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明明是一家人,之前關系特別好。結果卻在法庭上鬧成這樣子,我寒心啊。”懷柔法庭上,看著與自己家人吵得不可開交的姐夫一家,穆永海一臉沉痛。姐姐穆榮英身患白血病,在與姐姐骨髓配型成功后,穆永海義無反顧同意手術,答應捐獻骨髓給姐姐。當時姐夫馮桂云
“明明是一家人,之前關系特別好。結果卻在法庭上鬧成這樣子,我寒心啊。”懷柔法庭上,看著與自己家人吵得不可開交的姐夫一家,穆永海一臉沉痛。
姐姐穆榮英身患白血病,在與姐姐骨髓配型成功后,穆永海義無反顧同意手術,答應捐獻骨髓給姐姐。當時姐夫馮桂云答應手術后會給他們一家90萬作為賠償金。
可是在手術結束后,姐夫卻翻臉不認人,拒絕支付之前答應的九十萬,甚至還和他鬧上了法庭。
按理說,弟弟給姐姐捐獻骨髓,本來血濃于水的親情難能可貴。可為何兩家人事后還鬧上了法庭呢?
姐姐患病,弟弟義無反顧捐骨髓
在一次體檢中,穆榮英被確診為白血病,一聽到這個消息全家人都很難過。但好在穆榮英的丈夫馮桂云對妻子不離不棄,幾番輾轉也去了好幾家醫院,希望可以治好妻子的病。
當時穆榮英的病情還算穩定,所以一直是化療。
在幾次化療后,穆榮英的病情卻開始惡化。當時醫生給出建議,雖然化療也有所作用,但是白血病單靠化療是治標不治本的,如果想要徹底治好,最好的辦法還是做骨髓移植。
而且,醫生表示如果可以的話,讓與穆榮英有血緣關系的家屬都來做一下配型。因為血親的骨髓匹配度一般比較高,手術成功的機率也會更大。
親生子女的基因匹配度一般有50%,如果是兄弟姐妹的話,基因更加相似,配型度可能比親生子女的配型度還高。
說到有血緣關系的近親屬,那就是穆榮英的三個弟弟和兩個女兒。當時穆榮英的兩個女兒一聽說要捐骨髓心里都有點害怕,并不是那么情愿。
但是穆榮英是家里最大的,在她下面還有三個弟弟,所以馮桂云也告訴了妻子的三個弟弟骨髓移植這回事。
因為平時穆榮英對三個弟弟特別好,姐弟關系也是十分融洽。所以當穆榮英的三個弟弟聽說需要捐骨髓時,都表示愿意給姐姐捐獻骨髓,并馬上趕到醫院來做了骨髓配型。
當時配型的結果一出來,就是二弟穆永海與姐姐的骨髓匹配度最高,于是醫生建議是穆永海來進行骨髓移植。
剛開始得知姐姐患白血病的消息時,穆永海就非常難過。因為穆永海從小身體就不太好,體弱多病。姐姐穆榮英一直都對他照顧有加。
后來姐弟倆各自成立家庭后,姐姐家條件比較好,自己家條件一般,所以姐姐也經常幫襯他們家。當穆永海知道他和姐姐骨髓匹配度很高時,他毫不猶豫決定捐獻骨髓。
用穆永海的話來說就是:我什么都沒想,我只是想救我姐姐。穆永海想到自己可以報答姐姐往日的照顧,心里感到十分欣慰,而姐姐的生命能夠通過自己得以延續下去也是一件好事。
然而,當穆永海的妻子楊立文得知丈夫要捐骨髓時其實不太同意,但因為丈夫的堅持,再加上姐姐對他們一家確實好的沒話說,因此楊立文便也不好再說什么。
姐夫馮桂云得知小舅子答應給自己的妻子捐獻骨髓后十分感動,馮桂云表示在手術后會盡量補償穆永海。在第一次手術前,馮桂云就帶了很多東西來看穆永海,同時還帶來了六萬塊錢。
馮桂云也心疼穆永海身體不好,家里經濟條件也不行,就想著他可以拿著這六萬塊錢去買點補品補補身體,但穆永海和妻子都不愿意收姐夫這六萬塊錢。
在穆永海看來,給姐姐捐骨髓是自己應該做的,能救到姐姐才是最重要的,姐姐治病還需要花很多錢呢!
看到小舅子這般,馮桂云心里很是觸動,想著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好好報答穆永海。可當手術的事準備妥當,馬上就要進行骨髓移植的時候,穆永海開始感到有些害怕。
因為一連3天的抽血讓他感到身體幾乎被掏空,而醫生一直給他打的動員劑,更是讓他在醫院的病床上坐臥不安。
直到醫生告訴他捐骨髓對他身體不會有多大影響時,穆永海心內的恐懼才稍稍緩解。
2010年底,第一次骨髓捐獻結束之后,穆永海總是感到全身乏力,整個人都很不舒服。馮桂云知道后也很是擔心,期間也沒少拿著補品和錢來看望他。
后來他擔心骨髓捐獻手術會給小舅子身體健康帶來影響,還特意給他買了保險。
但好在經過這一次的骨髓移植手術,穆榮英的病情有了好轉的跡象,正當穆永海和馮桂云都松了一口氣的時候,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
姐姐病情惡化,弟弟二次捐骨髓
2011年3月,穆永海在家休養身體的時候得到消息,姐姐的病情突然惡化,姐夫一家人已經將她送去醫院了。
雖然經過醫生搶救暫時沒事了,但是穆榮英還是存在著生命危險,如果想要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就必須再進行一次骨髓的補充移植。
因為進行第一次骨髓捐獻的是穆永海,所以如果要進行第二次骨髓移植的話,因為骨髓匹配問題,只能找第一次捐獻的人。
可是上次骨髓移植的時候穆永海就已經被抽了不少的骨髓,馮桂云雖然不好張口再去找穆永海,可是妻子總不能不救吧!
由于妻子的病已經不能再耽誤了,迫于無奈,馮桂云再次找到了穆永海,希望他能二次捐骨髓。
但此時距離穆永海上次捐獻骨髓才不到三個月,回想到上一次抽骨髓的經歷穆永海也是有些心慌,而且他第一次抽時也沒有想過要有一天還要抽第二次骨髓。
但是一想到姐姐之前對他的種種照顧,一想到姐姐還在在死亡邊緣苦苦掙扎,穆永海還是答應姐夫自己愿意進行第二次骨髓捐獻。可是這次穆永海的妻子楊立文卻死活不愿意讓穆永海去了。
一想到丈夫上次捐獻骨髓出現的不良反應,楊立文哪能讓丈夫再去二次犯險?可穆永海覺得這個時候沒有什么比救姐姐更重要的了,他堅持要去醫院進行第二次骨髓捐獻。但是妻子卻不松口,哭著鬧著不讓他出門。
見楊立文如此反對,馮桂云迫于無奈只能先和穆永海一家進行協商。楊立文表示穆永海是家里的經濟支柱,上次捐完骨髓穆永海就因為身體原因在家里休息了幾個月沒有去工作。
如果再捐獻骨髓影響了身體健康,那他們家以后的日子根本過不下去。馮桂云表示自己愿意給穆永海一些經濟補償。一開始楊立文不答應,表示她不要錢,錢買不到自己丈夫的身體健康。
可隨著局面的發展,在穆永海的堅持捐獻下,楊立文答應簽訂一份賠償合同,一開始是說賠償二十萬。但是當幾天后馮桂云湊夠二十萬時,楊立文又說要四十萬。
幾番周折,兩家最終決定簽訂一份賠償九十萬的合同,馮桂云每年給穆永海六萬塊錢,一共需要支付十五年。
雖然馮桂云極度不愿意簽下這個合同,但是為了妻子的病,他還是簽了。簽完合同,楊立文才肯放穆永海去醫院。
2011年4月11日。按照協議,穆永海第二次為姐姐捐獻了骨髓干細胞。可這次手術只是暫時留住了穆榮英的命,幾個月后,穆榮英還是因為搶救無效去世了。因為親情的紐帶斷裂,矛盾也就此開始產生。
親人反目,兩家因九十萬鬧上法庭
此后,穆永海在兩次捐獻骨髓致使身體一直特別差。他總是感覺渾身使不上勁,也干不了重活。之前穆永海是瓦工,每個月還能有份收入,現在也做不了這份工作了。
本來他們一家的生活條件就不太好,他的妻子楊立文以前打工的時候因為操作機器失誤,被截斷了左手,留下了終生殘疾,那個時候起楊立文便不在工作,一大家子全靠穆永海一個人打工養活。
而穆永海現在又不能工作,一家人失去了經濟來源,現在生活都全靠村里的低保。
楊立文覺得丈夫身體不好和兩次骨髓捐獻手術脫不了干系,現在家里也確實是沒錢了,于是這個時候楊立文便拿著那份協議去找馮桂云要錢。
但是在穆榮英去世后,馮桂云對穆永海一家的態度就開始轉變了。他根本就不想看到穆永海他們一家人。
馮桂云把妻子的死怪在穆永海身上,他覺得就是穆永海一家在簽協議的那段時間拖拖拉拉,導致穆榮英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當時醫院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就等著手術,那個時候妻子已經沒有任何免疫力了,可是穆永海那邊卻一連拖了好幾天。所以當穆永海一家來要錢時,馮桂云態度十分冷淡,也不愿意支付這九十萬。
姐夫一家的這種態度讓穆永海很是心寒,姐姐生病就連她自己的兩個親生女兒都不愿意捐獻骨髓。
而他自己都五十歲了,不顧身體健康給姐姐捐骨髓,姐姐意外去世這種情況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姐夫卻把姐夫的意外死亡算在自己頭上。
姐姐病情本來就很嚴重,手術失敗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難道救人者沒救活就應該有罪嗎?
姐夫馮桂云一家不愿意支付之前就答應好的九十萬還指責他們,于是穆永海一家便以捐獻骨髓后身體狀況不佳,喪失勞動能力為由,將姐夫馮桂云告上了法庭,要求支付這九十萬賠償金。
在法庭上,兩家人言辭激烈,互相謾罵,法官多次提醒才讓兩家人安靜下來。穆永海覺得姐夫一家言而無信,根本就不把他的身體當回事兒。
而馮桂云在法庭上表示,當時那種情況,為了救妻子,這份協議他不得不簽。因為這份協議是被迫簽的,所以他是不會支付這九十萬的。
馮桂云的二女婿也說,舅舅愿意給岳母捐獻骨髓大家都很感動,前前后后他們給了小舅舅一家十多萬。
但是在岳母去世后,他們卻拿著協議一直問著要錢,真的令人無法接受。從穆榮英患病以來,為了給穆榮英治病,他們一家跑了好幾個醫院,已經用了不少錢,也欠下了不少債。
他們一家人對穆永海沒什么意見,甚至還很感謝他給穆榮英捐骨髓,但是自從穆榮英去世后穆永海的妻子就不停地問他們要錢,讓他們連喘息的余地都沒有,本來溫馨的姐弟情仿佛成了一場冷漠的金錢交易。
而且馮桂云一家表示,之前在骨髓捐獻手術做完后他們帶穆永海做過檢查,當時穆永海的身體并沒有什么問題。穆永海說身體不好拿出來的中醫院的診斷書并不能說明身體虛弱就是捐獻骨髓造成的。
雙方各執一詞,誰也不愿意讓步。后面經過法院的調解,最后法院給出的調解結果便是:馮桂云一家支付穆永海一家10萬元的補償金。
法官表示,按照國家規定骨髓捐獻應屬于自愿無償捐獻,因此雙方簽訂的經濟補償協議已違反相關規定。
但穆永海兩次捐獻骨髓,雙方協定內容是穆永海身體出現問題造成經濟損失需要由馮桂云承擔。所以穆永海獲得10萬元補償。
或許在這場爭端的最后,穆永海一家也明白了馮桂云一家負債給姐姐治病的不容易,馮桂云一家也知道穆永海不顧身體健康給姐姐捐骨髓的難能可貴。
不過斯人已逝,相信如果穆榮英泉下有知的話,她也不愿意看到兩家鬧成這個樣子。
其實親人之間本來就應該多點包容,多點理解,只是在殘酷的社會現實面前,這種親情之中難免會摻雜一些利益糾葛。
我們無法指責誰對誰錯,只能說血濃于水,大家畢竟是親戚,在相互都困難的時候,更多的是應該彼此扶持,一起度過困境!
陳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