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經常是一個月換一次內褲,大姨媽來了墊點紙,飲食也不是很規律,熬夜、抽點煙,就沒在意......”23歲的湖北女孩芳芳,躺在病床上這么說。2個月前,芳芳覺得自己肚子有些脹痛,下面還有不明分泌物,但到當地醫院檢查后沒發現異常,她便以為是個人
“我經常是一個月換一次內褲,大姨媽來了墊點紙,飲食也不是很規律,熬夜、抽點煙,就沒在意......” 23歲的湖北女孩芳芳,躺在病床上這么說。
2個月前,芳芳覺得自己肚子有些脹痛,下面還有不明分泌物,但到當地醫院檢查后沒發現異常,她便以為是個人衛生問題。但沒想到癥狀越來越嚴重,她便和朋友到武漢檢查。 經過病理檢查后,芳芳一下子被查出尖銳濕疣及外陰癌前病變!醫生表示,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50歲以后的婦女身上,芳芳之所以患上,主要和她不良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
外陰癌前病變并不常見,年齡這么小的病人還是比較少見。幸好,現在處于癌前病變期,可以通過手術切除病灶,如果持續拖著,很難說不會變成癌。
癌前病變離癌癥多遠?
癌前病變是具有癌變可能的良性病變。我們可以簡單概括癌前病變到癌癥的發展歷程:
正常組織(細胞)→癌前病變(輕度非典型增生→高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性腫瘤(也就是常說的癌癥)。
我們從上面簡單過程可以得知,癌前病變既可能向浸潤性腫瘤方向發展,也可以向正常組織方向發展。只要細胞變異程度越低,回歸正常機會越大,相反則是發生癌變機會大,簡單說,即便身體出現癌前病變,也是有救的。
即便癌前病變有往癌癥方向發展,其過程要花費幾年至幾十年不等。但某些外因情況,可以大大縮短這個過程。
每一種癌癥來臨都會為身體發出信號,若沒有人們所重視,會更快地發展為癌癥。癌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屬于緩慢發展,要及時止住癌前病變就可以逆轉。
常見癌前病變類型:
1、口腔生白斑:
白斑常見于口腔等地方粘膜,白斑有過度增生鱗狀上皮,過度角化,而有一定異型性。如果白斑長期不愈,就可能惡化為鱗狀細胞癌。還能出現其他角化型白色病變。所以,如口腔上的黏膜白斑長期不愈,就要做病理檢查,排除癌變可能。
2、非典型乳腺增生:
單純的乳腺增生不會發生癌變,倘若導管上皮高度增生,或非典型增生,就會有癌變的可能。一般來說,乳腺組織的非典型增生,乳腺囊性增生等都會被視為乳腺癌的癌前病變。所以,如女性發現乳房中有腫塊,就應及時就診,查明原因。
3、增生性腸息肉、腫瘤性腸息肉:
腸息肉是常見的局部增生,是大腸腔內粘膜表面隆起。腸息肉有很多種,其中炎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等不會產生癌變,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息肉與腸癌關系非常密切,一般發現之后都會建議切除。
4、部分肺結節:
肺結節中70-80%都是良性,其余的20-30%則屬于癌前病變或肺癌。如發現有肺結節,應先查明結節的良惡性。多數情況下,肺結節只是一種炎癥,與呼吸道感染有所關系。
以上癌前病變要如何應對?
在身體出現癌前病變時,如果我們懂得及時干預,就能避免癌癥發生。
·口腔生白斑的預防措施:
1、積極治療牙病和其他陰道疾患。
2、糾正非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堅持飯后漱口刷牙、戒煙等不良嗜好
3、積極消除刺激因素,及時治療局部感染以及皮膚病。
·非典型乳腺增生預防措施:
1、檢查: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應做一次TCT及HPV檢測。如有異常,則需要進行陰道鏡檢查等。
2、積極治療炎癥:積極治療慢性宮頸炎以及宮頸癌前病變,性生活也要注意衛生。
3、接種HPV疫苗:條件允許下可接種宮頸癌疫苗,預防宮頸癌的產生。
?·增生性腸息肉、腫瘤性腸息肉預防措施:
1、檢查:50歲以上每5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每年進行1次肛門指檢,發現息肉要及時處理。
2、戒煙戒酒:大量吸煙飲酒會使基因突變,腸息肉的發生率提高。
3、少吃:減少使用精糧、減少腌制、煙熏類食物以及高脂肪食物等食物。
·部分肺結節預防措施:
1、檢查:建議40歲以上人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這樣即便肺癌也能早發現,提高治愈率。
2、規律飲食:飲食要細嚼慢咽,不要吃辛辣霉變食物,能將患癌風險降低1/3之一,因而平時要注意飲食,適量運動。
雖說以上情況都可能與癌癥相關,但從良性疾病發展到癌變卻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所以不要驚慌,一旦發現要足夠重視,積極治療調整生活方式。
#39健康超能團##清風計劃#
參考資料:
1、蘇麗萍.警惕這8種常見癌前病變[J].《中華養生保健》,2016(3):48-49.
2、李萬禎.發現癌前病變,我離癌癥還有多遠?[J].抗癌之窗,2017:32.
馬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