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氣溫的逐步提升,養豬的難度越來越大,豬農們不得不將300斤左右的牛豬陸續出售出去。然而,豬肉的損耗量卻比較緩慢,這也抑制了豬價的反彈,反而是持續低迷下滑,豬農們對短期內的豬價已不再看好。早在年初時,豬價還高達36.77元/kg,如今才不
隨著氣溫的逐步提升,養豬的難度越來越大,豬農們不得不將300斤左右的牛豬陸續出售出去。然而,豬肉的損耗量卻比較緩慢,這也抑制了豬價的反彈,反而是持續低迷下滑,豬農們對短期內的豬價已不再看好。
早在年初時,豬價還高達36.77元/kg,如今才不過5個月之久,生豬市場已完全變天了,豬價大跌50%以上,一頭豬的收益也從2000元變成了200元,北方部分地區,自繁自養也已出現了虧損,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
不過最慘的還是那些二次育肥者,他們自作聰明,在豬價持續下跌的3-4月份,抄底標豬,認為5-6月份行情會有利好的轉變。結果他們估計錯了形勢,豬價持續低迷,他們一頭豬虧損了800元左右,很多人只好加快出售,生怕后期虧得更多。
01、豬價大跌52.8%
5月31日這天,生豬均價為17.36元/kg,比起昨天則是跌了0.12元,而5月累計下滑4.74元/kg,跌幅21.4%,年內則是大跌了52.8%,可見豬價如今已“腰斬”。更可怕的是,如今的豬糧比已跌到了6.09:1,距離全面虧損6:1已越來越近。
從5月31日行情來看,東北行情有所穩定,豬價為15.8-16.3元/kg;華北漲跌互現,山西、內蒙跌了0.1元,河北反彈0.1元,主流價為16.1-17.1元/kg;西北豬價為15.5-16.8元/kg,其中新疆跌了0.35元。可見,北方生豬行情已和養殖成本一致,豬農出現了全面虧損,因出欄量減少,豬價跌幅有所收窄。
而在南方地區,華東主流價為16.9-18.5元/kg,其中蘇皖閩各跌0.1元;華中主流行情為17.1-17.9元/kg,江西跌了0.2元、湖南跌了0.3元;西南行情為16.8-17.5元/kg,其中川、貴各跌0.3元,云、渝各跌0.2元;華南地區,兩廣各跌0.3元,海南穩定,豬價為18-23.1元/kg。
02、誰蠶食了豬農的利潤?
從1月第3周開始,生豬行情就持續下滑中,一直沒抬頭的機會,即便豬農們挺價惜售也無法避免下跌的命運,那么,誰蠶食了豬農的利潤?背后的元兇已找到。
①飼企、藥企蠶食利潤
在養豬中,不可避免要購買飼料、疫苗以及獸藥,然而自從去年開始,這些東西的價格就迎來了全面上漲。去年因為豬價居高不下,并不在乎這些成本,可如今就不同了,想要虧損少一些就要開源節流。
結果去年一年飼料漲了“10輪”,今年5月份漲了“3輪”,目前飼料成本已大漲50%以上,養豬負擔加劇。而獸藥、疫苗也跟著上漲,且不少藥企還推出“凈瘟”類產品,豬農們見狀紛紛高價購買,其實并沒有什么效果。
②屠企掌控話語權
在去年行情利好的時候,屠企是沒有話語權的,其豬價多是受大型集團化豬企決定。不過今年就不同了,屠企一邊持續壓價,一邊再高價將豬肉賣到市場中,目前生豬均價已跌至8元,但不少地方的豬肉依舊賣20元一斤,這讓屠企大賺的同時,也讓豬農的利潤受損。
當然,造成豬價下跌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產能恢復。在1-3月份生豬出欄了1.7143億頭,預計1-4月份出欄量應該為2.29億頭,以70%的出肉率來算,豬肉的產能應該為1927.2萬噸,再加上進口以及庫存量,產能預計超2200萬噸,這樣每個月的豬肉供應為550萬噸。
在往年正常水平,產能為5400萬噸左右,月均就是450萬噸,如今的豬肉產能遠超過正常水平,也難怪豬價會持續下滑。
03、環保風暴
如今的生豬行情已持續性下跌,豬農們苦不堪言,不過這還不是最倒霉的,如今各地的環保風暴來襲,部分地區又一次出現了“豬場被拆除”事件,原來,那些沒有得到審批的養豬場,5月底前要全部清理。說白了,對那些沒有手續,不合理養殖的豬場進行重點打擊,杜絕破壞耕地。
其實在19年8月,政府為了鼓勵人們養豬,可謂是一路放開綠燈,然而如今再次收緊了環保政策,這也讓很多豬農擔憂不已。特別是那些新擴建的養豬場,手續還沒有齊全,如今想補辦怕是不容易了。
當然,在環保化的今天,養豬遵守環保規定并不奇怪,只是這可苦了很多新入行的豬農,他們養豬虧本不說,如今養豬場也恐怕要遭遇不幸,不得不說這些人太走霉運了。
不管怎么說,豬還是要繼續養的,預計6月份生豬行情應該會迎來利好轉變,大家咋看呢?
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