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在昨天的文章《路醫生說丨老年人膝蓋不好,氨基葡萄糖和軟骨素啥區別?怎么吃?》中給大家簡單介紹了中老年人骨性關節炎最常用的兩種藥物: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到底有什么作用和區別。文章發布后,很多朋友在留言區和后臺私信咨詢,因為氨糖和軟骨素作
我在昨天的文章《路醫生說丨老年人膝蓋不好,氨基葡萄糖和軟骨素啥區別?怎么吃? 》中給大家簡單介紹了中老年人骨性關節炎最常用的兩種藥物: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到底有什么作用和區別。文章發布后,很多朋友在留言區和后臺私信咨詢,因為氨糖和軟骨素作用非常緩慢,對于骨性關節炎明顯的疼痛不適癥狀緩解并不明顯,所以很多朋友在問,對于關節炎發作的中老年人來說,除了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外,到底還有別的什么治療效果更好的藥物么?
當然有!
實際上,中老年人的膝蓋骨性關節炎,可以說最最常見的骨關節炎了,也是引起中老年人關節功能障礙,甚至引起最終殘疾的主要原因。而這個病最典型也是最主要的表現就是:關節疼痛+功能障礙。所以,相對于緩慢保養來說,廣大中老年人更渴求的,還是真正的消炎鎮痛。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中老年人膝蓋骨性關節炎藥物治療的這個話題。
1、非甾體類抗炎藥
看過我科普的朋友,一定對這個藥不會陌生。是的,我在絕大多數骨科相關的科普里,只要談到藥物治療都會提到這個“非甾體類抗炎藥”。為此,我之前還專門寫了針對這類藥的詳細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我之前的文章擴展閱讀。今天咱們就簡單說下非甾體類抗炎藥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
實際上,非甾體類抗炎藥之所以對骨關節炎有治療作用,就是因為它能夠抑制一種“不好”的酶,從而減少“不好”因子(列前列腺素)的生成,間接的起到了抗炎(不是抗感染,就是抗炎)、鎮痛、抗風濕、甚至抑制疼過敏化的作用。
臨床上常用的非甾體類抗炎藥有兩類:口服的和外用的。其中口服的比較常見的就是布洛芬、雙氯芬酸鈉、洛索洛芬鈉、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而外用的非甾體類抗炎藥也同樣有效,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扶他林”(雙氯芬酸鈉的外用劑型)以及氟比洛芬凝膠貼膏、洛索洛芬貼劑等。
非甾體類抗炎藥最大的副作用就是胃腸道的刺激性,所以一般都是先從外用劑型開始,如果實在外用藥物效果不好,就改為口服。而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一般也是從最低有效劑量和最短療程開始。而如果出現皮疹等過敏反應還是必須停藥。
2、阿片類鎮痛藥
阿片,是不是聽著有點耳熟?其實和大家耳熟能詳的“鴉片”是一個意思。是的,這也意味著這類藥物鎮痛類比較強,但副作用也可能較大,且可能有一定的成癮性。
這主要是因為阿片類鎮痛藥是通過作用于中樞或外周的阿片類受體來達到鎮痛效果的,這類藥物的作用要比非甾體類抗炎藥強的多,且更持久。因此對于非甾體類抗炎藥效果不佳或者無法使用時,往往可以考慮阿片類藥物,當然是副作用比較小成癮性小的藥物,比如臨床上常用的曲馬多、可待因這些。
但是這類藥物畢竟有較強的中樞神經系統作用,而且有一定的成癮性,更可能加重腸梗阻、哮喘,并有一定的呼吸抑制,所以個人無法擅自使用,必須有醫生醫囑。
3、玻璃酸鈉(透明質酸鈉)
玻璃酸鈉,也叫透明質酸鈉,它是關節內滑液的重要組成成分,有很高的粘性和彈性性,不僅可以緩沖關節內的擠壓、摩擦和撞擊,還能對關節軟骨有一定的營養性。所以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可以緩解關節疼痛,并能改善和保養關節功能。
但是這類藥物必須經過穿刺注射,是有創的,而且是通關節的,所以有一定的感染風險,而且一旦感染就是災難性的。此外,注射初期可能出現關節輕微或中度疼痛腫脹,而且可能引起過敏,因此也需慎重選擇。
張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