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尹詩琪徐菲雨編輯|海若鏡女性、單身、90后、大學學歷,這是普華永道2020年勾勒出的中國寵物主大數據形象。飼養寵物,使得當代活在城市鋼筋水泥,難免孤獨的青年,得以在家里收獲細膩和感性的情感世界。寵物食品用品、培訓、攝影、醫療、殯葬……這
文 | 尹詩琪 徐菲雨
編輯 | 海若鏡
女性、單身、90后、大學學歷,這是普華永道2020年勾勒出的中國寵物主大數據形象。飼養寵物,使得當代活在城市鋼筋水泥,難免孤獨的青年,得以在家里收獲細膩和感性的情感世界。寵物食品用品、培訓、攝影、醫療、殯葬……這是他們的情感需求和物質基礎撐起的寵物新消費一條龍。
作為僅次于寵物食品的寵產核心,寵物醫療已占據整體寵物市場的22.5%,寵物服務市場份額的70%。平日里,吃好喝好就能滿足的貓貓狗狗,生病進了寵物醫院后,主人們會發現“毛孩子”變成了“四腳吞金獸”。
看病貴、看病難,在動物的世界里依然如此。根據《2020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中國城鎮寵物總數已超過1億只,養寵家庭達9980萬,犬貓市場消費規模超2000億元。
據普華永道調研,2020年中國的寵物獨立診所占據門店總量的90%,這些民營小診所的行醫規范、質量難有統一的保障。目前,業內尚未出現對于寵物醫療收費的標準、行規,獸醫專業人才短缺,加之寵物醫藥依賴進口。看病貴、治好病難,在寵物世界里依然存在。
一些在寵物醫院花過大錢的年輕人,開始思量為它們買保險。在英國,寵物參保率達到25%,日本和中國香港的參保率分別為7%和3%左右;但在中國大陸,寵物保險覆蓋率不到1%。細究之后發現,寵物身份識別、定點服務機構限制、疾病保障范圍等難題,勸退了不少想“嘗鮮”的人。
01 治或不治會猶豫嗎?
Lucy是柯基犬小九的主人。與其說是主人,不如說是家人或伙伴。
小九在去年10月被領養。Lucy帶它去打了疫苗,做了常規檢查。平日里,小九因為貪嘴,產生嘔吐或者排便異常,打止吐針、拍CT也要100—200元左右。
今年年初,小九在玩耍時,不小心被未接種疫苗的狗咬傷,導致背部腫脹,需要開刀排膿。在長達一個半月的時間內,小九每天換藥花銷就需要300元,此外還有促進康復的照燈,以及消毒等配套服務花費,前前后后一共花了2000多元才治好。
相比于花錢,Lucy更心疼小九的痛苦。她雖然明白,不同診所對于同種犬類病癥開價不一樣,口碑好的連鎖寵物店普遍定價偏高。但是,當自家毛孩子生病時,很難有耐心去貨比三家,尋求最優性價比。
小九被狗咬后,因為Lucy的疏忽,沒能及時清理上藥,導致傷口發炎化膿。那幾天小九疼痛難忍,一想到打消炎針時它痛苦的叫聲,Lucy心中就覺得無比歉疚。雖然如今小九已經恢復了活力,但每當想到它病痛是由于自己對護理知識的無知,Lucy總會想盡自己所能補償它。
在Lucy看來,當一個家庭決定要領養一個寵物的時候,就要做到對其一生負責任,這是對生命基本的尊重。“我覺得很難對生病開支劃定一個限額,當病癥是有希望、且大概率能治好的,那肯定會全力治療。”態度如此,行動上Lucy也在尋找性價比更高的寵物醫院。
22歲的沈林在照顧貓咪這件事上,也是“全力以赴”的心態。大學還沒剛畢業時,他就養了曼基康矮腳公貓,現在已經2歲了。作為御宅族一員,沈林給這只胖乎乎、非常膽小的貓,取名“亨泰”。
亨泰突然生病時的場景,沈林記憶猶新:它趴在地上一動不動,不停干嘔,肚子也是硬的。次日早上6點,沈林帶著它奔向寵物醫院,醫生檢查各項指標之后,說是尿閉癥——貓咪已經腎衰竭,有永久性損傷的風險。
“尿閉癥前期其實有癥狀表現,但我當時正一門心思玩股票,沒有注意到它的異常。所以到現在也非常自責。”
到醫院確診后,醫生立刻給打了止痛針、輸消炎藥,然后做尿道插管手術進行人工放尿,取出尿結石。手術之后又安排住院,吊了四五天的水。住院不需要主人陪護,但沈林每天都會去醫院看它。3000多元的手術費、2000元的住院費,加上2000多元的醫藥費,林林總總,一共花了8000多元。
盡管那時沈林還沒畢業,手頭并不寬裕;但在寵物醫院付錢時,他完全沒有猶豫。“去年2月,正是美股暴跌,我的股票虧了不少,但還是割肉賣了,提出現金。”沈林回憶道。
事后,看到天性高冷的貓對自己依然愛搭不理,沈林會反思“這個錢花得值不值”,朋友也吐槽他“為什么不換一只新貓”。不過,家里除了父親反對他濫花錢外,其他長輩都很支持,“我奶奶是因為信佛,所以覺得救一條生命都是功德。”
沈林坦言道,帶貓看病、對貓負責,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成長。病愈后,亨泰一度患上了“貓砂恐懼癥”,到處撒尿,沙發,床,桌椅……到處都是它的尿漬。但是,沈林決定幫助亨泰解決心理障礙,他每隔半小時就把亨泰抱進貓砂盆里,安撫、鼓勵他小便,終于讓亨泰成功走出了尿閉癥的陰影。
02 AI鼻紋識別都上了 寵物醫療險為何還沒火?
“看一次病花錢太多,實在是太嚇人。”亨泰恢復后,沈林帶它去做了絕育,降低再次尿閉的風險。出于擔憂,他還在支付寶里給亨泰買了“綜合醫療保障險”;不過至今,亨泰再沒生過什么大病,保險也從來沒有用過。
在調研過程中,《財健道》發現:養寵一族對寵物保險的了解,并不是很廣泛;許多主人并不清楚寵物醫療保險的運作方式,甚至不了解保險的存在。少數了解者,也是像沈林一樣,有斥“巨資”為愛寵看病的經歷,所以愿意嘗試。
事實上,中國有“寵物醫保”這一產品的時間并不長, 2014年人保財險才推出首個全國性寵物醫療保險“寵樂保”。某寵物醫院醫生王鑫曾表示,自己一人一星期就要做20多臺手術,但一個月大概只能遇到5-6位使用寵物醫療險的主人。可見,如今寵物保險的普及率很低。
為了提高新產品的滲透率,市面上各種各樣的寵物保險也逐漸開始花樣翻新,保費從每年百元到千元以上不等,尤其隨著互聯網平臺的加入,購買方式也越來越便捷。
Lucy一家四口都是愛寵人士,身邊也有很多養寵物的家庭,但她對寵物醫療還很陌生。“如果寵物醫保和我們的家庭醫保相似,我們肯定會考慮購買,醫保可以減少基礎護理、藥物費用,目前這已經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從用戶角度,她認為就診的便捷性、保險賠付率是自己最關注的點。“假如賠付率很低,而且需要帶著小九跑很遠到指定醫院去看病,那我覺得沒有什么必要。”
但是,目前市場上傳統保險公司推出的寵物醫療保險,大多只在定點醫院提供賠付;而互聯網平臺售賣的寵物醫療保險,部分雖能在非定點醫院賠付,但賠付比例低了很多。現實中,很多主人會選擇在附近社區的寵物醫院就醫,定點機構這一規定,降低了很多人購買保險的積極性。
然而定點醫院賠付的要求,也是針對寵物醫療市場收費亂象、醫療水平參差不齊的無奈之舉。許多寵物醫院存在普遍的營收低、過度醫療的問題,其治療方案、收費標準缺乏統一標準,因此,容易產生不可控的風險和虧損。建立與大型連鎖寵物醫療醫院的合作,是傳統大型保險公司在目前路徑下的最優解。
國內兩大寵物醫療巨頭公司鑫瑞鵬、瑞派,前者早在2019年就傳出上市計劃,后者獲得瑞普生物、高盛等多輪融資。兩家雖在持續自建、收購寵物醫院,帶動行業走向連鎖化、規模化,但目前并無一家寵物醫療公司成功上市。
對于保險公司而言,另一項難題便是寵物的身份識別——怎么知道來就醫的這只狗,就是投保的那只?為了讓保單和寵物能對得上號,防范騙保,保險公司想了很多辦法,甚至用上了芯片植入、AI鼻紋識別等高科技。
傳統的芯片植入身份認證方式因為其成本高、寵物體驗差,難以在中國市場得到普及,而AI則成了解題的關鍵。
平安最早上線的寵物醫療險,用的是“貓狗臉AI識別”,主人拍攝寵物照片上傳后,方可通過人工智能系統為寵物購買保險。2020年7月,支付寶則推出了“寵物鼻紋識別技術”,聯合保險公司將技術應用于寵物保險。據了解,寵物鼻紋好比人的指紋,具有唯一性、不變性,鼻紋識別就像人的“指紋識別”。
通過調查和檢索,《財健道》對比了4家常用的保險公司的寵物醫保產品,分別是中國平安、陽光保險,以及搭載支付寶平臺的眾安保險和大地保險。平安、陽光等保險巨頭獨立推出寵物醫療保險產品;中小型保險公司則選擇與諸如支付寶的互聯網平臺聯手,獲得身份識別、數據處理等技術便利。
不難發現,主流寵物醫療險都已覆蓋常見的疾病和意外傷害,但并不包括洗護美容、疫苗、絕育、保健品等日常保健服務。
其中,螞蟻保和眾安保險共同推出的寵物醫療險價格最低,一年約200元,但是單次賠付限額同樣也最低,主要針對小病痛。保費千元以上的大地綜合保障險和平安愛寵醫療計劃,則囊括了單筆天價治療費用、突發意外或事故等的賠付。
“它經濟”正慢慢走向“孩子經濟”,曾經的隨便散養也進化成無微不至的照料。很多人將寵物擬人化,看重這一生命帶來的陪伴和治愈感。當寵物貓狗生病受傷,作為 “家人”,愿不愿意花費對待“家人”對等的時間、精力和財力,為了其生命健康不遺余力?
如果“say yes”,那這個沒有集采風險的消費升級賽道,就有廣闊的想象空間。
(作者為《財經》實習研究員,本文不構成任何保險推薦建議)
- END -
參考資料
【1】寵物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中商產業研究院.2018
【2】 在飛速增長的中國寵物市場中尋找機遇.普華永道.2020
【3】《2020 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
【4】萌寵的健康成長保障 美國寵物保險公司Trupanion 公司案例解析.億歐智庫.2021-4-26
【5】有多少主人知道寵物保險?普及率不高理賠繁瑣.瀟湘名醫.瀟湘晨報.2021-8-17
【6】寵物險行業變局:六千萬養寵人催生的新秩序.環球總財.環球網.2021-1-7
【7】寵物鼻紋識別技術推出,平安首次應用于寵物保險.中新網上海.2020-8-26
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