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周總指數本期報1439.78點,比上周上漲6.49點,上漲幅度為0.45%。自從4月末短暫回調后,至今已經9周連續上漲。當歸、桔梗大貨出現好轉,刺激信心,本期紫蘇葉、桑葉、葶藶子、半枝蓮繼續上漲,常山、南五味子、川芎、芡
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周總指數本期報1439.78點,比上周上漲6.49點,上漲幅度為0.45%。自從4月末短暫回調后,至今已經9周連續上漲。當歸、桔梗大貨出現好轉,刺激信心,本期紫蘇葉、桑葉、葶藶子、半枝蓮繼續上漲,常山、南五味子、川芎、芡實、玄參保持下滑。
圖表: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周)總指數
市場方面
葶藶子、紫蘇子持續攀升;澤瀉高價轉穩;鱉甲、五指毛桃、玉竹貨源走快;受中國輸歐盟枸杞解除20%的入境抽檢率加嚴檢驗,枸杞子走銷量迎來利好;連翹坐果率不高,后期可待;玉米須采購者多,惜售增強;香料依舊普遍走暢,但去年大漲的品種除外,孜然行情轉為上升。
白豆蔻、八角卻依舊疲軟下滑;白及、夏枯球走快之后行情轉滑。貴州太子參、無患子、石菖蒲、成交量少,關注者多;酸棗仁、川芎、安息香價格小幅下調中,動物中有蟋蟀、蟾酥上漲。
產地方面
新挖亳白芍價格較陳貨高,藥農信心強;寧夏枸杞大量產新,來購商家增多;價格平穩;川黃柏產新不及去年,走動順暢;貴州太子參大量上新,質量不高,觀望者多,行情轉僵持;廣西云南僵蠶持續產新,黃條偏多,多商關注中。云南砂仁、廣東廣藿香,重慶魚腥草產新行情下滑。
采用指數平滑法,對指數進行預測,下期(2021年7月4日)周總指數預測值為1448.06點,95%概率落在:1414.82—1481.3點之間。
品種指數情況
品種指數:本期漲跌幅介于-13.52%至28.53%之間,上漲的類別有23種,484個類別持平,下跌的類別有8種。桑椹上漲幅度最大,常山下跌幅度最大。
紫蘇子:各地商家購貨力度一直不減,貨源走銷一直較為順暢,價格上調中,現大粒貨53-54元,中粒貨28-29元,小粒貨19元,由于該品種商家關注力度較強,后市行情仍需進一步關注。
南沙參:南沙參目前市場來貨量依然不大,但受價高影響,抑制了貨源的正常消化,貨源走動略顯遲緩,價格繼續保持堅挺,現帶皮貨要價100元。
當歸:上周從當歸散把升到32元后,近期來貨量較多,市場購銷平穩,行情變動不大,目前市場當歸草把貨售價27-28元,散把貨售價29-32元,繼續維持,市場統片35-36元,選片45-55元,當歸頭片80-100元,微弱上升。
葶藶子:前段時間亳州市場葶藶子價格上漲,目前行情轉穩,統貨多要價在8.5-9元,凈貨價在9.5-10.5元。
蟋蟀:市場經營商家不多,貨源以實際需求拉動為主,市場貨源正處在青黃不接,庫存薄弱,行情平穩,現市場蟋蟀價格在40-45元
九香蟲:九香蟲云南貨產新結束,貴州貨產新還尚遠,近階段市場貨源走銷緩慢,行情表現不及前期堅挺,目前貴州貨售價1200元,云南貨900元左右。
紅花:新疆紅花臨近產新,近期市場貨源整體走銷顯緩,商家們出售積極,價格略有下滑,目前云南統貨售價150-155元。紅花籽近期市場貨源走動依然不見好轉,目前市場滯留貨源較豐,行情仍處于低迷狀態,現統貨6-7元。
砂仁:國產砂仁即將產新,近期市場貨源走銷有所轉緩,行情較前期略有下滑,現云南文山貨230元,西雙版納貨180元左右,進口砂仁貨豐價平,圓果34-35元,長果32-33元。
南五味子:期市場有商家批量購貨,貨源走動一般,行情小幅變動,目前市場南五味子統貨售價在50-52元,選貨售價54-55元,南五味子產地貨量充足,市場行情波動不大,走勢較為低迷。
川芎:川芎由于價格的升高,前期商家陸續出低價貨,導致行情有所松動,目前亳州市場炕統貨多要價在34-35元。
芡實:近期貨源走銷一般,行情與前期保持平穩,現本地芡實9厘貨售價在24元,10厘貨售價在25-26元,12厘貨售價在31元,四六瓣售價在16元,兩瓣8厘貨20-21元。;芡實待售貨源量充足,近期市場需求一般,貨源走動緩慢,行情仍在低迷中運行。
大類指數情況
部位分類指數:本期漲跌幅介于-0.23%至2.55%之間,上漲的類別有4種,6個類別持平,下跌的類別有2種。葉類上漲幅度最大,花類、孢子類下跌幅度最大。
圖表:各個分類指數漲跌情況表
屬性分類指數:本期漲跌幅介于-0.33%至1.55%之間,上漲的類別有4種,1種類別持平,下跌的類別有1種。野生上漲幅度最大,香料下跌幅度最大。
功效分類指數:本期漲跌幅介于-0.45%至0.86%之間,上漲的類別有6種,8種類別持平,下跌的類別有2種。補虛藥上漲幅度最大,活血化瘀藥下跌幅度最大。
市場指數:本期漲跌幅介于0.34%至0.53%之間,上漲的市場有6個,沒有下跌的市場。普寧指數上漲幅度最大,安國指數上漲幅度最小。
產地指數:本期漲跌幅介于-0.52%至2.08%之間,上漲的類別有15個,14個產地持平,下跌的產地有5個。山西上漲幅度最大,新疆下跌幅度最大。
注:單位若無特別注明,均為“元/公斤”
馬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