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有時候人類有一種得過且過的惰性。比如大家都知道熬夜傷身,但是還是在繼續熬夜,還總是安慰自己明天就好;知道外賣不健康,但還是一到飯點就打開外賣平臺,還是專門點高油高熱的食物。所以才有一句話說“知道很多的大道理,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其實這就是
有時候人類有一種得過且過的惰性。比如大家都知道熬夜傷身,但是還是在繼續熬夜,還總是安慰自己明天就好;知道外賣不健康,但還是一到飯點就打開外賣平臺,還是專門點高油高熱的食物。所以才有一句話說“知道很多的大道理,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其實這就是知易行難的道理,過去我們講了很多的大道理,但是說的太籠統,今天我們換個角度,講講健康和金錢的關系。因為這個時代人人嘴上說著愛健康,但最愛的還是金錢。
都說健康無價,但是一旦進入醫院,這些東西就都能夠明碼標價。所以人們才說,沒去過醫院,千萬別說自己有錢。很多人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忙碌半生攢下的積蓄,一場疾病就能統統奪。人們愛錢,但有時候錢在健康面前,真的微不足道。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人體器官的費用,其實好好保養,大病從小治,你就無形中為自己省下了幾十甚至上百萬。
腎臟
如果一定要說一種在器官中,最讓人害怕的疾病的話,小編覺得非腎臟莫屬。腎臟有過濾血液雜質、維持體液和電解質平衡、分泌激素等重要作用,一旦受損,整個機體都會受到影響。
并且腎臟病變很隱蔽,一般發生明顯癥狀,往往已經不可逆轉。而腎病中最讓人恐懼的無疑是腎衰竭(尿毒癥),一旦進入腎病3期,持續惡化只是時間問題,最終的道路只有一條——腎移植。
腎移植適用于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終末期患者,其費用約在30~80萬元不等。
腎因此,日常護好腎臟十分必要。
怎么保護我們的腎?日常不要憋尿。久坐憋尿會使多余的水分、廢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可能造成尿液反流,產生腎積水,最終導致腎功能損傷。另外,尿液長時間滯留會造成膀胱內壓力過大,滋生細菌,引起尿路感染。而病原菌可能經由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輸尿管、腎盂,誘發腎盂腎炎,還可能遷延進展為慢性腎病。
另外糖尿病和高血糖的患者也要尤其注意保護腎臟。高血壓患者血管內壓力增高,若有蛋白漏出,易破壞腎臟的濾網系統。久而久之,腎臟代償性增大,易造成惡性循環,難以逆轉,直至腎衰竭。有數據顯示,5年以上的高血壓患者,25%會出現早期腎損害,18%會導致腎功能不全。而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會引發糖尿病腎病,不僅會導致腎損傷,也是目前引起腎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其概率可高達30%~50%。
這兩類患者一定要遵醫囑按時用藥,維持血壓、血糖平穩,降低腎病并發癥的風險。
肝臟
在中國患有慢性肝病的人數并不比其他慢性病人數少。肝病的發病大多來源于感染性的,一開始病癥不是很明顯,病人很多不太在意,亂用藥,停藥,飲食不規律,長期熬夜,心情不好等等原因,而導致病情加重。嚴重的肝病是需要換肝的,不過可惜的:是第一,目前肝移植,我國僅支持親體肝移植。第二,肝移植的成功率并不高。
如果供體和受者恢復良好,成人親體肝移植花費大約25~30萬元。
那怎么才能保護好我們的肝臟?
既然感染才是肝病發生的原因,那么防止感染才是重中之重。尤其要注意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這兩種病毒均可誘發肝炎,如果肝炎反復發作變成慢性肝炎,就會增加肝硬化甚至肝癌風險。
其他常規的就是要戒煙戒酒,避免用藥不當,避免高油脂、高熱量飲食(脂肪肝就是這么來的)。
除了這些外界因素導致的肝病以外,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生氣。都說氣大傷肝,喜大傷心,肝臟很容易受情緒影響,所以脾氣暴躁、肝火旺盛的人更容易患肝病。平時應盡量保證心情愉悅,也可用代茶飲達到疏肝解郁、調養身心的效果。比如茉莉茶,適合心情不好,愛生悶氣,肝氣郁結的人喝。
心臟
隨著心血管疾病的肆虐,換心已經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手術名詞。換心手術,適用于經正規內外科治療均無法緩解的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據了解,心臟移植手術一般需花費35萬元左右。當然,不同身體狀況的患者,花費有所不同。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心衰?心衰有兩大殺手:冠心病(一般是動脈硬化、狹窄導致的)和高血壓。而這2個主要原因也往往和飲食脫不開關系,所以調節飲食習慣,堅持低鹽、低糖、低脂、低膽固醇、高纖維5個原則,能較好地調節血壓、血脂,降低心衰風險。
肺臟
肺是一個較弱的器官,卻又需要時刻與外界空氣接觸,因此很容易受損。一旦肺部疾病發展到終末期,可能就需要進行肺移植。
所以,生活中應盡量遠離慢性肺部“殺手”,如:吸煙或者吸二手煙、空氣污染、霧霾、粉塵等(所以面粉廠和老師肺部都不好)、真菌孢子(潮濕環境易致真菌等迅速繁殖,人體吸入后可誘發肺部感染,增加肺病風險。衣柜、書籍等要注意除濕防霉,綠植中的腐葉也要及時清理)、結締組織病(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等)。
要想健肺,只能想辦法提高呼吸肌的肌力及耐力。簡單來說就是運動和腹式呼吸。
牙齒
隨著西醫的發展,口腔健康的理念也越來越普及。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 80歲的老人,嘴里至少應該有20顆健康牙齒。可我國大多數人都有“老掉牙”的情況。
種植一顆牙一般需要1~2萬元,而一口牙就是20多萬,甚至更貴。可見,護好牙齒多“省錢”。
口腔護理說簡單也簡單,(1)飯前刷牙、飯后漱口;(2)及時更換牙刷。牙刷應盡量選擇細毛軟刷,一般每3個月更換一次;(3)選對牙膏。(4)定期護理。每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洗牙,及時清除長期堆積在牙周的菌斑,以及刷不掉的軟垢、殘留。(5)常吃粗纖維食物。因為咀嚼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可以幫助減少牙齒上殘留的食物,輔助抑制細菌生長,減少牙菌斑,維持牙齒健康、清新口氣;(6)叩齒鍛煉每天早上刷完牙后可輕叩牙齒10~15分鐘,有利于促進牙周局部血循環及新陳代謝,減緩牙槽骨的吸收,增強牙周纖維組織彈性,對穩固牙齒、維持牙周健康有一定作用。
總之,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對好習慣的堅持。做好預防,才是真的省錢又省心。血糖總是反反復復,怎么根治?怎么才能修復受損的胰島?高血壓高高低低,怎么根除?最近我們新建了一個互助的慢性病友群,病友可以互相分享控糖經驗,專業的主任醫師會從旁指導。想咨詢,學習,問問題的病友,記得看留言,添加時記得寫上“慢性病加群”。
何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