職位,故該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不具有可撤銷內容,對原告其他訴訟請求應不予支持。判決確認,被告當地人事局在2003年公務員招錄過程中作出取消原告張先著進入考核程序資格的具體行政行為,主要證據不足。
2004年4月19日,當地人事局不服一審判決,向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5月31日,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判決:駁回當地人事局上訴,維持一審判決。也就是說,張先著雖然勝訴了,但是依然沒有辦法再成為當地公務員其中一員了。
張先著的勝訴,令人欣慰,更欽佩他的勇氣。而法院的判決不僅捍衛了人民的權益,更維護了法律的權威,案件的意義深遠,成為一股強大的推動力,推動社會的持續進步和發展。
然而,他的勝訴,依然沒能如愿被錄用為公務員,并且還是一樣貼著“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標簽,無法找到正常的工作,無法進行正常的生活,繼續受著社會的歧視。
不過,這已經是非常大的一個進步,也讓行政條例執行起來更加的規范,為乙肝病毒攜帶者的群體帶來了正常享受權益的權利。
就像張先著說的那樣“官司沒讓我得到什么,但實現了它的社會意義,這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興奮不已。”
三、
張先著勝利了,但他的命運也因此改變了。
2004年勝訴后不久,張先著便悄悄離開安徽,到廣州找工作,當時他想讓自己過一個平常人的生活,也想證明自己有能力走向社會。
可是,張先著沒有想到他的求職之路會是那樣的艱難,每次順利地進廠后,他都會被老板以種種理由辭退,而原因都是他“乙肝維權第一人”的身份。
當初,他以公開的身份進行乙肝維權,就是想為這個社會多盡一份自己的責任。然而之后確實一次次的碰壁。
不過,他并沒有氣餒,而是開始到處奔走為乙肝群體做宣傳。然而,正當他一心為乙肝維權奔走的時候,各種攻擊他的言論開始出現,許多人說他是為了名,懷疑他的目的,甚至一些很好的朋友也開始誤解他。
那段日子他內心很彷徨,在他為乙肝公益事業四處奔波的時候,在自己身心特別疲憊的時候,他得到的并不是理解和支持,而是一種異樣的懷疑和諷刺。
而他卻真的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一份真誠的心,能夠給社會和乙肝群體帶來一些關懷和理解,不過這種誠心卻被誤解,于是他只能自己的內心世界隱藏起來,過一種平靜的生活。
2005年8月,張先著獨自一人背著行囊,悄悄地選擇了去貴州的一個小山村支教,從此遠離媒體與社會公眾的視線。
雖然在支教過程中,張先著也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每天晚上只有他一個人留下來護校;經常半夜餓得出來找東西吃,實在不行,就在火爐上烤土豆吃……,他也曾經動搖過,可最終還是選擇留了下來。
一年的支教生活,讓他獨自完成了心靈的沉淀,驅除了身上的浮躁,撫慰了深深受到傷害的心靈。最關鍵的是,他還冷靜地寫下了30萬余字的‘乙肝群體感言’,詳細地剖析了因為乙肝而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
張先著當初選擇支教時,他就鐵了心要遠離乙肝公益事業。可是面對向他尋求心理幫助的超過千人,面對面交流過的也有好幾百人,即便是他在山區支教的時候,仍有許多朋友輾轉著想尋找他。
這時的張先著已經被感動了,他覺著自己不能再“逃避”了,于是選擇繼續為消除乙肝歧視而努力,他還是想為這個群體多盡一點責任。
因為他出名了,所以有眾多藥商、廣告商、醫療企業提供了物質誘惑,不過張先著沒有動搖,他不想通過這樣的渠道來為乙肝群體呼喊奔走,他知道他的道德底線在哪里。
經過苦苦的追尋,張先著加入了一個網絡團隊,以更為理性的方式,通過網絡平臺做乙肝知識的普及,從根源上消除乙肝歧視。
從那時起,他的絕大多數時間都用于乙肝知識網絡宣傳工作,與各界媒體合作組織各種乙肝主題的活動,同時還為許多朋友提供心理輔導,感覺很充實,每天都在忙。
張先著說,他不會再選擇逃避,他要做乙肝公益事業這條路上的小小鋪路石,或許,在這條路上,他將依然孤獨,依然被誤解,但他愿意頂著各種壓力,不為名、不為利,只為那份感動、那份責任而努力。
為這樣的人點贊,他用自己的行動為自己捍衛了權益,也為像和自己一樣的人振臂高呼,因為他覺著:因為無知才產生了恐懼,因為恐懼才會有歧視。所以,要想真正解決乙肝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最根本的方法是進行乙肝科普宣傳,讓所有人充分地認識乙肝、公正地對待乙肝人群。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是一個勇敢的人,也是一個純粹的人,更是一個真實的人。
寫在最后
事實上乙肝病毒攜帶者不是乙肝病人,只是體內攜帶乙肝病毒,只是那時候人們對于肝病的知識還不是特別的了解,就像艾滋病一樣,正是因為不了解,所以存在恐懼。
而張先著卻勇敢地面對,公開身份去面對這種歧視,讓乙肝病毒攜帶者這一群體被大眾所了解,不被歧視,為這一群體獲得公平公正的權益開了一個先河。
2004年,張先著被評為“中國十大法治人物”,他用自己的行動,把乙肝維權活動推向了一個高潮,之后他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這一公益事業中。
現在,雖然人們對于乙肝知識已經有很深的了解,也不再談乙肝色變,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對于乙肝病毒攜帶者是敬而遠之。所以對于乙肝知識,還是需要更多的普及與宣傳,讓乙肝病毒攜帶者真正被認可與接受,享受本該屬于他們的權益。
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