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多數車主買了汽車后都會在4S店做首次保養,首次保養的時間被控制在5000公里左右。4S店的工作人員會勸告車主,汽車做首次保養的時候一定要間隔短一些,超過5000公里會對汽車造成損害。
其實汽車根本沒有必要5000公里保養一次,保養的太頻繁只會浪費錢。如果大家加的是全合成機油,8000公里到1萬公里保養一次,如果大家加的是半合成機油,6000公里到8000公里保養一次。如果有人建議車主5000公里保養一次,大家可以扭頭就走。
不過這些年5000公里做一次保養的常識可以稍微更新一下了,因為影響保養周期的幾個因素發生了改變。
現在去4S店做保養的時候,工作人員會推薦不同種類的機油,包括有礦物質機油、半合成機油以及全合成機油。
以前比較常用的就是礦物質機油,3000~5000公里做一次保養;
半合成機油可以5000~8000公里做一次保養;
而全合成機油則可以8000~12000公里做一次保養。
隨著許多大牌機油在中國建廠生產,機油提煉技術已經比20世紀初期有了很大的進步,甚至有像美孚、殼牌等機油已經可以做到2~3萬公里的使用周期了。機油生產技術的進步是讓汽車保養周期變長的一種措施,同時使汽車保養周期變長的因素還有用車環境。
擁堵的用車環境一般都是讓機油加速變質的一個重要問題,由于城市交通的擁堵,汽車經常處于低速及怠速運行的狀態。此時曲軸箱溫度低,加上發動機低速運轉時噴油量不低。
部分混合氣未充分燃燒而形成積碳附著在缸體各表面處,而積碳也是使機油產生油泥的一大罪魁。積碳的積累,會使燃油燃燒更加不充分繼而產生更多油泥,使發動機陷入惡性循環狀態。
平時用車都是短程用車也會使機油容易產生油泥,低溫發動車輛,車還沒到目的地,就熄火了,導致曲軸箱中的水分和燃油還未完全蒸發,最終機油發生乳化而導致油泥的產生。
油泥的產生是一種正?,F象,輕微的油泥對于用車的影響并不是特別大,無非是油耗稍有增加。但是油泥現象嚴重時對于用車影響就比較大了,如果堵塞油路,甚至要修發動機。
所以,有朋友問保養周期后多跑了幾百公里或一千多公里有沒有影響,實際上是沒有很多關系的,但是時間過長、或者公里數過長就一定會有影響的,甚至比換個機油機濾成本要高得多。
汽油在現在已經不是一個能影響我們用車保養的因素了,但是在20世紀初期汽油確實也是讓積碳變多的一個原因。十幾年前的國內汽油提煉技術落后,汽油質量較差,甚至當時沒有98號汽油。
而且當時的汽油含一些類似于錳抗爆劑,硫含量偏高,這些都是時間長了對發動機傷害比較大的因素,但是到現在為止,國內已經使用的是國六的排放標準,這些元素的含量幾乎沒有。所以不能成為一個影響保養周期的一個元素了。
小結:不是說4S店是在坑消費者,其實保養周期的提出是汽車廠商根據國內用車環境綜合考慮提出來的,大家可以將其當作一個參考,具體在自己用車的時候適當做調整。
經常長時間用車且跑高速較多的朋友可以適當延長保養周期,而短距離用車在擁堵環境下的朋友則還是建議盡量按照保養手冊和4S店的使用周期來進行保養。
馬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