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時光倒回到十一年前2011年北京翰海春季拍賣會上黃賓虹《黃山湯口》拍出4700多萬這在當時已算是天價成交了!那天是2011年5月19日時間過去6年零一個月而在2017年6月19日中國嘉德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現代”專場這幅著名的
時光倒回到十一年前
2011年北京翰海春季拍賣會上
黃賓虹《黃山湯口》拍出4700多萬
這在當時已算是天價成交了!
那天是2011年5月19日
時間過去6年零一個月
而在
2017年6月19日中國嘉德春拍
“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現代”專場
這幅著名的《黃山湯口》現場以7200萬元起拍
以100萬的競價階梯交替上至7500萬
現場一買家直接叫價1億元
隨后更是以1000萬元的競價階梯
場內多位買家之間展開競爭
最終殺至3億元落槌
加傭金以3.45億元成交
3.45億元!
3.45億元!
3.45億元!
原來的4700萬成本
只是個零頭
6年零1個月
凈賺近3個億
還有什么投資可以比得上藝術品呢?
(吳冠中作品早在1991年9月就上拍佳士得(香港)秋拍,可是當時同時上拍了《河邊小景》、《橋頭晨市》、《江南村鎮》、《巴黎市政府前的噴泉》四幅作品,其中最便宜的估價為10萬~12萬港幣。吳冠中的油畫價格在25年內暴漲了2000倍,真是買房賺10年,買畫足可富3代。)
“意外收藏”竟也能帶來百萬收入
曾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對倫敦夫婦意外收藏了幾幅畫作,并邀請一位估價師來對他們的藏品進行估價。當專家銳利的雙眼掃到掛在客廳里的作品時,不由得怔住了.....他馬上意識到這是中國繪畫大師吳冠中的作品。這些畫作如在拍賣會出現,估計將帶來超過100萬英鎊(折合人民幣約800萬元)的收入。
早期百萬拍品鮮有
在藝術市場上,吳冠中的作品很早就在北京畫廊里出售。1984年,吳冠中的作品開始進入香港拍賣市場,他的《勁松圖》和《北戴河》在蘇富比拍賣會上分別以0.9萬港元和2.7萬港元成交。
此后,吳冠中的作品價格穩步攀升,每幅作品少有低于3萬港元的。
1988年,他的四尺整張作品《日照華山》被佳士得拍至10萬元,首次突破10萬元大關;同年,他的《巫峽魂》在蘇富比以13萬港元成交;
1989年,香港佳士得又推出吳氏力作《高昌遺址》,這件大幅作品雖以中國筆墨的畫法來處理中國風景,但整體上卻具有西洋畫風格。拍賣原估價15至20萬港元,經各路買家幾十個回合較量,直到170萬元才一錘定音,如果加上傭金,共計187萬元,創當時在世中國畫家作品的市場最高價;
1996年,他的《北京松》尺幅只有一平方尺,卻被佳士得拍至17.2萬港元。
隨后,吳冠中的作品頻頻上拍,都未曾突破百萬,直到1999年中國嘉德秋拍,一副布面油畫《紅蓮》才以132萬元成交。
千萬到億的跨越用時6年
2016年1月16日,香港榮盛國際2015秋拍中的拍品《水鄉》,成交價5,750,000萬港幣。不到3個月,吳冠中作品在2016年的拍賣數據就漲了近50倍。同時,相較之前吳冠中作品 《長江萬里》在2011年北京藝融國際秋拍創下的最高紀錄183,210,784港幣,也上漲了130%左右。
《黃土高原鏡心設色之本》在2005年北京榮寶春拍突破千萬大關,以1870萬元成 交,這期間用了6年時間。
在2016保利香港春拍之前,吳冠中的作品突破1億元的也僅有兩幅,《獅子林》和《長江萬里》都于2011年成拍,千萬到億的跨越用時6年。
另外,2011年實現的價格跨越,業內普遍認為,由于吳冠中先生2010年6月的過世,徹底終結了其作品的誕生,次年的拍賣實現億元級別也是順理 成章的市場效應。由此可見,吳冠中的作品25年間價格整整漲了2360倍,在2000年前,即市場價格突破百萬之前的徘徊時間最長。
書畫收藏可翻萬倍
1955年的時候,齊白石的畫收購價在5塊錢左右,2014年拍出兩個多億的天價,增值幅度巨大。
追溯到1949年,齊白石的畫賣6塊白洋。不要紙幣,就要白洋,那時候已經不那么信任紙幣了,剛打完仗,民眾都很窮……
那時候書畫賣不出高價,中國書畫市場迎來了第一個低潮期。歷史經驗也是這樣告訴我們的,每逢戰亂,書畫市場就會進入低潮。
解放后,藝術品增值迅速。1954年、1955年,齊白石的畫收購價已經漲到5塊錢,而到文化大革命又一落千丈。
70年代,北京幾個重要畫家,如李可染、吳作人、蔣兆和,當時收購價以為45元左右。有例為證,在1964年李可染賣給榮寶齋四張山水得到350塊錢,給他高興壞了。畫是三裁的,一張一尺合10塊多錢。李可染高興的說,我的畫超過老師的收購價,當時齊白石的畫才賣10塊錢。
當年45塊錢,至少等同于現在拍場上的180萬;當年60到90元買的山水畫,現在至少能拍出500到1000萬,翻了幾萬倍,并非樓市股市可以相提并論的。
就拿齊白石講,2000年時才兩萬塊錢一尺。您可以暗自算算如今已翻多少倍……
收藏是一種興趣使然,因興趣而收藏。收藏品是人類文明的物證,是一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印跡,亦是收藏者的一種精神寄托。每個名人書畫作品帶給人的藝術享受和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丁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