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群星閃爍的夜空,總是充斥著夢幻般的美,或許對于孤獨的人來說,星辰是最長久的陪伴,涼風陣陣,吹拂著最柔軟的夢,仿佛望一眼星辰的美,便已是永恒。
可是對于古人來說,星辰并沒有那么多的柔情,反而有時候總是會把星辰異象與身邊的災難聯系在一起,尤其是看到拖著長尾巴劃破夜空的不速之客時,人們便會驚呼:
掃把星。
其實星辰哪有好壞之別,給它們賦予好和壞,也只是人們一廂情愿罷了,但無論人們有什么樣的意愿,星辰的運行都很難發生改變,這便是自然法則。
其實掃把星只是民間的叫法,而在天文學上,我們應該稱之為:彗星。
彗星一般由彗核、彗發與彗尾這3個部分組成,且體積一般都非常大,遠遠要比太陽系的行星大,而目前有記錄的最大的彗星其彗發部分直徑長達185萬公里,至于它的長度,自頭到尾長達幾億公里。
所以當它們光顧地球上空時,人們無需動用高科技來觀看,僅僅用肉眼便能觀測到。
在眾多的彗星中,哈雷彗星無疑是最有名氣的一顆,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哈雷彗星似乎還很“顧家”,總會時常光顧一下地球,讓人們一睹它的風采。
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這也就意味著有些人一生中能看到它兩次,當然要能活得足夠長才行。
上次哈雷彗星上次回歸是在1986年,而科學家們通過測算得出,下一次哈雷彗星回歸會發生在2061年前后。
那么究竟是誰最早發現了哈雷彗星?
想必很多人會說,是英國的愛德蒙·哈雷,畢竟都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其實不然,中國古人發現它比哈雷還要早3000多年。
天文之學,由來久矣,然古人皆謂天圓地方……彗星為怪異之星,有首有尾,俗象其形而名之曰掃把星。——《天文略論》
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但凡天降異樣,人們便會將其與災禍和幸運聯系到一起,畢竟古人的觀念中認為,如果沒有什么大事發生,是不會有異樣發生的。
不過這也不能說古人愚昧不及,而是兩者之間確實是有聯系的。
天降異象也就代表著天體運動發生了變化,原本一成不變的循環往復就會發生變化,而通常在洪水、地震等等災禍降臨之前,人們也總會察覺到異常。
當然并不是只有中國的古人是這般所想,而是全世界的古人都這么想,要知道,在清朝之前,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在中原王朝各朝代面前都是“小弟”。
哈雷彗星作為經常光顧地球的彗星,自然也時常令人們望而生畏,只不過在很長的歷史時間里,人們根本不知道它是同一個彗星。
公元1066年,此時的中原王朝是北宋,只是世道并不太平,而在西方則發生著讓英國人不愿提及的事情。
這一年,諾曼人做出了一個決定,要入侵英國,而就在諾曼人發起進攻的前夕,英國人看到了夜空中一顆拖著長尾巴移動的古怪天體,于是便覺得是災禍將要來臨,而失去斗志的英國人,被諾曼人打了個落花流水。
這顆古怪的天體自然就是哈雷彗星,只不過人們更喜歡將其稱之為掃把星,以至于幾百年后,葡萄牙國王看到彗星時,氣憤地掏出手槍朝它射擊,異想天開地想要把它給打下來。
其實,在人類的歷史上,哈雷彗星曾多次被古代的天文學家觀測并記錄過,其中記錄最早和最詳實的自然要數我國。
根據中國現代天文學家朱文鑫的考證,自從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開始,一直到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這兩千多年的時間里,哈雷彗星被記錄并且符合測算結果的次數高達29次。
或許這時候就有小伙伴們會說,從秦始皇那里開始算,也僅僅只有2000多年,那這個3000年是從哪開始計算的呢?
是從周文王討伐商紂王開始算的,史書中曾這般記載,周武王率兵討伐昏庸無道的商紂王,當大軍走到共頭山的時候,天空中突然出現了一個拖著長尾巴的明亮天體,并被記錄在了史書中。
我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張鋸哲根據史書中提到的信息,并用計算機對這顆天體進行了計算,最終他認為,這顆彗星就是哈雷彗星。
不過由于年代久遠,相關的史料也不夠詳實,張鋸哲的這一說法并沒有得到天文界的公認,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我想這一說法一定能得到證實。
所以說我國古人最早發現哈雷彗星時,比英國人哈雷要早3000多年,這是值得肯定的。
后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天文學家和周朝的史官也觀測到了一顆彗星橫掃北斗的壯觀景象,而這顆彗星也被中國的天文學家們認為是哈雷彗星。
既然如此,這顆彗星為何又會以英國人哈雷來命名呢,這就要說說哈雷的研究成果了。
公元1705年,英國天文學家哈雷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彗星天文學論說》。
在這篇文章中,哈雷斷言,曾在1682年引起全球矚目和恐慌的大彗星,將會于1758年再次出現在天空。
哈雷的這般說法,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他經過數年研究的研究成果。
公元1682年,哈雷彗星劃破天空時,哈雷便對它的運行軌跡進行了分析和記錄,而之后他又翻閱古籍,發現1531年和1607年出現的彗星和自己看到這顆運行軌跡十分相似。
于是哈雷又不厭其煩,向前繼續搜尋關于彗星的記載,他發現1456年、1378年、1301年、1245年,一直到1066年,都有彗星的記載。
而這些彗星出現的時間,間隔的時間也非常接近,大概都是76年,所以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測,即:這些次彗星,其實都是同一顆。
正是基于這種推測,他才敢斷言,在76年后,這顆彗星還會再次回歸地球。
當然,在哈雷提出這個推測之后,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也有人認為哈雷在說胡話,面對質疑哈雷沒有爭論,因為他相信時間會是最好的證明。
哈雷在書中這般說道:
如果彗星最終根據我的預言,大約在1758年再現的時候,公正的后代將不會忘記這首先是由一個英國人發現的……
后來在1758年,哈雷彗星果真再一次回歸地球,只不過這時候哈雷已經去世了,正是由于哈雷觀測出了它的運行軌道和準確判斷出了哈雷彗星回歸的時間,所以這顆彗星,便被命名為了哈雷彗星。
只不過哈雷想不到的是,早在3000多年,中國古人就記錄到了這顆彗星的存在,只不過沒有推測它的運行軌道,也沒有推測出它的回歸周期罷了……
高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