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現在已經是八月,坡上好多野果都開始成熟了,例如野生的小獼猴桃、八月瓜、還有接下來要著重介紹的“裙擺果”。“裙擺果”這個稱呼大概大家都沒有聽過,這是小編家鄉苗語的叫法,其實大家都應該很熟悉這種果實,普通話叫“五味子”。聽阿奶解釋,她說因為這是
現在已經是八月,坡上好多野果都開始成熟了,例如野生的小獼猴桃、八月瓜、還有接下來要著重介紹的“裙擺果”。“裙擺果”這個稱呼大概大家都沒有聽過,這是小編家鄉苗語的叫法,其實大家都應該很熟悉這種果實,普通話叫“五味子”。聽阿奶解釋,她說因為這是生在山上的野果,而且這種植物長得像裙子的裙擺一樣,所以在我們那邊它就被稱作“裙擺果”;
不論是否科學,只要說這個名字,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在沒有讀高中前,我不知道原來五味子就是奶奶他們所說的“裙擺果”,后面學習生物我們老師說過,才知道這是同一種東西。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種小野果吧!
五味子長這樣
五味子在坡上大多與刺蓬一起生長,五味子植株為藤條狀,但和一般刺叢相比,它的藤條上沒有刺,順滑的木質,剛成長起來的藤條是紅褐色的,歷時已久的藤條是灰褐色的,冬天時藤條上葉子會掉光。五味子葉子綠色,形狀為橢圓形,摸起來綿綿的,它背面以及剛剛生長的葉子會有毛。
五味子在開花之前會先長出長長的花梗,花梗大約長20毫米,花梗數也就是決定了果梗數,它們主要生長在葉子的根基部位也就是葉腋下。花朵順著花梗成簇生長,在花落過后就開始結果,果實一簇一簇的,形狀扁圓上面會有一個突起的小點,還未成熟前的五味子是綠色的,吃起來酸澀無比,在成長過程中五味子由綠變黃再變成紅色,紅色的五味子像長在樹上的紅燈籠一樣,很是明顯。向陽的果實顏色會更深一些,而且由于得到了充足的陽光照射,飽滿甜度又高,聞起來還有淡淡的香味,讓人不禁流口水呀!
五味子生長時常常攀爬生長在樹上或者刺蓬上,等到成熟之后果實如果不及時采摘,果實就會被鳥吃掉,或者是掉落到地上被其它動物吃掉,腐爛等。因為它長得比較高,所以去坡上找的時候要注意抬頭尋找,不然你可能就會錯過這種好東西;但正因為長在高處,蛇也常常會光顧,所以吃前要洗干凈,而且在摘時要注意安全。
五味子為什么叫五味子
會不會有人疑問它為什么叫五味子?叫五味子當然是有原因的了,吃過五味子果實的人都會知道五味果的味道不單單只有一種味道,五味子果實吃起來的時候味道是無法用哪種準確的某一種味道來形容。因為五味果真的可以吃出不同種種味道,五味子果實的不同部位會吃出不一樣的感覺。
先說它的皮和果肉,這兩部位吃起來是酸甜兩種味道,所以咬到它的皮時,酸到瞇眼;其次五味子是帶有核的,而它的核是苦的,所以吃的時候立馬吐掉最好;整體的五味子吃起來帶有一點點的咸味,注意細細嘗的話還帶有微微的花椒味。感覺很神奇,只要你的味覺沒有什么大問題,建議買來試試,嘗嘗這種神奇的小野果。
五味子的價值
五味子在我們南方大多都是生長在野外,因為是野果所以并沒有人好好照料打理,大家只是把它當作一種平常的野果來看待罷了,所以只吃鮮果。但是在北方不一樣,北方像寧夏、山東等地都會規模種植,因為他們不止可以吃生果,還用來曬干作為藥材使用。北方的果實果質經過專門的培育會更加的優質一些,吃起來口感應該要更好點吧,但是我也只是猜測,因為我吃的都是野果,而且個人覺得味道真的并不差,吸溜一下果實,軟軟的像葡萄一樣的果肉,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五味子現在正是可以吃鮮果的好時節,它的果實雖小但好吃本身也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曬干的五味子還可以拿來泡茶。五味子現如今在市面上根據不同的形式價格不同,鮮果果實可以賣到50元500克,而曬干的果實可以賣到150元1斤,經濟價值極高。
結語
對于五味子,我更習慣叫它裙擺果,一串一串的懸掛在樹上,像穿著裙子的小精靈一般耀眼。它對于我而言,已經是在記憶的角落里積灰的舊物件了,但是在之前帶給我的快樂,這一輩子也不會忘掉。真的不騙你,建議大家去嘗嘗這種果實,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味覺體驗。
對于野果,你有沒有特別的記憶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呀!
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