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年第4季度,菜籃子相比去年同期明顯偏高,肉蛋類、菜價均迎來了走高。盡管經過市場的調控,各類農產品價格開始回落,可相比往年依舊偏高。而原本低價的豬肉,也因此而持續走高,目前市場已漲至15-20元一斤,很多人表示吃不起。近期,不少人發現市場中
今年第4季度,菜籃子相比去年同期明顯偏高,肉蛋類、菜價均迎來了走高。盡管經過市場的調控,各類農產品價格開始回落,可相比往年依舊偏高。而原本低價的豬肉,也因此而持續走高,目前市場已漲至15-20元一斤,很多人表示吃不起。
近期,不少人發現市場中的水產品價格也明顯走高,草魚、石斑魚、鮰魚等均有所走高,就連生魚也跟著大漲,這是咋回事?
1、石斑魚大漲
石斑魚作為一種名貴魚種,有著豐富的營養成分,其中的蛋白成分比大黃魚都要高上一籌,且含有豐富的礦物元素,是一類優質保健類食材,因此其市場價長期居高不下。
在海南產區,1-1.6斤珍珠斑產地價為39.5元/斤,比起上周漲了5元;1.6-2斤規格的為34元,周環比漲了4元;2斤以上的25元,周漲2元一斤。
衫虎斑也明顯走高,1斤以上的產區為37元,相比上周漲了7元;金虎斑1斤規格的漲了6.5元,產地為37元/斤;其價格之所以走高,還因需求增多,但受前期的臺風影響,產量明顯減少,上市偏緊。
在廣東湛江產區,1-2斤規格的珍珠斑為37-38元一斤,周漲3元/斤;1斤以上的漲了4元,產地為39元/斤。因珍珠斑奇缺,不少中魚也被當成統貨出售,養魚戶積極捕撈,相比前期可謂是大賺一筆。
而在福建,盡管當地的石斑行情走高,可多數魚農已將手里的石斑魚出售出去,目前手里已沒有什么魚,目前珍珠斑統貨已漲至39元,魚農抱怨錯過了這次的大漲潮。
2、鮰魚走高
從11月份開始,鮰魚價格就明顯走高,特別是紅鮰,其產地最高價已漲至14元,距離15元僅一步之遙。而黑鮰也陸續走高,價格也陸續破10元大關。而如今超大魚價格又一次上漲,多地漲了2-5毛。
目前河南產區,2斤規格的黑鮰產地價為10-10.5元一斤,紅鮰為13-14元/斤,價格漲了3毛左右;天津黑鮰統貨為10.2元一斤,超大規格的從8元漲至8.5元一斤。
江蘇產區漲了2-3毛左右,其中2-3斤規格的9.8元,3斤以上的為8.4元一斤。湖北產區,1.8-3.5斤規格的黑鮰為9.5元一斤;四川黑鮰統貨為9.2元一斤,云南為9.2-9.5元一斤。
在福建產區,價格也有所走高,其中1.5斤規格的漲至9.5元,2-3.5斤規格的8.5元。
而在廣東產區,因養殖規模比較大,因此價格較北方偏低一些,且市場報價比較混亂。如1.3-3.5斤規格的為7.6元/斤,1.6-3斤規格的8.3元/斤,1.8-3.2斤規格的8.6-8.7元,3-6斤規格的7元。因臨近年關,工廠收購需求加大,因此黑鮰價格普漲5毛左右。
總的來看,鮰魚價格走高,也讓魚農的出售熱情加大,預計隨著市場需求增多,鮰魚仍有上漲的空間。
3、生魚走高
從10月份開始,生魚價格就陸續走高,不過11月份時價格又開始回落,但12月初生魚繼續走高,廣東產區,老魚大規格魚已漲至12.7-12.9元/斤,漲破4年來新高,魚販子也積極下鄉采購,不過因老魚數量不多,采購難度比較大。
如此一來,新魚和老魚價差也在持續增多,如廣東2斤規格的生魚為7.2元/斤,2.5斤的為7.8-8元一斤,和老魚價差多達5元左右。
在佛山產區,老魚大規格魚產地價為12.4-12.6元/斤,2斤下塘口為7.2元一斤,2斤上為10-10.2元一斤,2斤上6成為10.2-10.4元。如今來看,市場走量比較多,魚販子采購積極,因此魚價還算可以。
蘇皖地區,目前2斤規格的塘口為8-8.3元一斤,平均2.5斤規格的為9-9.2元,市場消費需求加大,但產區存量不多,因此魚價明顯上漲0.5-1元左右,預計后期價格仍會繼續走高。
4、草魚繼續漲
近期,草魚行情也明顯走高,如廣東產區,超市鯇漲了3毛,統價為5.8元/斤,4斤規格的為6.3元一斤,因出魚量高,魚販子收購積極,使得草魚行情跟漲。
華中一帶,魚農惜售心態比較濃,3-6斤草魚反漲5毛左右,統貨為7元/斤。其中,荊州1-3斤規格的為5.8元/斤,周漲3毛左右。不過當地的存塘量依舊偏多,多達8成左右,主要是魚農惜售,可見接下來風險依舊比較大。
湖南產區,2-3斤統貨為5.5元一斤,3-4斤規格的為6元一斤,因行情好轉,出魚量開始增多。而江蘇產區,草魚普漲了5毛左右,泗陽3-5斤規格的為6.5元一斤,鹽城4斤規格的6.2元。
總得來看,草魚存塘量依舊不低,只是因魚農的挺價惜售,使得魚價有所走高,這也意味元旦后的風險較大,魚農應該盡早出手。
總的來看,常規魚價格即便上漲,但漲幅也不是太大,普遍漲了5毛左右,大家的消費壓力并不是太高。
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