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9年底,在一次心理成長小組活動中,內心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我想華麗轉身,特別想改變,于是走上了減肥的道路。連續用了2個月,減了20斤。體重從120多斤減到了102。其實是還想減到98斤的,但是當時已經非常滿意102斤了,便沒有繼續。相
2019年底,在一次心理成長小組活動中,內心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我想華麗轉身,特別想改變,于是走上了減肥的道路。連續用了2個月,減了20斤。體重從120多斤減到了102。其實是還想減到98斤的,但是當時已經非常滿意102斤了,便沒有繼續。
相比于2020年春節的忙碌,組織參加各種志愿者活動,這個春節顯得格外閑散,體重最高飆到110。于是3月1日開始,開啟了第三周期的減肥。
相比于前兩次減肥,這次的體驗更深刻。前兩次都是在營養師的指導下,乖乖聽話,遵照每日菜譜推薦與葷素搭配執行,便有了成果。這一次減肥,我并不是一味地遵從,而是學習研究了減肥到底是怎么回事?核心到底是什么?
當我開始關注背后的原因時,我發現減肥其實是一個很輕松、很快樂的事。
我來從生理、心理層面來聊聊減肥這件事。
從生理方面,減肥的核心就是關注每天攝入量和代謝量。
當攝入量小于代謝量時,體重降低。
當攝入量大于代謝量時,體重飆升。
當攝入量等于代謝量時,體重不變。
先來看看攝入量,現在普遍的肥胖是因為碳水化合物攝入過量。根據《中國居民營養指南》,人體體重1kg每天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是1g,比如體重60kg,每天碳水需求量只要60g就夠了。
這里要注意的是,60g碳水不等于60g米飯,每種主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是不同。比如,我們在超市里買的餅干,包裝上就會寫明100g碳水含量是多少。
米飯的碳水換算是1g碳水等于3.91g米飯。所以體重60kg完成60g碳水攝入,只需要60*3.91=234.6g米飯。234.6g米飯是多少呢?大約一大碗米飯。注意這是一天的量。假如你每頓飯都吃一碗,那么多余的兩碗米飯就會轉化為皮下脂肪囤積起來。天長日久,腹部、腰部、大腿,下巴、手臂都會長出厚厚的肉肉。
還需要注意的是,碳水攝入不止來自主食,還有很多蔬菜中也含有很高的碳水成分。比如,土豆、紅薯、南瓜、山藥、藕等等。還有粉絲粉皮之類。所以吃這些的時候,也需要注意減少主食的攝入。
再來看看代謝量。我的本月減肥計劃已進行13天,在記錄體重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對過咸的食物以及油炸食品,代謝的很慢。
飯菜過咸,體內需要平衡濃度,就會需要大量水分,大腦就會發出口渴、喝水的指令。大量的水分滯留在體內,這樣就引起水腫,導致體重飆升。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健康成年人每天需水2500 ml左右,考慮到食物中的水分,指南建議在溫和氣候條件下,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天應至少喝水1200 ml,以200 ml的杯子為例,那么就是6杯水。如果體力活動量大,或者環境溫度高,那么就要適當多喝水。
代謝,一方面代謝的是水分,另一方面代謝的是脂肪。脂肪的代謝,發生在人體熱量低時,就是攝入量小于代謝量時。而脂肪的代謝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參與。假如碳水攝入不足,脂肪就會由肝臟生酮。生酮期間,體重也會有下降的表現。
肝臟雖然能生酮,但是不能代謝酮,酮被送到血液中,血液中酮含量超標,就會引起酮中毒,大腦短路。酮需要大量喝水,溶解于水,由腎臟排出。但是長此以往,加大了腎臟的負擔,容易造成脫發、女生大姨媽不正常。所以減肥離不開碳水的攝入。
還有一種現象是隱形餓。總是感覺少點什么,可以吃了好多還是不能滿足。這時要注意營養的缺失。《中國居民營養指南》中指出,人體每天吃15種以上品類食品,來提供均衡的營養。但是,大多吃得都很單一。當營養缺乏時,身體就會發信號,想吃點啥,還說不清。
減肥的核心,其實就是平衡進出的關系。對自己關注不夠,進得多了,體重就高。所以學習一些必要的相關知識,就不會慌亂,有了方向。
從心理層面,減肥的核心其實是一個放下的修煉過程。
要收獲減肥成果,需要遵循上面減肥的核心,按章辦事。放下舊有的模式。而且減肥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是一個長期的自律過程。
一般減肥的前四五天,代謝掉的是腸道的宿便、濁水,后期才開始代謝脂肪。假如說減肥一周或者幾天,看到降了兩三斤就放棄了,后期復胖反彈幾率很大。正常的減肥需要至少28天,因為身體有記憶功能,需要持續的給身體確認才能達到穩定的效果。
反觀以往的模式,太多的攝入,其實是為了彌補內心的那份安全感和可控感。想吃就吃,這相對于學習任務、工作任務、社會責任而言,是最可控的事情。當看到這些的時候,假如內心有過多的焦慮與負擔,完全可以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協助。
減肥后會不會反彈?
最近還有姐妹好奇地問我,減肥后,會不會反彈,能保持住嗎?要是減肥后,又胖回去了,我為啥還要減肥。其實這就是一個糾結的過程。
我在3月12日的時候發現,我的體重又回到2020年3月9日的51.1kg,反觀在這過去的一年,看到體脂稱上起伏的波線,感嘆體重有起伏其實太正常了。情緒都有起伏,體重也應該有起伏。
那關鍵的是你內心的那條中心線在哪里?我去年的體重一直在104左右浮動,漲到106的時候,我會提醒自己該注意了,體重低的時候,遇到可口的,完全可以肆意的多吃些。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是,你在關注自己。
小結:減肥,其實是一個個人成長的訓練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學習,每天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做法,人的生命動力更足了。同時,在持續的自律中,收獲更多的不僅是美麗、帥氣,還有自信。自信不止來自于數值的變化,而是來自于我做到了。減肥,是放下舊模式,開啟新生活的課程。3月、4月,一起減肥吧!
更多分享,關注@創跡生涯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瘦身達人(成功瘦身20斤)
木婉清好身材管理專家 總監
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