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天的試用,從Q-acoustics(國內一般稱為Q牌)的官方介紹開始。Q-acoustics(簡稱Q牌),2006年成立于英國,沒有雄厚的技術積累,沒有充滿歷史感的黑白照片,就連創始人也不像其他品牌那樣,沒有音頻愛好者或者高大上的設計師,
今天的試用,從Q-acoustics(國內一般稱為Q牌)的官方介紹開始。
Q-acoustics(簡稱Q牌),2006年成立于英國,沒有雄厚的技術積累,沒有充滿歷史感的黑白照片,就連創始人也不像其他品牌那樣,沒有音頻愛好者或者高大上的設計師,甚至連退休的搖滾音樂家都沒有。Q-acoustics由專業工程師和商人聯合創立,專注于對聲學工程的設計,來推動Q-acoustic的成功。憑Q-acoustic對音響工程和設計靈感的豐富理解,得以一直圍繞同一目標去努力——發展出可以毫無懸念地領先于同行的喇叭產品。
事實證明,簡單和專注往往能取得奇效。在過去的十多年間,Q-acoustic通過一系列屢獲殊榮的喇叭產品、家庭影院、音響媒體及喇叭安裝,為一眾音響愛好者帶來了極致的音樂享受。無論是哪種音樂格式,我們都會考慮每個最微小的細節,讓每一項產品均能夠秉承我們對您的承諾,給您最細致的音樂體驗。
上面是Q牌的介紹,下面談談我對Q牌的理解——這是音響行業里面少有的不裝X的品牌,他們的產品大多普實,但有著非常不錯的性價比。
近幾年,這個品牌在聲音和工業設計上相對于之前的產品進步明顯。
而今天,我試用的英國Q牌7000i 5.1家庭影院套裝,就屬于體現了這種進步的產品。
這套音響目前中國官方定價是13500元。
工業設計,音質,安裝便利性,我理解這是高性價比家庭影院套裝的靈魂。
接下來,就要看看Q牌7000i做得如何。
英國Q牌7000i家庭影院套裝
任何的文字,都沒有圖片和視頻生動,大家可以先看一下,我昨天發的開箱視頻。
這套家庭影院的設計語言圓潤而簡潔,顏色也只有白和黑兩種。
衛星音箱的五支全部是統一規格,都是兩分頻三單元配置。
高音單元為25mm環狀高音,低音單元為75mm。實際上,就是一英寸高音配雙三英寸低音。
注意下面的腳架,中置放到最低仰角的時候,下面的腳架是一個半圓形的軟香蕉墊作減震支稱的。這個細節做得不錯。
接下來,我們看看其他衛星音箱
要掛墻調角 度,也是非常方便
之前也講了,對于衛星音箱而言,很多用戶看中的是顏值。而如何把他安裝在墻上,是讓家庭影院音箱不影響客廳顏值,或者增加客廳顏值的重要部分。
并且,到了全景聲時代,這種音箱如何置頂安裝,也非常重要。
對于Q牌7000i的衛星間箱來講,還真的是你想怎么掛都可以。
介紹炮之前我, 我想講講這套箱子的材質。7000i的小衛星是鋁質腔體,同時它的漆面的觸感讓我感覺很親切和熟悉。
這個白色漆面的觀感、手感都與白色墻面乳膠漆相似。
而低音炮的漆質則是更加光滑的,照片上也能看出反光更強烈。
我當時在朋友圈秀了一下這個低音炮,結果很多人說像微波爐。
結果我就拿到廚房,和我的微波爐合影了一下。別說,還真的有點像,Q牌logo那個位置還很像一個旋鈕或者開關。
低音炮是八寸,150W D類放大器驅動,頻響給的參數是35~200Hz,后面我會做個近場測試驗證一下。
信號線和電源線以及開關都是這個蓋子下面
我研究了半天,硬是沒把這炮和箱子給拆得開。如果爆力拆解,肯定就沒法還原,所以這一部分,這次就欠奉了。
客觀測試與試聽感受
老規矩,還是先簡單的搭個系統聽個大致。然后再把測試近場頻響細細調整再仔細欣賞。
驅動他的功放是天龍AVC-X6500H,而碟機是OPPO BDP205。
連線使用的是十來元一米的銅彩環繞音響線,因為太粗的線你基本上塞不進箱子的接口的。
關于這一點,具體可以看看試用的視頻。
我首先簡單聽了一下對箱放立體聲的聲音,讓我比較意外的是,聲音比我到現在為止聽到的任何一套衛星喇叭都要寬松。
雖然低頻都是點到為止的低頻,但對于那些并不發燒的人,這箱子加一個立體聲功放,我認為已經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了。
所以,我想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有上面這樣的立體聲使用場景的官方圖。
不管是人聲,還是樂器,并沒有小箱子那種壓縮和被擠壓的聽音感覺。自然,這兩個詞是形容這對音箱的最好詞語。
炮加進去之后,我把主箱分頻點設置到120Hz,炮設置到150Hz試了一下。整體的聲音厚度起來了,炮的質感比我預計的要好。聽爵士鼓是咚咚聲,而不是轟轟聲。炮有的彈性較好,并且解析力不錯。
不過,我還是先測測近場頻響,再看看到底分頻點應該如何設置。
上圖的低音炮和箱子合頻是一個比較均橫的方式,這個方式非常適合聆聽2.1聲道的音樂。
這套組合聽起來細節多,和他頻響做得比較標準有關系。同時能看出10kHz到20kHz這一段頻響,在小箱子中絕對算非常優秀。出色的高頻響應讓這個系統有了非常好的環境和弱音刻畫能力。
出色的高頻延伸也能讓聲音變得靈動一些,這是BOSE這一類全頻單元的衛星音箱完全無法做到的事情。
如果你不是低頻重口味,那么我建議你的主箱分頻設置在110Hz,炮設定在150Hz,功放中低音炮設置為main+SUB的方式。
但如果你更偏愛看大片,喜歡飽滿和更有力量的低頻表現,那么我們來看下圖。
這時候,把低音炮音量開一點,增加3dB左右的聲壓會得到上圖這個融合圖。
實際上,我更推薦這個設置,因為這樣會有更豐厚的低頻,也更符合我們的聽感。
箱子寄過來的時候,正好順箱子過來了上一家媒體《前線視聽》雜志的評測文章。文中提到這套系統給評測編輯最大感受便是低音炮和主箱的融合度極佳。實際上,我對于這個評論,很認同。
很多衛星系統為了讓聲音聽起來震撼,喜歡把低音炮的聲音調得很硬。這種做法會增加低頻的力道,但是會丟掉細節和解析力。
而這套Q牌7000i不會這樣,不管是看電影還是聽音樂,他的聽感都很自然。從低頻到高頻整體聲音都很順,你不會覺得中間有些不突兀的結點。對于一套衛星家庭影院系統而言,這是很難得的。
但這樣會不會在一些低頻夸張的電影中,出現問題。比如低頻本身錄制聲音就偏硬朗的《終結者》
于是,我找出這段終結者的錘鐵片段聽了一下。聲音的硬度并不是問題,整體也還比較震撼。但是,流星拳的沙發體感是一點都沒有的。畢竟這個炮只有8寸150W的功率。
但整體的低頻硬朗的走向沒有問題,鐵手臂落地也有重量感。
而上面兩個片段中,《波西米亞狂想曲》我在想聽一下環境音的重放,而下面的拉丁天后小型演唱片,則重點看聲音細節和情感。
在這個價位上,好像我目前沒有聽過聲音比這套Q牌更寬松自然的音響,而這種寬松自然,加上出色的高頻細節表現,使得這套音響的音樂性異常突出。
Q牌7000i的聲音和他的顏值一樣,讓我一下就記住了這套系統。這一代全新的Q牌產品,確實相對于之前老款,不管從聲音還是設計上,真正開始具有辨識度。
在此之前,我認為Q牌雖然有一定的性價比,但產品總歸還是平庸了一點(不管設計還是聲音)。
對了,我建議這個炮最好還是用尖釘,不要用橡膠釘,聲音清晰度有明顯區別。
肯定很多朋友會問這套衛星相對于之前用的STARKE Echo 5.1有什么區別?如何挑選。
這兩款產品之中,聲音上來看STARKE Echo 5.1的聲音更細致更鮮明。這是因為STARKE比Q牌用了更好的單元帶來的優勢。
但是,STARKE Echo 5.1畢竟在低頻單元和箱體容積上小于Q牌 7000i,所以他的中頻雖然細致,但那種聲音的擠壓感是比Q牌 7000i要明顯的,Q牌 7000i的人聲更加自然。
如果這兩套系統比低音炮,那么SUB24對上Q牌的7060完全就是大人打小孩了。
一套有更自然的人聲,一套有更優秀的低頻,定價幾乎一樣。
對于入門用戶,我給的建議是你認為哪套好看就買哪套,因為他們滿足初燒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如果問我這兩套系統我自己怎么選?我想,我會選擇Q牌的衛星箱,然后配上STARKE Echo 5.1的低音炮。這樣會有更突出的性價比與更好的聲音表現。
寫在最后
以前,對于試用衛星音響這件事情,我是很抵觸的。
反正就是不喜歡,箱子太小了,聲音不好聽。
但今年在接連使用了Klipsh的影院包,STARKE echo 5.1和這個Q牌7000i后,我承認這是我的失誤。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管是聲音還是外觀,衛星影院系統也一直在進步。
Q牌7000i 5.1聲道家庭影院,不管從外觀、聲音、安裝便利性來講,我認為都是相當優秀的產品,值得推薦。
馬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