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相信每個人都有到醫院去看病的經歷,而不管是看病還是住院,一般醫生都會讓我們先抽血,這個項目可謂缺一不可。這可能就讓不少人感到疑惑不解,為什么只要去醫院就要抽血呢?抽血真的是有必要進行的一項檢查項目嗎?其實抽血檢查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通過檢
相信每個人都有到醫院去看病的經歷,而不管是看病還是住院,一般醫生都會讓我們先抽血,這個項目可謂缺一不可。這可能就讓不少人感到疑惑不解,為什么只要去醫院就要抽血呢?抽血真的是有必要進行的一項檢查項目嗎?
其實抽血檢查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通過檢驗血液是可以鑒別出人體是否處于生病狀態的。人體的血液中含有的不少物質或者是成分都代表著人體的健康程度。
比如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等,這些成分數量的增減或者是呈現出的狀態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足夠健康,而這些都是醫生做出進一步診斷與治療的重要依據。
一、抽血可以檢查出哪些疾病?
1.血液系統方面的疾病
一般來說抽血是可以有效篩查出血液系統方面的疾病的。最為常見的就是貧血,而像是白血病也是可以通過做出的血液檢測來評判出來的,最為直接的就是紅細胞的數量。同時白細胞的數量也是可以對其感染程度進行一定的估量的。
2.內分泌系統方面的疾病
通過抽血是可以檢測出人體的激素水平的。比如患有甲狀腺疾病的人就可以通過檢測血液得出相關結論,而如果是患有糖尿病,則可以通過血紅蛋白、血糖等檢測出來,而這些都是通過需要通過抽血來完成的。
(檢驗師正為患者抽血)
3.腫瘤疾病
當人體出現腫瘤疾病的時候,其實往往在最初是很難察覺出來的。而通過檢查血液就可以篩查出來,那些腫瘤標志物就可以進行初步的了解。而且很多腫瘤患者其實相應的也會有貧血方面的問題,這也是可以一起輔助檢測出來的。
4.傳染疾病
比較常見的傳染病有乙肝、艾滋病、甲肝等,這些常見的傳染病通過抽血就是可以檢查出來的。而一般就是發現這些傳染病的抗原。所以說很多醫院中的醫生都會先查血,繼而對患者進行隔離或者針對性的治療,這也是為了更好地開展醫療服務。
二、血液中的不同指標代表意義
1.白細胞計數
當白細胞計數增多,高于正常值,那么就顯示人體出現了一些炎癥,而就代表疾病產生了。白細胞增多或者是減少都是疾病的代表。比如組織損傷、急性出血、急性化膿感染等疾病都會出現白細胞增多的現象,而肝硬化、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則會顯示白細胞減少。
2.紅細胞計數
紅細胞計數增多或者是減少也多是存在病理性的。比如燒燙傷、嘔吐等就會有紅細胞增多的現象,而大出血、白血病、缺鐵性貧血等都會有紅細胞計數減少的現象。
當然了,有些時候紅細胞計數增多或者是減少也未必就是生病的象征,也可能是生理性的。如果有獻血或者是缺氧,那紅細胞增多是很有可能的。而孕婦或者是小嬰兒則也會有紅細胞減少的可能性。
3.血小板
血小板不管減少還是增多,一般都是疾病的象征。比如大失血、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就會造成血小板增多,而血小板減少的疾病則可能是再生障礙性貧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以及急性白血病等。
4.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的增多或者是減少其實是和紅細胞同步的,只是血紅蛋白對于貧血的參考診斷意義會更高一些。當血紅蛋白增加時,則可能是肺心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導致的,而白血病、大失血以及貧血等都會讓其減少。
三、抽來的血,一般都會做怎樣的處理呢?
我們到醫院檢查身體,一般會抽血,而抽到的血就是用作醫生所開的項目檢查,將這些檢查都做完以后一般是不會留有血液的。也就是說這些血液一般是正好用于全部的檢查的。
但是也不排除有時候會有留存的血液,這也是為了更好地去輔助檢查。如果有需要的話,這些血液就會被簡單貯藏起來以便做復查項目。只是保存的時間也不會長,一般過不了幾天就要做集中處理掉了。按照嚴格的醫療垃圾處理模式進行銷毀即可。
(檢驗師俯身為患者采集血樣)
也有人曾疑問為什么抽血有多有少,有時候是小細管,有時候則要抽出大管甚至是好幾管。其實都是根據醫生所開的檢查項目而抽血的。都是為了檢驗需要,這一點是不用質疑的。他們能做的就是各司其職,為患者做好全面的檢查,針對性地解決病癥而已。
四、血常規可以檢查出哪些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最為常見的就是通過血常規檢查可以區分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當白細胞增多時一般是意味著細菌感染的。而更加常見的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等疾病是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導致的病情加重,可以針對其病癥進行藥物的相關調整。
2.貧血
當出現胸悶或者是有頭暈的現象時,人們也會去做血常規檢查,這就可以檢驗是否貧血。如果確診是貧血疾病的話,那就可以對其進行食補或者是補充鐵。
3、篩查白血病
當人體出現輕微疾病的時候會有白細胞增多的現象。但是如果白細胞不增多反而會減少的話,那么就表示患者是有血液方面的腫瘤疾病。這個時候就要進行及早治療了,要注意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五、關于抽血,那些常見的問題解答都在這里了!
1.抽血是否傷身體?
好不容易“吃”出來的血,就被護士給一針管子抽走不少,這讓很多人都覺得很是心疼,覺得這是自己吃了不少好東西補出來的呢!所以很多人都會覺得抽血是傷身體的。
但是實際上普通人到醫院去看病抽血檢查最多也就是二十毫升,而相對于人體平均四千毫升的血液。這一點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人體血液還會不斷再生。這一點檢查的血液真的是可以忽略不計了。所以對人體的健康也是沒有什么影響的。
2、抽血就意味著失去白細胞,是否會讓免疫力下降?
大家都知道人體的免疫細胞是由白細胞構成的,而抽血的話自然會讓人體的白細胞流失。這樣就會讓一些人覺得免疫能力也跟隨著一起流失了。
但需要大家明確的是,白細胞在血液中的含量其實是很少的,一般抽血也就幾十毫升。而即使是獻血好幾百毫升的白細胞也會在一兩個小時之內快速恢復。更何況是抽血的那點呢?
毫不夸張地說,還沒什么感覺呢,白細胞就都又回來了。所以,白細胞不會流失,人體的免疫力更不會如此簡單地下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誰還敢到醫院抽血檢查呢?
3.抽血需要空腹嗎?吃東西檢查的結果是不是不準?
這要看做哪一類的檢查了,比如血常規就是不需要空腹的,隨時去醫院隨時可以抽血。這些檢查項目和是否飲食的關系是很小的,也不會影響到結果。所以不需要空腹。當然,空腹對檢查結果也不會有影響的。
而像是血糖檢查以及肝功能檢查就應該空腹。如果是含有空腹檢查的項目在,多個項目一起進行的話,那就一定要記住空腹了。吃了東西以后做出的檢查肯定是會讓結果有變化的。
4.抽血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一般是早上進行空腹抽血檢查的人,提前一天就應該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了。比如前一天晚上八點之后就不能吃東西了,喝水也是盡量避免的。而如果提前很久預約做抽血檢查,那就應該在這段時間內不能喝酒,飲食也要盡量保持低脂低鹽,不要太油膩或者是重口味。
而在穿衣服方面也是盡量做到寬松一些,容易伸出胳膊讓護士幫忙抽血,同時還要保持輕松的心情。盡量不要緊張,不要害怕,這樣可以快速完成抽血,對自己以及對護士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5.所有的病都需要抽血檢查嗎?
這個答案是否定的,并非所有的病都是需要通過抽血來做化驗檢查的,最為常見的耳朵、鼻子等疾病,那就不用去抽血。通過醫生的視診就可以明確。但是內科類的疾病還是需要通過抽血化驗做輔助的,這樣也得讓醫生更好地去確診。
很多人都認為好像去醫院看病就不得不面臨查血,那是因為所看的疾病類型是需要抽血做出輔助確診的,這樣醫生們才能有所依據地去開藥治療。而也有很多疾病也不需要驗血的。
其實抽血的目的除了幫助醫生確診以外,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減少誤診率。也是讓疾病診斷的準確性得以提升,都是為了更好地讓患者得到積極正確的診療。
總結
其實到正規的醫院去看病,抽血做檢查是很有必要的,而醫生也是針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相關的檢查,也是為了更好地進行開藥方做治療。只要是正規醫療機構,那就走的是正規的程序與行為,醫生也是為了更好地幫助患者解除病痛。所以大家完全不用介懷,安心做檢查、做治療即可。
而且抽血做檢查對人體也沒有傷害,也沒有那么疼,根本是不用擔心與害怕的,對于人體健康的篩查意義還是很大的。而且有時候越是害怕就越讓檢驗師緊張,讓抽血的過程也會變得不順當,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對于抽血這樣一件小事兒,大家只需要放松心情,輕松對待。不管身體出現什么問題,始終保持輕松的心情總是對的,這對于患者的健康恢復也是很有益的。
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