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他是詩人、散文家,也是美食家。他是清代三大詩人之一,他喜歡收弟子,收了很多女弟子。他是清代詩人袁枚。今天分享袁枚最經典的10首詩詞,不輸唐詩宋詞,不信你來讀一讀。
1.《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這是一首超可愛的兒童詩。
牧童騎著黃牛,唱著歌,歌聲穿透樹林,傳到很遠的地方。
突然,歌聲戛然而止,牧童緊閉了嘴巴,不再唱歌,因為他想捕捉樹上的知了。
全詩20個字,讀完之后,大腦中就出現了一幅可愛的畫面。
牧童唱歌是出于童心,不唱歌也是出于童心。
這首《所見》讓無數人回憶起了自己童年時的時光,曾幾何時,我們也這樣,自由自在,想唱就唱,想停就停。
童年,真的是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一段時光。
2.《馬嵬》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千百年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一直打動人心,無數人為他們的愛情惋惜,甚至流下淚水。
可袁枚卻說:大家用不著去歌唱當年帝妃的悲劇愛情,在人間,有多少家庭妻離子散。像石壕村那樣的夫妻訣別數也數不清,他們的淚水比長生殿上的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淚水多多了。
是啊,一直以來,人們歌頌惋惜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嘆息他們的遭遇,可是, 這人間,比他們更慘的夫妻多的是。
杜甫曾寫下《石壕吏》,一對老夫妻,面對徭役,不得不老來分別,他們流下的淚水比唐玄宗楊貴妃多多了。
一個高尚的人,不僅看向高處,更可貴的是,會看向塵土,憐憫蒼生。
3.《夜過借園見主人坐月下吹笛》
秋夜訪秋士,先聞水上音。
半天涼月色,一笛酒人心。
響遏碧云近,香傳紅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濕衣襟。
朋友總是能激發詩人寫詩的興致。
一個秋天的夜里,袁枚來到園中拜訪友人。
來到園子里,沒有看到朋友,先聽到了從水中傳來的音樂聲。抬頭一見,朋友正在月下吹笛。
夜涼如水,袁枚靜靜地聽著,悠悠地笛聲飄蕩在空中,訴說著主人的心事。笛聲嘹亮,穿透了空中的云層,池中的紅藕,散發出陣陣香氣。
主人迎了過來,他們相逢在清涼的月色下,相對無語,衣襟也被清涼的露水打濕了。
這是一場奇妙的相聚,也是一場浪漫的拜訪,月下吹笛,好友相逢,真美呀。
人世間,總有不期而遇的美好。
4.《獨秀峰》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級登其巔,一城煙水來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獨秀峰,位于桂林靖江,孤峰突起,氣勢雄偉,有“南天一柱”之稱。
袁枚來到桂林,見識了獨秀峰,很感慨。
全然找不到來龍去脈,只見一座高峰突然出現,直聳入云端,插入南斗星。桂林山水太奇了,這獨秀峰是最奇的。
幾百級臺階直達見仁見智,全城的山水盡在眼前。
最后兩句,袁枚從山講到了人生。
青山還有如獨秀峰般直如琴弦的,人生孤立無援又有什么可傷心的呢?
從矗立的山,講到孤立的人生,很突兀,卻又很貼切。是啊,人生孤立又怎樣呢?
孤獨,有時候不是折磨,而是一枝獨秀,是一種享受。
5.《十二月十五夜》
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辭官后,居住在江寧,“靜處光陰多,閑中著作妙”,他過得悠哉悠哉。
深冬來了,夜里,悶聲的鼓聲一陣又一陣地傳來,人們都回家了,大街上的人越來越少,聽不到一點人聲了。
袁枚也準備睡了,他吹滅了燈,卻發現窗戶更亮了,原來,月亮高懸,又下了大雪。在雪月的映照下,室內顯得更加明亮了。
你若愛,生活哪里都可愛。
只是冬夜一個普通的場景,在袁枚筆下,卻顯得那么浪漫和清新。
雪映月,照窗明,誰沒有經過這樣的場景呢?可是,誰又能如袁枚一樣,生動地描繪這一場景呢?
生活中的驚喜總是給那么有心人準備的。
6.《苔》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2018年春節,在中央臺的《經典詠流傳》節目中,鄉村老師梁俊彈著吉他,唱了一首《苔》,如春風化語,吹進億萬中國人心里。
從此,許多人知道了《苔》這首詩。
太陽照不到的地方,苔閃爍著綠意,綻放著青春。苔雖然如米粒一般小,卻毫不膽怯,學著國色天香的牡丹,努力地開放。
微不足道如苔,一旦努力起來,毫不遜色于國色天香的牡丹。
小小的青苔,也有撼動人心的堅韌呢。
多少人從《苔》中吸取到了前進的力量。
每個不曾放棄堅持努力的自己都是最好的自己。
7.《湖上雜詩》
葛嶺花開二月天,游人來往說神仙。
老夫心與游人異,不羨神仙羨少年。
袁枚33歲時父親亡故,為了更好的奉養母親,他辭官回家,在“隨園”生活了近50年。
悠閑的生活,讓人心情爽快。
這是一個春天,花兒都開了,來來往往的全是郊游踏青的人。
年邁的袁枚也在春游,聽著來往的游人說著神仙,羨慕著神仙,他卻搖了搖頭:我的心和大家想得不一樣,我不羨慕神仙,只羨慕那少年啊。
是啊,年少時,也許袁枚心中也有一團火,也有沖天的志向,可是,時光如水,轉眼即逝,當垂垂老矣時,心中也有遺憾吧。
誰都想重回年輕,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可是,時光不等人呀。理想沒實現,人轉眼就老了。
人間有多少芳華,就有多少遺憾,一個人在經歷了許多事情就會發現,青春真的是一個人擁有過的最美好的東西。
8.《荊卿里》
水邊歌罷酒千行,生戴吾頭入虎狼。
力盡自堪酬太子,魂歸何忍見田光?
英雄祖餞當年淚,過客衣冠此日霜。
匕首無靈公莫笑,亂山終古刺咸陽。
戰國時期,秦國先后滅掉了韓、趙、魏、楚四國,燕國岌岌可危。
燕太子丹,找到荊軻,以獻城為名刺殺秦始皇。
這注定是一場有去無回的征程,在易水,燕丹送別荊軻,場面十分悲壯。
將近兩千多年后,袁枚路過荊軻的家鄉——河北易縣,感慨萬千,寫下這首詩。
袁枚開頭說道:在易水邊送別,荊軻獨身進入虎狼之國。費盡全力,卻沒有完成使命,荊軻對得起燕丹,卻對不起為保守秘密而自殺的田光。
荊軻肯定充滿了遺憾,可是,袁枚最后卻說:失手了,荊軻你不要遺憾,君不見,自古以來,亂山如劍一直刺向咸陽。
荊軻的精神,千古贊頌。
肉體會殞滅,生命有終止,只有精神長存。
9.《春風》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
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幾乎所有的詩人都吟詠過春天,袁枚也喜歡春日。
春風就像貴客一樣,所到之處,都變得繁華了起來。掃掉了千山的積雪,留下了千千萬萬的花。
全詩只有20個字,朗朗上口,自然而然地從口中流出來。
有一種打動人心的詩,就是那么直白,直白的表達喜愛,卻真誠的很可愛。
如李白仰慕孟浩然,于是直白地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春風本就是世間最值得贊頌的東西。
人間的春風,帶來希望,人生的春風,值得期待。
10.《謁岳王墓》
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
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岳王,就是岳飛,他的墓在西湖邊,作為南宋民族英雄,備受世人的敬重。
這一天,袁枚去西湖拜謁岳飛墓,面對美麗的西湖,追想英雄的往事,因有此詩。
山水也需要杰出的人物扶持,西湖的景色美麗如畫,已入畫境。
天下人之所以看重西湖,就是因為岳飛和于謙的墓祠就在西湖附近啊。
岳飛和于謙都曾官至少保,世人稱他們為岳少保、于少保,他們的墓祠都在西湖。
劉禹錫曾說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仰慕前賢,敬重先賢,是民族前進的力量。
對于許多人來說,袁枚是一位比較冷門的詩人。
他沒有李白杜甫蘇軾那么有名,可是,他的詩讀來,卻是要韻味有韻味,要內涵有內涵。
陳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