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試問那些在富豪排行榜上的人,有多少人能有這樣的覺悟?他們想的更多的是,快速完成資本積累,然后將自己的家業世代傳承下去。而在我國香港地區,卻有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商人,一生都在為祖國的發展和繁榮奔波。他臨終前將2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試問那些在富豪排行榜上的人,有多少人能有這樣的覺悟?他們想的更多的是,快速完成資本積累,然后將自己的家業世代傳承下去。而在我國香港地區,卻有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商人,一生都在為祖國的發展和繁榮奔波。他臨終前將2000億資產無償捐獻給國家,自己卻無房無車,長子靠開出租車謀生。此人就是愛國商人莊世平。
莊世平在抗日和解放戰爭中的貢獻
莊世平于1911年出生在廣東省普寧縣果隴村一個書香門第,因為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所以他在1930年考入了北平中國大學經濟系。在讀大學期間,莊世平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大學畢業后,他旅居泰國,同樣沒有忘記支援祖國的抗日大業。他不顧個人安危,奔走于東南亞和祖國邊陲等地,將廣大華僑及愛國人士捐贈的抗日物資,源源不斷輸送到國內抗日根據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勛。
莊世平
解放戰爭時期,他又積極創辦“南方人民銀行”,通過發行“南方券”來支持南方的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后,由他創辦的南洋商業銀行,升起了香港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那是在1949年12月14日,香港尚在英國殖民者的統治下,可想而知他當時面臨著多大的壓力!但莊世平先生有句話說得好:“作這一個中國人,這個根不能忘,離開了這個根還能說什么呢?只要我們的國家能夠好,這是一個總體原則。”
而他創辦的南洋商業銀行,雖然一開始資金少,規模小,但卻是當時香港唯一能與大陸進行資金劃轉的銀行。次年,他又在澳門創辦澳門南通銀行。如今,澳門南通銀行已經成為澳門的主要銀行。在他的領導并主持下,南洋商業銀行從1949年創辦時僅18個人和借貸1萬美元起家,發展成為擁有50家分行、員工2000多人、總資產達733億港元的實力雄厚的現代化商業銀行。上世紀70年代,南洋商業銀行已經成為香港中銀系統的第二位,影響力巨大。
在建設經濟特區和公益方面的努力
俗話說:“位卑未敢忘憂國”,何況莊世平還成為一個如此成功的商人。在中國決定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時,莊世平給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不僅為廣東省委、省政府創辦經濟特區提供了大量有關世界經濟動向和有關經濟特區的資料,參與經濟特區一些法律法規的制定,而且還讓南洋商業銀行成為第一個在我國經濟特區設立分行的港資銀行。
除此之外,莊世平先生對于家鄉的各項建設事業、公益事業都傾注了很大的心血。比如汕頭大學,很多人都知道是李嘉誠捐資修建的。但若沒有莊世平的牽線搭橋,現在是否有汕頭大學還兩說。而汕頭大學從籌辦、選址、勘察、設計,到校董會成立、內部管理、師資力量、教職工福利等具體工作,都是莊世平在親自負責。他還同李嘉誠一起,努力謀求中央對汕頭大學的支持。
解決了汕頭百姓關心的大學問題后,莊世平又繼續為汕頭引資,陸續修建了潮汕體育館、普寧華僑中學、普寧華僑醫院等公共設施。他對祖國、對家鄉的奉獻精神,讓我們體會到了這位老人身上偉大的人格魅力。而他本人,則一生節儉。住的房子是南洋商業銀行的員工宿舍,出門像普通市民一樣擠公交,穿的衣服也是補了又補。
臨終遺言
手握千億資產,莊世平先生卻沒有給6個子女留下一分一毫。他朋友的子女都是香港超級富二代,或頂級名媛,他的長子卻在開出租車謀生。長子莊榮敘后來回憶道:“父親總是教導我們要自食其力,不愿意借用自己的影響為子女辦事。我到香港后,他從不過問我的事。”有人問莊榮敘是否不理解父親的做法,莊榮敘卻心平氣和地說:“我們是沒有什么埋怨的,因為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有一批人是這樣做。”
而在婚姻方面,莊世平先生也是難得的好男人。與妻子林影萍相愛70多年,即便后來功成名就,也對妻子不離不棄。晚年林影萍患上健忘癥,莊世平先生就堅持每天回家照顧妻子。每次給妻子喂完飯,他才吃飯。作為一個億萬富翁,妻子卻沒有醫療保健。因為香港醫療費用太貴,他就將妻子轉回深圳。后來妻子病逝在深圳,莊世平先生就在妻子墳墓旁為自己留了一塊地。
2007年6月1日,莊世平先生在香港因病逝世。去世前,他將價值2000多億的南洋商業銀行股份捐給國家。同時他一直惦記著祖國統一的大事,據家屬介紹,他生前口中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金甌尚缺,老驥未甘伏櫪,仍求一統神州。”
莊世平先生去世后,按照他的遺愿,與妻子合葬在深圳大鵬灣華僑墓園。不僅李嘉誠等社會名流為其扶棺,而且香港特區官員、深圳市領導都出席了葬禮,社會各界人士也為莊老送行。莊世平先生成為第二個享受國葬待遇的愛國商人。大師饒宗頤為他獻上挽聯:“一老功勛邦國重、萬人追仰惠澤深。”
李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