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越秀山,廣州的前世今生越秀山不高,海拔僅有70米,但這座廣州城中心(距離市政府僅隔著一個中山紀念堂)的小山包人文遺址綴滿山頭,可謂將羊城三千年歷史集于一身。從廣州最早名稱的楚庭牌坊到廣州起源形象的五羊雕像,從嶺南第一勝覽的鎮海樓到曾為恒大中
越秀山,廣州的前世今生
越秀山不高,海拔僅有70米,但這座廣州城中心(距離市政府僅隔著一個中山紀念堂)的小山包人文遺址綴滿山頭,可謂將羊城三千年歷史集于一身。從廣州最早名稱的楚庭牌坊到廣州起源形象的五羊雕像,從嶺南第一勝覽的鎮海樓到曾為恒大中超主場的體育場,加上山下的中山紀念堂,這些處在廣州傳統城市中軸線上的建筑和標志,無不演繹著這座嶺南第一城流動的人文歷史。2009年起,越秀公園免費對公眾開放。
陳家祠,嶺南藝術的集大成者
嶺南傳統建筑缺少了閩南古建飛檐翹角的氣勢,卻以琳瑯滿目的細部裝飾讓人流連忘返,作為廣州民間工藝博物館的陳家祠即是最佳的例子。這座光緒年間修建的廣東陳氏合祠是嶺南三雕(木雕、磚雕和石雕)、兩塑(陶塑和灰塑)、一鑄(銅鐵鑄)和一畫(彩繪壁畫)等建筑工藝的完美載體,而內部展廳中則集中展示了廣彩瓷、石灣陶、象牙雕和粵繡等嶺南民間工藝的精品。陳家祠門票僅需十元,但絕對超值。
沙面,從近代走來的廣州
沙面是廣州老城外珠江中的一座沙洲,僅有0.3平方公里,卻存在著一百多座近代西洋建筑。這座免費開放的小島寧靜而優雅,但背后卻是廣州在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時的過往。教堂、海關、洋行、領事館,銀行、酒店、郵局、俱樂部,醫院、酒吧、宿舍、游泳場,券廊式、新古典式、仿哥特式、新巴洛克式、折衷主義式,儼然一座露天建筑博物館。曾經的租界已經收回,而在沙面的東南角,在崛起于改開初期的白天鵝賓館里,卻寄托著廣州人的鄉愁。
從十三行到琶洲會展中心,千年商都的新生
十三行是廣州作為清代中晚期唯一對外通商口岸的標志,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失火被燒毀。近半個世紀后的1957年開始,廣州憑借每年兩屆的廣交會重新成為中國的對外貿易中心,六十多年間廣交會會址四易其地卻從未中斷,今年已開130屆。從最初的流花展貿中心到第3屆起的僑光路陳列館,再到海珠廣場的起義路一號,最后落定琶洲會展中心,“廣交會”也變身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千年商都廣州完成了華麗的蛻變。
農講所,追尋教員的足跡
農講所是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的簡稱,這里的紅墻黃瓦用于打卡拍照非常入鏡,它曾是明代的孔廟、清代的番禺學宮和民國的八桂中學,而在民國十三年開始的兩年里,這里舉辦了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時任講習所所長的教員有了時機闡釋和傳播他農村包圍城市的主張,農講所的這段紀事也給占據中國近現代歷史重要位置的廣州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海珠廣場,見證現代廣州
從沙面沿著珠江北岸往東,幾乎每座建筑背后都是廣州甚至中國的一段歷史,這段歷史街區在廣州傳統城市中軸線南端的海珠廣場暫時劃下了句號。海珠廣場并不在江對岸的海珠區,“海珠”來自于珠江中的海珠石,但這里被更多人記住的是綠樹成蔭的廣場中央的廣州解放紀念像,廣交會會址濱濱廣場居于西,曾取代愛群大廈成為廣州第一高樓的廣州賓館居于東。走遠一點,天字碼頭、黃埔軍校同學會舊址、圣心大教堂和民間金融一條街等會帶你演繹廣州更廣的時空。
永慶坊,碰撞的文化
永慶坊是廣州文旅的新標地,但這里除了重新裝飾的外墻和部分營銷手法,它背后的歷史和人文卻都歷經流金歲月。永慶坊承載了更多的歷史,但卻更多地是年輕人的天地。廣彩和醒獅,騎樓街和趟櫳門,粵劇博物館和李小龍故居,以及時時出現的涂鴉墻和文創店,逛過許多網紅城市的你可能感覺似曾相識,但它絕對是本地的,廣州的。
廣州塔,羊城的眼睛
廣州塔是一座電視塔,世人記住的是它是廣州第一高的高度,以及高昂的參觀費用和晚上流光溢彩的夜景。但廣州塔并非僅僅是一座高聳的建筑,它位于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的南端,不在珠江新城,卻是這個廣州CBD核心區甚至羊城的眼睛,也是廣州最新的地標。雖然很少有廣州人會花錢買票登塔,但卻親切地稱它為小蠻腰,而幾乎所有體現新廣州的照片中也都有它的身影。
曾到廣州旅游的你,到過以上景點中的幾處呢?
#讀懂廣州#
馬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