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說起大眾都喝得起的老名酒,很多酒友首先想到的就是玻汾,作為汾酒中的大眾單品,是親民口糧酒中名副其實的“扛把子”。再低調的包裝,也抵不過其既樸實又有特色的內在,據相關數據統計,2021年度,汾酒總銷額高達15億,而其中黃蓋玻汾約占1.2億。不
說起大眾都喝得起的老名酒,很多酒友首先想到的就是玻汾,作為汾酒中的大眾單品,是親民口糧酒中名副其實的“扛把子”。
再低調的包裝,也抵不過其既樸實又有特色的內在,據相關數據統計,2021年度,汾酒總銷額高達15億,而其中黃蓋玻汾約占1.2億。
不過,也正是因為黃蓋玻汾在老百姓心中名氣太盛,導致很多人忽視了它身后還跟著一個“紅蓋”的,它們雖然同為汾酒出品,但據喝過的酒友反映,兩者差距還是挺大的。
山西本地人更喜歡紅蓋,而省外酒友則剛好相反,所以想嘗試的酒友不妨弄懂再買,心中更有底!
包裝、度數不同
兩者最直觀的不同,就是其包裝,一個是紅蓋的,另一個則是黃蓋的,它們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
紅蓋玻汾度數為42度,黃蓋玻汾度數則更高,為53度,所以它又被酒友親切地稱為“奪命53”。
香氣、口感不同
從配料表來看,黃蓋玻汾與紅蓋玻汾皆是由高粱、大麥、豌豆和水釀造而成的清香型白酒,但因為酒精度數不一樣,從而導致了它們在香氣口感上也有稍許的差異。
42度的紅蓋玻汾,香氣稍淡,入口比較“溫柔”,清雅柔和,沒有辣喉的感覺,而且后味略短,咽下喉嚨后香氣基本也就消失了。
53度的黃蓋玻汾,光是聞香氣就有一定的生津感,乙酸乙酯、果香的復合型香氣都要比紅蓋更加明顯,酒液入口的感覺也更烈,比紅蓋更顯醇厚,下咽的瞬間,有“一線喉”的暢快感。
高度酒更有收藏價值
就對比而言,53度的黃蓋要比42度的紅蓋更具有收藏價值,這是因為白酒中的酒精會隨著儲存時間的增加而消耗,紅蓋玻汾因為酒精含量低,長時間的儲存后,口味易變淡。
說到這里,筆者要提醒各位酒友,若是有收藏酒的想法,不論長期藏酒還是短期囤酒,高度數還是低度數,都要建立在純糧的基礎上。
不過,近年來純糧酒銷量實在太好,有不少假酒摻雜其中,所以,大家買酒的時候,切記要擦亮雙眼。
筆者在這里分享給大家幾招,酒友們可以檢查一下手里的是不是純糧?
加水鑒別:因為糧食酒中的微量物質不溶于水,所以加水之后,會出現失光、渾濁的現象,而酒精酒加水不失光。
看酒花和掛杯:倒置酒瓶搖晃,酒花密集且消失得慢,那它就是糧食酒。
手心揉搓:將酒滴于掌心,合手揉搓,隨后聞香,糧食酒會有糊味和糧香味。
以上方法比較適合有一定經驗的資深酒友,若是新手小白,還可以通過看包裝標識分辨它是不是糧食酒。
從下面兩款酒的瓶標,可以看出明顯的不同!
先看瓶身配料表那一欄,除了糧食谷物、水,還有食用酒精、食用香料的字樣,那這款酒就屬于酒精勾兌酒。
再看產品標準號,GB/T20821,GB/T20822這兩串數代表的都是酒精酒。
而這款君中元私藏酒
配料表中只有高粱、小麥、水,沒有其它任何添加劑,足以說明它是一款純糧酒。
再來看執行標準那一欄,GB/T26760是固態法醬香白酒的標志,后面括號里的優級則代表著此酒的質量等級。
以上兩點,足以說明這款酒是優級的純糧醬香酒!
當然了,若是酒友們對酒足夠熟悉,也可以從其它方面判斷它是否優質:一是釀造者,二是釀造工藝。
繼續說這款酒,它的釀酒人是原茅臺副廠長李興發的弟子,曾傳政,名人背書。
酒是由貴州當地特產的紅纓子高粱,嚴格按照醬酒獨有的12987工藝釀造而成,隨后還要再經過6年的陳放,使其酒中的雜醇物質盡數揮發。
所以,最終的成酒喝起來醬香味十足,入口醇厚順滑,而且完全不沖,越喝越順,在好入口這方面,算是狠狠拿捏住了,對年輕酒友來說非常友好。
不少的當地酒友都喝過它,紛紛表示口感不錯,也很愿意將它推薦給身邊的朋友。
我國白酒品牌眾多,其中好酒數不勝數,只要用心觀察,總能找到值得細品的酒水。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
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