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經過了今年地獄模式的開頭,大家才紛紛發現,所謂的災難似乎離我們沒那么遠。而且大部分人對突入其來的災難根本沒有準備,手足無措是常態。于是2020的關鍵詞,從“財務自由”變成了“如何活下去”。關于“如何生存”這個問題,沒有人比這個男人更明白了,
經過了今年地獄模式的開頭,大家才紛紛發現,所謂的災難似乎離我們沒那么遠。
而且大部分人對突入其來的災難根本沒有準備,手足無措是常態。
于是2020的關鍵詞,從“財務自由”變成了“如何活下去”。
關于“如何生存”這個問題,沒有人比這個男人更明白了,他就是——貝爺。
“站在食物鏈頂端”男人的王之蔑視
說起貝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是被稱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關聯到腦海中的畫面全是他在節目《荒野求生》中生吃蟲子、吃動物內臟或因為過于“硬核"把哪個明星嚇得夠嗆。
從天上到地下,除了外太空,似乎沒有哪個環境能擋得住這個男人。
最近,貝爺還入駐了B站,短短10天漲粉81萬。評論里的盆友們很是熱情,在積極盼望著貝爺吃點不一般的東西
今天我們熟知的貝爺,是能在荒野叢林中自如生存的硬核男人。他從各種各樣的絕境中逃生,驚險、刺激、冒險,似乎這就是貝爺的個人風格。
其實吧,在童年時期,貝爺也是個平平無奇的普通人。
1974年出生的貝爾·格里爾斯,在13歲時遭遇了嚴重的校園霸凌。苦不堪言的經歷讓他發奮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于是,他開始苦學空手道,最終作為英國年齡最小選手遠赴日本參賽。3年后,成為英國最年輕的黑帶二段選手。
20歲時,貝爾加入了英國特種部隊——大名鼎鼎的第21空降特勤團,這是世界上最精銳的特種作戰部隊之一。
在軍隊中,徒手搏擊、沙漠及寒地作戰、生存技能、醫療、跳傘、信號、攀登和爆炸……樣樣學,樣樣都得精通。
這也為貝爺之后的“硬核”打下了基礎。
只是部隊生涯沒有持續太久,他在一次跳傘中意外受傷,折斷了三根肋骨。
接下來的一年中,貝爾每天必須花費近10個小時進行康復訓練。與此同時,他還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攀登珠峰。
雖然登頂過程中經歷了重重困難,但他成功了!一年后貝爾作為當時最年輕的英國登山者,到達了珠峰頂端。
從貝爺過往的經歷中,不難看出,勇氣、決心和超乎常人的預見性,是他身上的特質,也是獲得成功的秘訣。
貝爺說過:
對于探險家來說,把難以抉擇的決定在短時間內化為度量精準的行動,是應該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之一,即知道如何平衡風險,何時前進,何時撤退,這被稱為生存者的智慧。
學會這一點需要時間,但其實它來源于經驗,以及內心的沉著。
我們現在認識的那個“只敢上天攬明月”的貝爺也是經歷過無數的險境,通過無數的訓練和學習才成為生存王者。
關于貝爺的“業務能力”,知乎上有不少發問貼。
評論區有人說,對于電視和電腦前的觀看者來說,觀看貝爺的節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獵奇或看明星,但貝爺所展示的技能和技巧在求生時是切實可行的。
在災難面前活下來需要幾步?
不要覺得貝爺的荒野求生離大家很遠,其實貝爺所展示的生存技巧在很多危急關頭是實打實能救命的!
1. 危急時刻如何急救?
據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每分鐘就有一人出現心臟驟停,但中國只有1%的人會心肺復蘇。
近兩年,我們已經聽到或看到太多令人惋惜的消息,基礎醫療急救常識的不普及,也是讓眾多生命不幸離開我們的原因之一。
面對緊急情況,貝爺建議需常備一個急救包來應對緊急情況。
急救包里應該有:
電氣膠帶 :用途很多,可以把傷者的雙腳捆在一起,可以代替傷口縫合線等
止血棉:應對大出血
口咽導氣管:輔助呼吸困難者
阿舍曼胸腔密封貼:應對胸腔出血
止血帶:緊急時刻皮帶或鞋帶也可以
腎上腺素筆:對抗過敏性休克
氧化鋅膠帶:應對皮膚感染
這樣的急救包基本上可以應對突發事件或災難帶來的大出血、急性休克等人體傷害。
面對心臟驟停倒地的人,需要把他們翻身,開始心肺復蘇。心肺復蘇由兩個步驟組成: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
基本原則是:通過用手掌根部按壓胸腔,使傷員的心臟再次跳動起來,然后需要捏住他們的鼻子,往嘴里吹氣,從而達到給肺部輸送空氣的目的。
貝爺說:
心肺復蘇做多久才能讓一個人活過來是說不準的。我曾經聽人說過,如果傷員10分鐘后還是不能呼吸,基本可以判定他們已經死亡,或至少是腦死亡,就應該放棄。不要相信這點。
我朋友的朋友接受過長達35分鐘的心肺復蘇。3個星期后,他就毫發無傷地回家了。所以說,永遠不要放棄。
2. 如何逃離意外?
火災、地震、山洪或火山爆發、車輛失控.......這些意外一旦遇到,對于一般人來說幾乎很難逃。貝爺對突發災難的也有逃生方法。
爆胎:
發生爆胎,很多人本能反應是踩剎車。但干萬不要這么做!爆胎后踩剎車會導致翻車。
正確做法是,盡快冷靜,貝爺說比起踩剎車,更應該做的是把腳放在油門上,如果感到車失控,稍稍加速,直到重新獲得控制。之后漸漸松開油門減速,直到車子得到控制,慢慢停下來。
身處失火的建筑里:
失火時,讓人喪命的不是火而是煙。它既濃烈,又嗆人,還有毒。早在火焰到達之前,人就可能因為吸入濃煙而死亡。
所以正確做法是:
-放低身體。盡可能地靠近地面,可爬行
-拿任何—種材質的東西,打濕捂住嘴巴
-如果煙很濃烈,閉上眼睛。反正現場也會是漆黑一片,不要讓煙進入眼睛。貝爺建議這時跟著墻走,就可以到達出口。一定要用手背摸著墻走,手背燒傷的嚴重程度要比手心燒傷輕
3. 如何在襲擊中生存?
學會了應對“天災”還有一種更可怕的是“人禍”。即使是在法制社會里,綁架或強暴的新聞也時有發生。
如果不想讓對方的綁架企圖得逞,一定要把握最開始的幾秒鐘。此時,必須使用渾身解數擊退對手:大聲喊叫、攻擊下體,不要被對方輕易抓住。
如果開始的反抗失敗了,這時必須改變策略。被綁架后的24小時極其關鍵,在這段時間里,你也許會被轉移多次。轉移得越頻繁,獲救也就越困難。
逃跑是有難度的。在逃跑前,應該先假裝投降,降低綁架者的戒備心。避免眼神交流,頭低下,裝作屈服。如果對方認為你不會反擊,會慢慢放松警惕。
記住,如果找機會逃跑,越早勝算就越大。
關鍵時刻能救命的生存指南
其實,貝爺還有很多無論在野外還是都市中遇到危險的應對方法。
現在,貝爺,出書了!
他把自己多年的救命經驗集結成這本《終極求生》,毫無保留地分享給所有人。
書中的求生和急救知識都是貝爺和團隊親身經歷所總結,比起一般的求生指南,貝爺的建議更加簡單也更加實用。
面對危險時,大部分人都沒有應對的素質。即使有防范意識,很多人無法選擇正確的技巧,沒有防范的能力。
而這本《終極求生》,正是要告訴我們,如何安全地活著?
天災人禍,時時發生,增強安全意識,提高防范能力。這是活著的基礎。
書中涵蓋5大體系,62個場景,276種技能。
既有戶外場景,也有日常遭遇危險的場景:準備家庭救生包、食物中毒處理、如何正確與救援人員溝通、學會辨別方向、逃離失火建筑、地震求生、簡單包扎、心肺復蘇、近身格斗……
配以簡單圖像,直觀清晰地呈現一套求生技能體系,幫助你脫險、自救和救人。
活著需要技術,生存需要智慧。
阿信閱讀這本《終極求生》,感覺更像是一次奇妙冒險之旅。貝爺在文字中展現出的耐心與細致,甚至還有偶爾為之的英式幽默。
印象最深的是,貝爺在書中反復提到的一個原則:刪繁就簡K.I.S.S. (KEEP IT SIMPLE,STUPID!)
在求生的緊急關頭,輕裝上陣,現實情況不允許進行過多的思考,在最短時間內做出最明智的決策,這是應對危險時最應該具備的素質。
此外,這本書也很適合家庭成員一起閱讀,必要時,還應該一起演練。特別是家長,應該教給孩子應對危險的各種必要措施。
要知道,思考災難和危險并不是杞人憂天,在危急關頭,生存是一種技巧,更是一次智慧的博弈。
丁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