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均衡營養”、“健康基礎”、“補充多種維生素”……幾十年來,這類廣告語在電視上不斷刷屏,成功開拓了大片市場,培養了一大批“重視健康”的客戶。如今,復合維生素已是尋常商品,唾手可得,也不算貴,是不少重視健康的家庭的餐桌標配,不少品牌還把“源自
“均衡營養”、“健康基礎”、“補充多種維生素”……幾十年來,這類廣告語在電視上不斷刷屏,成功開拓了大片市場,培養了一大批“重視健康”的客戶。如今,復合維生素已是尋常商品,唾手可得,也不算貴,是不少重視健康的家庭的餐桌標配,不少品牌還把“源自美國”作為質量背書。然而,想通過幾個小藥片就能維持健康,可能恰恰是不夠重視健康的表現。
撰文 | 史雋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人越來越富裕,也更加注重健康。大家都喜歡“養生”,更多的人能負擔得起復合維生素、魚油等保健品。2017年,全中國在維生素補充劑上的花費超過了34億美金。
不僅是中國人,別的國家的人也喜歡補充維生素。在美國,70%的老年人(≥65歲)會長期服用多種維生素補充劑——加上其他年齡段的,全美共有一半成年人會長期服用,每年花費超過120億美元。
圖:市面上常見的成人和兒童的復合維生素 (作者作圖)
復合維生素里面到底有些啥?
市面上的復合維生素一般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例如鈣、鋅和鐵等),有些還含有其他成分。不同牌子的復合維生素里面含有的成分和每個成分的劑量都不同。通常這些維生素每天服用一次,有些高效力的則要每天服用兩片或更多。
吃復合維生素有什么好處?
一篇發表在《內科醫學年刊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題為“Enough Is Enough: Stop Wasting Money on Vitamin and Mineral Supplements”的社論中[1],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總結了關于復合維生素的研究,其中包括三項較新的研究:
1)一項研究統計了大量臨床試驗:3項針對復合維生素的,24項針對單個或者一對維生素的,共分析了45萬人,結果發現額外補充維生素并未降低患心臟病或癌癥的風險,也不能減少全因死亡(因為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的比例 [2]。
2)另一項研究跟蹤了5,947名服用復合維生素的男性,跟蹤12年來,發現服用復合維生素并未降低認知衰退(例如記憶力減退或反應遲鈍)的風險[3]。
之前有一項綜合分析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研究人員綜合分析了12項質量較好的臨床試驗,發現對于有認知障礙或輕至中度癡呆的人來說,保健品——包括復合維生素,維生素B,E和C,以及歐米茄-3脂肪酸——沒有任何改善認知功能的作用[4]。
3)還有一項研究招募了1,708名得過心臟病的患者來進行對照實驗。這些患者一部分服用高劑量復合維生素,另一部分則是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55個月后,兩組患者的心臟病發作率、心臟手術率和死亡率相似[5]。這意味著,吃了四年半的復合維生素,并沒有得到什么好處。
這些研究的結論是復合維生素不會降低患心臟病、癌癥、認知能力下降或早逝的風險。
因此,答案是,吃復合維生素并沒有什么好處。
吃一些總歸沒有壞處吧?
不管怎么說,復合維生素總歸是“有營養的”,吃下去不求防癌,但對免疫力(抵抗力)總歸有好處的吧。這類“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想法大概代表著很多人的觀念。不過,觀念總要經過實證的檢驗——實證研究的結論可是會打臉的:
復合維生素里面的有些成分對人體甚至是有害的,特別是在高劑量時。
總之,β-胡蘿卜素、維生素E和可能高劑量的維生素A補充劑是有害的。其他抗氧化劑、葉酸、維生素B、復合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不能預防慢性疾病或死亡。
對于大眾,尤其是沒有任何數據顯示缺乏微量營養素的、營養良好的普通人群而言,不需要常規補充復合維生素。大多數營養良好的成年人補充礦物質或維生素沒有明顯的好處,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道理都懂,還是忍不住要吃
既然復合維生素對大多數普通人的健康益處可忽略不計或不存在,為什么還是有這么多人喜歡吃呢?
很多時候,大家將“吃復合維生素”視為可以輕而易舉做到的,保證滿足人體最基本營養需求的方法。比什么健康飲食、經常鍛煉容易做到多了。還有些時候,這些保健品有安慰劑效應,人們覺得做了能讓自己更健康的事情,心里就會感到自己更健康了。
然而,補充劑的最大問題是它們不受FDA的監管。它們可以上架售賣,卻無需證明任何功效。一顆復合維生素片,真的含有標簽上的所有成分嗎?里面會不會含有污染物?由于監管和監督有限,這些方面很難確認。美國著名的藥店CVS于2017年宣布開始測試自己貨架上的保健品,已完成對150多家藥店的1,400種保健品的測試。早期測試結果發現7%的產品不達標,原因包括污染,活性成分含量低于標簽上標明的含量,還有產品造假(成分和標注的不符合)等。2015年的一項研究估計,在美國,每年大約有23,000次急診就診是與服用保健品有關的不良事件[13]。
在美國,每年大約有23,000次急診就診是與服用保健品有關的不良事件
更重要的是,用吃藥片來代替健康飲食的做法是萬萬不可取的。這是因為:
1. 保健品只能補充某一些物質,而平衡健康的飲食能夠給身體提供更全面的營養——這不是成分數得過來的藥片可以做到的。不僅僅是維生素和礦物質,食物還含有纖維和其他許多對健康有益的成分。也許有些成分的量很少,也許有些成分的作用還不為人知,但是健康的食物能提供最全面平衡的營養。食物應該作為整體來看待,而不是精細地解剖成幾個主要的成分。
2. 健康飲食有一個潛在的好處經常被忽視:如果飲食健康,也就沒有空余的肚子去吃那些不健康的食物。而很多依賴吃保健品的人,認為可以從保健品里面獲取足夠的有益的成分,所以食物就不那么重要了。他們隨便吃漢堡薯條等不健康的東西,然后再吃幾片藥丸,認為這樣就萬事大吉了。不用說,這種做法有百害而無一利。
3. 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也會過量,而服用藥片更容易造成過量補充。例如,您也許會吃一些添加了這些成分的食物,這時候再額外補充藥片,就很容易過量。
誰需要補充復合維生素?
當然,也有一些人可能需要補充復合維生素。例如:
基本的原則其實很簡單:缺啥補啥,不缺根本沒有必要瞎補。
結 語
說這么多,就是想告訴大家,藥丸不是改善健康和預防慢性病的捷徑。這些花在復合維生素上的錢不如花在有營養的健康食物上,如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乳制品。如果遵循健康的飲食習慣,就可以從食物中獲取身體所需的所有維生素和礦物質。
現代人很少營養不良的,不缺不用補,補過了反而有害。體檢時候的血液檢測都會告訴你體內哪些東西缺了,這時候可以考慮適量的補充。而且,這還涉及到補充劑會被身體吸收多少,能不能到達最需要的組織器官,會被代謝分解排泄多少,怎樣補充最有效等等問題。
什么都對健康最有益?大多數的數據支持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平衡的飲食,啥都吃,啥都不要多吃;保持健康的體重;減少反式脂肪、鹽和糖的攝取;適度鍛煉。這,才是養生之道。
史雋:筆名“隨心所欲的貓”,現居美國波士頓。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后加入某跨國知名藥企從事藥物研發。十余年中,帶領團隊與糖尿病、肌肉萎縮癥等作斗爭,近年來著重于抗衰老藥物的研究和開發。個人微信公眾號“怡然隨心”,與您聊醫療保健的那些事。
參考文獻
[1] E. Guallar, S. Stranges, C. Mulrow, L. J. Appel, E. R. Miller, III, Enough Is Enough: Stop Wasting Money on Vitamin and Mineral Supplement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59, 850-851 (2013).
[2] S. P. Fortmann, B. U. Burda, C. A. Senger, J. S. Lin, E. P. Whitlock, Vitamin and Mineral Supplements i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 An Updated Systematic Evidence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59, 824-834 (2013).
[3] F. Grodstein et al., Long-Term Multivitamin Supplementa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Men: A Randomized Trial.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59, 806-814 (2013).
[4] J. S. Lin, E. O’Connor, R. C. Rossom, L. A. Perdue, E. Eckstrom, Screening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59, 601-612 (2013).
[5] G. A. Lamas et al., Oral high-dose multivitamins and mineral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andomized trial.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59, 797-805 (2013).
[6] E. R. Miller, III et al., meta-Analysis: High-Dosage Vitamin E Supplementation May Increase All-Cause Mortality.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42, 37-46 (2005).
[7] G. Bjelakovic, D. Nikolova, C. Gluud, Antioxidant Supplements to Prevent Mortality. JAMA 310, 1178-1179 (2013).
[8] E. R. Miller et al., meta-Analysis of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Trials on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Risk Interaction With baseline Homocysteine Level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106, 517-527 (2010).
[9] H.-Y. Huang et 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ultivitamin and Mineral Supplement Use To Prevent Cancer and Chronic Disease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for a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ate-of-the-Science Conference.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45, 372-385 (2006).
[10] G. Bjelakovic, D. Nikolova, L. L. Gluud, R. G. Simonetti, C. Gluud, Antioxidant supplements for prevention of mortality in healthy participants and patients with various disease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CD007176 (2012).
[11] K. J. Rothman et al., Teratogenicity of High Vitamin A Intak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33, 1369-1373 (1995).
[12] T. Tanvetyanon, G. Bepler, Beta-carotene in multivitamins and the possible risk of lung cancer among smokers versus former smokers. Cancer 113, 150-157 (2008).
[13] A. I. Geller et al.,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for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Dietary Supplement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3, 1531-1540 (2015).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任何形式的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和摘編。轉載授權請在「返樸」微信公眾號內聯系后臺。
特 別 提 示
1. 進入『返樸』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精品專欄“,可查閱不同主題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樸』提供按月檢索文章功能。關注公眾號,回復四位數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獲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類推。
《返樸》,科學家領航的好科普。國際著名物理學家文小剛與生物學家顏寧共同出任總編輯,與數十位不同領域一流學者組成的編委會一起,與你共同求索。關注《返樸》(微信號:fanpu2019)參與更多討論。二次轉載或合作請聯系fanpusci@163.com。
劉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