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老百姓有句俗話,沒糧食吃或窮的揭不開鍋,稱作“喝西北風”。人當然不能靠西北風生存。但有一種細菌可以喝西北風。它的名字叫固氮菌,這種菌不光本領高超,能喝空氣中的氮氣,而且道德高尚,將喝到后的氮氣消化后送給了很多豆科的植物享用,這些植物憑著這一
老百姓有句俗話,沒糧食吃或窮的揭不開鍋,稱作“喝西北風”。人當然不能靠西北風生存。但有一種細菌可以喝西北風。它的名字叫固氮菌,這種菌不光本領高超,能喝空氣中的氮氣,而且道德高尚,將喝到后的氮氣消化后送給了很多豆科的植物享用,這些植物憑著這一點間接地喝了西北風,變成了大豆、紅豆、綠豆。
天然的補腎小能手
豆是植物的種子,外形極似腎。按中醫理論,腎藏生殖之精(是人的種子),故豆類可補腎。現代研究證實,豆類含豐富的天然激素。如大豆含大豆異黃酮,與人的雌激素結構和功能相似,所以被稱為天然雌激素。大豆中還有植物固醇,可用來合成激素。大豆的脂類及鈣、磷等是大腦及骨骼的所需成份。
黑色入腎,黑豆補腎最佳。如果你的牙好,平時可以炒一些黑豆,放在瓶里,每天嚼一小把,20克左右,非常好的食療。
黑大豆,中醫稱為穞豆,外面的皮稱為穞豆衣,中醫主為它有補肝腎、清虛熱的作用。對陰虛陽抗的人有保健作用,這種人多見頭暈眼花、口干、兩顴潮紅,晚上出汗。可以用穞豆衣10克每天代茶,也可適當加些菊花、枸杞。
一些人一說補腎,總是相信幾百元一克的蟲草或鹿茸、海馬,并且又擔心有什么副作用,但對十分安全的幾元錢一斤的豆子視而不見。正應了那句俏皮的諷刺話,只吃貴的,不吃對的。
利水消腫好幫手
豆類中含豐富的蛋白質及脂類。出家人吃素,如果沒有豆類多半會營養不良。營養不良的的低蛋白質可引起浮腫,服用豆類可以增加血中蛋白的水平以起到利尿消腫的目的。一些肝臟疾病,如肝硬化,合成蛋白質的能力下降,會以出現浮腫,也可以使用豆類。
這個利腸胃濕氣的最好的豆類便是白扁豆。特別是夏季出汗多,飲水及瓜果吃的較多,食物也易變質,人們容易鬧肚子及腹瀉。這個扁豆是個祛暑利濕健脾的藥。白扁豆煮的時候不易煮爛,所以最好能在鍋里炒到微黃而焦,或者鐵的榔頭之類敲碎,這樣容易煮。也可以早上吃,前一天晚上蒸熟了。
清熱解毒大用途
豆類的解毒主要有四方面的。一是食物中毒,二是有毒的藥草中毒,三是重金屬或農藥或其它的毒物,四是身體的熱毒,特別是皮膚長瘡長癤子等。
豆類解毒作用的原理有人認為是豆類中的蛋白質結合毒素后形成復合物,有利于排出體內。但有時豆皮及豆煮的湯同樣有解毒作用,可能并不完全是蛋白的作用。解毒作用最突出的豆類便是綠豆。
另外像濕熱體質或熱毒盛的陽盛血熱體質,臉上或身上有癤子或青春痘或化膿性感染,平時也可選用綠豆。這個當然沒有抗生素那么快,一定要堅持一段時間。
豆類解毒也可以外用,把豆類打成粉,做成面糊,可外用或當作面膜用。夏天綠豆作為解暑作用,主要是排除體內的濁物。煮綠豆湯不宜太長時間,宜大火滾幾下即可。前些時候有的人把綠豆夸大成包治百病的神豆,這是不對的。每一種豆都有一定的適應范圍和體質人群。
豆類入藥用途多
有一重要的中藥便是豆豉,是大豆經煮熟后,加菌曲,同時伴入中藥藥汁一起發酵而成。按現有藥典,一般加清熱的桑葉、青蒿等。豆豉時作為調味食用的豆豉,不加藥物。豆豉經曲的半發酵,古時稱為腐。
豆類第二味入藥的便是大豆黃卷,是大豆發芽而成,這種豆剛發芽而非菜場內芽很長。種子的發芽是植物透發生長的狀態,同時也是植物利用種子中的蛋白及其它營養成份的階段,故這時內含豐富的消化蛋白質和脂肪的酶。故大豆黃卷除了有透表利濕作用外,同時有幫助消化蛋白和脂肪的作用。
如果你要補腎,請吃大豆、黑豆;如果你要利濕,請吃赤豆、扁豆;如果你要解毒,請吃綠豆。吃那么多豆消化不了,怎么辦?請吃大豆黃卷和豆豉。小豆子有大功效,你get了嗎?
編輯|何嬙
來源|喜馬拉雅《北大蔣文躍的中醫養生課》
關于主播:
北京大學中醫教授蔣文躍為你開出健康良方:一套科學系統的中醫入門知識,從認知升級到自我預防到家庭調理;一家人常見病的健康技能包,營養不良、感冒發燒、糖尿病高血壓、失眠便秘,調養良方隨取隨用。由內而外,從生理病理到心理健康,全面擁有高質量的生活。
關于喜馬拉雅: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8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劉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