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關于比利時|比利時速寫“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么。”巧克力不僅是比利時的特產,這句來自經典電影《阿甘正傳》的經典臺詞恰恰也是比利時這個國家的生動寫照。若不是2018年夏天在俄羅斯世界杯上取得了第三名的歷史最佳戰績,或是從
關于比利時|比利時速寫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么。”
巧克力不僅是比利時的特產,這句來自經典電影《阿甘正傳》的經典臺詞恰恰也是比利時這個國家的生動寫照。若不是2018年夏天在俄羅斯世界杯上取得了第三名的歷史最佳戰績,或是從近來愈來愈火的旅行綜藝節目管中窺豹,比利時在大家的心目中可能仍只是個并不出挑的低調小國:確實,歐盟各國中,比利時就國土面積而言也是僅次于盧森堡的第二小國。
但走近了,便會發現比利時并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國家!它所擁有的不僅僅是有著“歐洲首都”美譽的布魯塞爾,巧克力般樸實無華的外表下,這個國家藏滿了處處匠心的驚喜。
這里有丁丁和可愛的藍精靈們帶你回到童年;有全世界最棒的巧克力、薯條、華夫餅和啤酒讓你心里自覺罪惡、嘴里卻怎么也停不下來;更有全球每平方公里最密集米其林餐廳分布。同時,大大小小的咖啡館、餐廳甚至巧克力店都經常會有健康的素食選項,根特更是全世界第一個官方倡導素食的城市。
這里的每一座城市中心幾乎都有一座恢弘典雅的市政廳訴說著與歷史的連結,而市郊平平無奇的小山丘,也可能曾經見證過改變歐洲乃至整個世界命運的決定性戰役(如滑鐵盧之戰)。冬天的這里或許略顯冷峻陰郁,但各式博物館的陪伴卻從不會缺席,圣誕集市也是別開生面。一旦開春更是各種節日應接不暇——電影、音樂、啤酒、燈光輪番上演……低調如比利時,自有其豐富活潑的華麗。
比利時|地理
地理
比利時地處西歐的中心地帶,東面是德國、東南是盧森堡、南鄰法國、西面與英國隔海相望。雖然總體而言地勢較低,但比起鄰國荷蘭,這里的地形可謂豐富得多。大致說來,比利時西北低東南高,北部地區地勢平緩,海岸線不長,中部則是平原和丘陵,最高的是桑布爾-默茲河谷以南的東南部高原地區。但從氣候上來說,東南部山區除了夏季比其他地方更為涼爽以外,其余季節差異并不明顯——冬季比利時全境都陰冷多雨。
比利時有十個省,主要城市包括首都布魯塞爾,弗蘭德斯地區的安特衛普、根特、布魯日、魯汶以及瓦隆地區的列日、那慕爾和沙勒羅瓦。
比利時|歷史
比利時歷史上相繼被羅馬帝國、法國、西班牙、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及荷蘭統治,1830年從荷蘭手中獲得獨立后成為世襲君主立憲制王國。但自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II of Belgium)1865年上臺,比利時即開始發動對剛果、盧旺達和布隆迪等非洲地區的殖民,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宣布上述殖民地的獨立。在此過程中,比利時從殖民地斂來大量錢財——利奧波德二世在位期間興建的多幢華麗建筑的背后便是來自殖民地的巨資。
圖:利奧波德二世歷史上的比利時曾是歐洲大國之間權力斗爭的主要戰場,即使在今天也仍是歐洲政治和外交活動最活躍的地方,是法、德、英等大國之間權力擴張與抗衡的緩沖區。她是真正意義上的歐洲北部日耳曼文明和南部拉丁文明互相碰撞融合的地帶。傳統上,這個地區也一直非常強調培養人的能力和價值,因此,歐洲各時期具有影響力的科學家與藝術家當中,也都有比利時人的身影。
比利時|當地生活
比利時是歐洲相對年輕的一個國家,當地人的國家觀念比較淡,但社區觀念較強,尤其是弗蘭德斯地區,有一些特有的社會傳統和生活習慣。比利時人生性低調,和鄰國一比就更是如此:在他們身上既看不到典型法國人的浪漫昂揚(他們的法語語調比法國人更生硬些),也沒有典型荷蘭人的自視甚高,當然也不見典型德國人的嚴謹古板。正因為他們的低調,使得不少人對“French Fries(薯條)乃是土生土長的比利時出品”的“烏龍”一無所知,或對布魯塞爾和安特衛普那華麗與豐富程度不輸巴黎或馬德里的各色博物館知之甚少。
但接觸多了,便會發現低調的背后是一種非常謙遜的幽默。這一幽默在表現他們的國民自豪感時也是毫不含糊。比利時旅游局2018年推出的官方宣傳《愛上比利時的99個理由》便堪稱這種謙遜、幽默與自豪合而為一的一個非常可愛的范本。比如介紹傳奇畫家魯本斯時是這么說的:“他是位人文主義者、學者和外交官;當然,他畫畫也有那么兩把刷子”;談到比利時引以為豪的時尚業:“我們的時裝設計師也不都是舉世聞名:15個人里有10個的樣子吧”;而“巧克力最好避開太陽照射——最好的巧克力來自比利時也就不足為奇了”——在贊美自家巧克力的同時也吐槽了本國惡劣的陰雨天氣;至于超現實主義畫家雷內·馬格麗特更被形容為“他在那幅著名的自畫像中,謙虛地把自己的臉藏起來了。典型的比利時人啊!”。
比利時的1100多萬人口中,弗蘭德斯大區約有625萬多人,瓦隆地區的人口約為350萬人,而首都布魯塞爾雙語區則有超過100萬人口。比利時歷史上長期信奉天主教,因此不管在大城市還是在小鎮,都有不少教堂。如今的年輕人中真正信仰天主教的人雖然已越來越少,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主要公眾節日還是會留有宗教的影響。
比利時|餐飲
和英國、荷蘭和德國等鄰居相比,比利時人對美食更情有獨鐘。這里不僅是米其林餐廳密度最高的國家,而且和法國一樣,高級廚師在比利時人的心目中也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因為國家小,比利時各地的美食文化差異并不明顯。傳統烹飪受到現代法國菜的影響,一般喜歡采用新鮮食材和簡單方法烹飪,同時佐以自制新鮮調味汁(Sause),保留原汁原味。而由于大量歐洲移民涌入,當地人的飲食種類和烹飪習慣也在逐漸受到地中海國家影響——雖然在對美食更為挑剔的意大利人看來,比利時的意大利面不是煮過了頭,就是放了過量的芝士或醬汁。近年來受全球化影響,當地居民也開始嘗試各種異國餐館,包括泰國、中國、墨西哥和中東北非菜肴等。根特還是全世界第一個官方倡導素食的城市。
比利時人的早餐和中餐比較簡單,通常以冷食為主。早餐一般包括面包、黃油、各種火腿腸和水果。中午則以蔬菜色拉、三明治和濃湯為主。晚飯會吃得更為豐盛且以熱食為主。
比利時的餐館一般按價格可分為中、高、低檔三類。低檔的快餐價格通常低于15歐,主要品牌包括Quick、必勝客(Pizzahut)、麥當勞(McDonald’s)、賽百味(Subway)和達美樂(Domino's)等,此外也有價格比較便宜的意大利匹薩店、土耳其烤肉店、三明治店和咖啡館等。中檔類一般會提供一道主菜和飲料甜點,價格在20-40歐元之間,有很多法式小飯館(Brassarie)即屬于這個檔次。高檔餐廳的價格一般在人均40歐元以上,各具特色,也追求品質和創意。如果覺得單點價格太高,有些餐廳的推薦菜單(Set menu)會稍便宜些。這個檔次的餐廳一般需要提前預訂,用餐時間也較長。
比利時|歐盟貴族的生活
在市鎮廣場上欣賞城市建筑菁華
以廣場聞名的,不只是布拉格。
大廣場或集市廣場自中世紀起便是比利時城市生活的絕對中心。每個城市幾乎都是由一個最主要的廣場為中心輻射出去。人們在此交易商品,而市政廳、教堂、鐘樓等為城市生活服務的機構通常也在廣場周圍建起。如今,市鎮廣場仍是比利時大部分城市最為熱鬧的地區。而布魯塞爾的大廣場(Grand Place)更是有著歐洲最美廣場的美譽。在這里轉一圈,便能對比利時的魅力產生最為直觀的感受。
蕩漾在狹長的布魯日運河上
蜿蜒曲折的運河上,古舊的紅磚房屋靜靜訴說著布魯日過往的輝煌。
你可能要問,為什么布魯日曾經如此富有。答案很簡單,海運和貿易。現在,城內的幾條運河上已經沒有任何貿易和運輸活動,取而代之的則是旅行者們的游船。在這些蜿蜒曲折的運河上,你可以看到各種角度的布魯日,特別是那些中世紀特色的紅磚房子。其中Canal Dijver是布魯日最有名的一條運河,沿途風景也很不錯。如果遇上三年一次的運河節千萬不要錯過,屆時夜晚的運河上會有音樂詩人彈奏中世紀的樂曲。
圣誕集市:冬天里的喜慶之火
小木屋、圣誕樹、溜冰場的冬日樂園。
相比活潑熱鬧的夏天,比利時的冬天總顯得漫長、陰郁而寂寥。屈指可數的例外便是11月末或12月初至新年后這一個月的圣誕集市了。各大城市的中心地區都會搭起圣誕小木屋、巨型圣誕樹、溜冰場和摩天輪。小木屋里從熱紅酒、熱狗、熱巧克力等食品到創意裝飾、衣服、圣誕老人帽等用品,從知名品牌(比如布魯塞爾的圣誕集市上就會有巧克力大牌Pierre Marcolini和廣受歡迎的蛋撻店Forcado Pastelaria的攤位)到私家作坊,只能用琳瑯滿目來形容。當然,買什么玩什么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一來到圣誕集市,便會被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所感染,在冬天里感到難得的溫暖!
丁丁、藍精靈……漫畫里的溫柔鄉
從耳熟能詳的著名人物到不知名的街頭涂鴉,漫畫王國里處處充滿童趣的驚喜。
比利時是著名的漫畫王國,因此,位于布魯塞爾的漫畫博物館對這一藝術形式發展歷程的詳盡介紹,一定會給漫畫迷們帶來“朝圣”般的驚喜感。布魯塞爾周邊新魯汶的埃爾熱博物館則能帶你近距離地了解這位“丁丁之父”。除了博物館之外,漫畫的痕跡幾乎遍布了布魯塞爾的大街小巷:撒尿小童雕像附近整面墻的丁丁和撒尿小童,Rue Haute上的巨幅涂鴉……
歐盟巡禮
在布魯塞爾和馬斯特里赫特了解歐盟的前世今生。
歐盟堪稱二戰后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實驗,而比利時便是這場實驗最初的六個創始國之一。如今,被稱為“歐洲首都”的布魯塞爾亦是歐盟及北約等機構的總部所在地。
歐盟總部大部分區域平時不對外開放,唯一的開放日便是每年五月的第二個周六(請帶好相關身份證件以供登記)。在開放日之外也能進去免費參觀的便是歐議會的半圓形會堂了(The European Parliament Hemicycle)。該會堂共有751個議席,是各種決策的辯論與投票場所,也是了解歐盟民主決策機制的最生動的窗口。
馬斯特里赫特
離列日半小時車程的荷蘭小城馬斯特里赫特,因1992年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而成為了歐盟名副其實“夢開始的地方”。
啤酒:喝多高算高?
上千種啤酒等你來,約嗎?
比利時的啤酒據說約有1500種品牌和超過700種不同口感,每個城市還分別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安特衛普的Koninck、魯汶的Stella、列日的Jupiler等。多嘗試幾種一定會有驚喜。需要注意的是,比利時啤酒的酒精度數高于一般市面上的啤酒,因此只適合啜飲而品,而非悶頭猛灌。比利時人就常會嘲笑英國人把自家啤酒喝成了“wife-beater”(“打老婆酒”)。因此,對于“喝多高算高”這個問題,還是得量力而行——啤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Kriek
對平時不太喝酒的人而言,一款名叫kriek的櫻桃啤酒略帶甜味,酒精度數也不高,是個不怎么會出錯的選擇。
巧克力:融于舌尖的浪漫
從手工精制到超市品牌的味覺享受。
令人眼花繚亂的程度可與啤酒相媲美的,就要數比利時的巧克力了。尤其是各大品牌的手工巧克力,既好看又好吃,少女心更是爆棚。林林總總的巧克力中,Godiva、Neuhaus和Leonidas等大牌巧克力對旅行者來說都是味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但事實上,對于比利時人而言,這些品牌的巧克力一般是只有探望病人或長輩時才會下“血本”購買的,如果只是自己吃或送朋友,超市里的開價貨大象牌(Corte D’Or)、貝殼牌(Guylian)等便已足夠價廉物美了。如果想要購買手工巧克力,除了認準大牌之外,布魯日、根特等地不那么有名卻也有著悠久歷史的小型作坊在口味上說不定會有意外驚喜。
比利時|氣候
比利時大部分地區是四季分明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天氣溫溫和,平均溫度22℃左右,最高溫度超過30℃的天數并不多;冬天受大西洋暖濕氣流影響,平均溫度在0℃左右。
比利時|消費水平
同西歐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一樣,比利時消費水平較高,而在比利時國內,布魯塞爾和弗蘭德斯大區的消費水平又高于南部的瓦隆地區。在布魯塞爾,一張明信片價格1-2歐元,普通餐館中兩人的一頓正餐在25-40歐元左右,大部分景點的全票價格也要10歐元以上,酒店雙人間住宿最便宜的也要近100歐元起。
兌換
1歐元≈7.82人民幣元(2019年1月)
當地語言
比利時共有三種官方語言:法語、荷蘭語和德語。但當地人的英語水平比起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歐國家已經好很多了。服務行業的人員大多也能用英語溝通。
心動了嗎?心動的你還不趕快行動聯系小編
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