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說了多年的汕頭之旅,在這個五一假期終于成行了。本來一直是想有汕頭的同事帶我去的,但無奈尚無緣……那么就叫上一個也是沒去過汕頭的老友記一起出發,簡單做了一下計劃,在4號才出發,交通和酒店價格都會更好。現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首次汕頭之旅都吃到
說了多年的汕頭之旅,在這個五一假期終于成行了。本來一直是想有汕頭的同事帶我去的,但無奈尚無緣……那么就叫上一個也是沒去過汕頭的老友記一起出發,簡單做了一下計劃,在4號才出發,交通和酒店價格都會更好。現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首次汕頭之旅都吃到什么好吃的吧。
汕頭美食
到步的第一餐:潮鹵道鹵水火鍋
這個是老友記提前選好的店,有三個原因:1、離火車站近,走十來分鐘就到;2、鹵水火鍋是這里的特色,要試試;3、這里是美食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第六集的拍攝地。
冒著中午的烈日來到,只能現場拿號,看到等位的隊伍已經挺長。幸好也可以坐在店里等,空調涼快,還有冰涼的檸檬茶可以隨便喝,就一邊刷手機一邊等吧。
等了差不多一小時,終于到我們了。環境不錯,也是在汕頭這邊吃這么多餐,是“有環境” 一間了。掃碼下單,服務也是比較勤快。
要了個鹵水加番茄的鴛鴦鍋,后來其實番茄那邊基本沒怎么用到。鹵水湯底的顏色非常深,雖然湯汁翻滾,在熱氣中能聞到絲絲的鹵香。
首先是來一盤特選澳洲肥牛,堂堂汕頭的火鍋店,選用的竟然是澳洲肥牛,有點不解;用鹵水湯底煮過后還是可以的,但不算出彩。
豆腐魚,學名應該叫龍頭魚,魚肉非常柔軟。燙熟后,入口的確有“吃豆腐”的感覺,肉質軟滑。
烏爾鰻,也是第一次吃到的,魚肉晶瑩,賣相和口感輕微有點脆肉鯇的感覺。
最期待的特選大蠔,看著肥美,雖然燙熟后略有收縮,但鮮味不減,不錯。
不得不吃的牛肉丸,雖然也是熟丸,但就是覺得在這里吃到的會多汁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最后來個潮鹵面,店員一直在反復提醒我們這個只要煮五秒就好。說實話,整頓下來,最給我驚喜的是最后的這個鹵面,充分吸收了鹵水汁的精華,面質也爽口。
總的來講,對這里的評價總體是可以,鹵水湯底沒想象中那么咸,但個人就覺得不夠濃;作為下高鐵后附近的第一餐,這個也是推薦的。
店鋪指南:汕頭市黃山路71號正迪科技大廈一樓106-107鋪面
在小公園吃的下午茶:飄香小食店
應該是經典老字號,總體評分不算高,或多或少會是受到服務態度的影響。看菜單本來想自行配搭選一些喜歡吃的,但靚姨說不能那樣單點,一般四個起,所以我們還是“被迫”要了個隨機組合的拼盤。
里面應該是有芋頭粿、韭菜粿、紅蘿卜粿、薯仔粿、金瓜粿等等,但不明白為什么都是油炸過的?看著都比較油,但吃起來味道比想象中會好;20塊錢一盤,有7種,還是劃算的。
店鋪指南:汕頭市國平路39號(小公園景區內)
在市區的宵夜:長平老姿娘夜粥
這家店是老家在汕頭的同事推薦的。過來正常的晚飯點才來,看到外面還在排著長隊,原來不是在等位,而是排隊在點菜。
來這里吃飯,至少需要兩個人,因為沒有排號,自己見到有位就坐下,所以一個人要負責“占位”,而另外一個人就要去排隊點菜了。
先來個麻葉,賣相好一般,雖然是超咸,但對比其他的青菜,我覺得是有種“新鮮”感吧。
經典的普寧炸豆腐,新鮮現炸就是香脆,但又不會覺得上火這點比較好。
鹵水拼盤,可選鵝肉或者豬肉系列,但店員說當時鵝的食材已經都賣得差不多了,就選擇了豬肉系列,有五花肉、豬腸、促肉、豆腐卜,味道不錯。
姍姍來遲的蠔仔烙,金黃香脆,蠔肉鮮,不用蘸汁已夠味。
而最后的一鍋“夜粥”,就是今晚的主角了,選擇了牛肉粥,這次終于是吃到黃牛肉了,沒有多余的腌制,吃的就是原本的質感。雖然是潮汕粥,但不會過分的“水米分明”;分量超級多,點的是兩人份,但足夠四人吃。
這里基本都是本地人來吃的,那么應該就是比較正宗的,我覺得味道總體還可以。到我們吃完飯十點多了,依舊是很多人排隊。
店鋪指南:汕頭市長平路38號
第二天的早餐:潮鮮腸粉
老友記說要吃潮汕腸粉,在點評上搜索附近的早餐店,覺得這件不錯,就來了。點了個“招牌飽嘴腸粉”,看這賣相就已經非常吸引。
那么就看看這超飽滿的腸粉有什么用料:生蠔、鮮蝦、蟹柳,還有雞蛋。
在廣州吃腸粉很多都是沒有青菜的,而潮汕的這個腸粉里面還放入了芽菜和生菜,還撒上菜甫了。總體來講,是我期待的樣子,但就是粉皮不夠滑。
店里就老板娘一個人在忙活,叫我們自己泡茶喝,還叫我們多抓些茶葉;腸粉配濃茶,入鄉隨俗。
店鋪指南:汕頭市天山南路陽光花園4棟108號
下午茶:共和老洪豆花草粿水菓
又是汕頭同事介紹的店,隱藏在內街的一個角落里不起眼的小店。先來一碗豆花,和在廣州吃到的嫩滑豆腐花不一樣,這里用的都是老豆腐,澆上了焦糖漿與黃糖粉,味道不錯。
而草粿,則有點像涼粉,也是澆上了糖漿與黃糖粉,也是可口。老友記更加“發明”了把豆花與菜粿混在一起的吃法,也挺有趣。
之前兩道都是甜的,而水粿則是帶咸味的。本來以為一塊“粉片”沒什么好吃的,但澆上熟油和菜甫后味道不錯,尤其是菜甫,阿姨看我喜歡,又為我加上了不少。體現潮汕小吃風味的一個小店,可以一試。
店鋪指南:汕頭市共和路聯興里14號。
餐前小吃:中山路阿強腸粉牛肉粿
繼續是汕頭同事介紹的店,發現汕頭的店面都喜歡直接把菜品加上。這里的腸粉粉皮做得夠爽滑了,用料很很足,就是太油了點,醬油味道與我在廣州喜歡吃的店比較,差一點點。
在廣州吃粿條喜歡的是“肉雜丸”三拼,店里的牛雜當時已經賣完了,看來是挺收歡迎,就要了肉加丸。湯底比在廣州吃到的會清淡一些,但牛肉夠嫩。
店鋪指南:汕頭市中山路牛皇叔旁
南澳登島第一餐:黃記海鮮沙嗲面
之后的行程是來到了南澳島,因為下午已經吃不少了,晚上就隨便吃吃了。在點評上搜到了這家評價不錯,就過來吃吃。
滿滿一小碗,有魚丸、鮮蝦、花甲、促肉、豆腐卜,最讓我有驚喜的是魚丸,是可以吃到魚肉的鮮香而不是一個粉球。
面的感覺比較像車仔面。老板娘還給我加湯了,沙嗲湯一點都不辣,比較開胃,我還直接喝了好幾口。
店鋪指南:汕頭市南澳縣后宅鎮龍濱路
南澳島上的晚餐:許大姐的菜
來到海島,怎么可能不吃海鮮呢?去到景點,吃海鮮最怕的一件事就是被坑。有在我之前幾天就過來玩的同事,問了一下,他說島上的消費還比較靠譜,都是正常價格。看到點評上推薦的這家,上面的優惠套餐在節假日通用,就不怕價格波動了。可能就因為,只有她家是有很多人排隊,要先點菜,點菜后會給你安排座位;但實際上我們幾乎是沒有等我。
炒花甲,是我比較少吃到的甲肉是如此飽滿的,調味輕微帶一點點辣但不會刺激,很惹味,瞬間光盤。
粉絲蒸扇貝,香蒜加持,可口。
蝦是選白灼而不要椒鹽,新鮮的食材當然要原汁原味;不用蘸醬油吃起來也是鮮香。
第一次吃干蒸做法的生蠔,這里有一打,看著賣相非常新鮮,入口咸鮮味美的。
在這里很受歡迎的紫菜魚丸湯,魚丸依舊是覺得很贊,紫菜湯消暑降溫。
米飯是任吃的,最后還有個青菜,來不及做就給我們退了,最后埋單才一百三十多,作為在景區里的海鮮店,算是非常良心了。
店鋪指南:汕頭市南澳縣山崗路青澳灣小南島旅社旁
離開汕頭前的一餐:胡記順興牛肉
上高鐵前解決一下午餐,想起來這么幾年還沒正經吃過牛肉火鍋,在點評上竟然搜到附近就有一家評價還不錯的,而且還有超優惠的團購套餐可以用,就他了。這個套餐一百出頭的價錢,就有五款肉,可以說是很劃算。?
在廣州吃牛肉火鍋也不少了,但覺得這里的牛骨湯底,看起來和聞起來就是覺得香濃一點。
先是連著肋骨的匙仁,店里切出來的帶脂肪的部分不多,不過肉質也是夠柔軟。
接著是匙柄,這道是能看到漂亮的細脂肪紋了,肉質軟中帶彈,有拉伸感。
肥牛,可能在潮汕火鍋中地位并不高,油花也不算豐富,但肉質也是可以。
之前在其他店沒吃到的牛雜,這里終于可以吃到滿滿一大碗了!肉嫩味香,用來配著粿條吃,超搭!
?而牛丸,還是那句:感覺是汕頭吃到的好像就是多汁一些的感覺。
店鋪指南:汕頭市珠池路70號附近(近汕頭站)
簡單總結一下,其實這次來汕頭,對于吃這方面,其實沒有做特別的攻略,就是出發前隨便問問,再上網簡單查查,幸好基本上也沒有踩雷。給我的印象,就是味道挺好,而且是實惠,這么四日三夜的行程,就上面列出來吃的那些,加上一些沒寫進來的零散食用開銷,兩個人加起來就大概花了九百多,還是可以接受的。期待下次再來汕頭發掘與體驗更多美食。
#吃在汕頭# #美食測評團# #廣州頭條#
王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