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部關于奶茶的進化史奶茶1.0:粉末時代(90年代中后期)一個小小的檔口,墻邊整整齊齊得碼放著裝滿粉末的盒子,老板娘舀幾勺粉和珍珠或椰果放進奶茶杯里,加滿水,或者再加幾塊冰,塑封機封口,搖一搖……這大概就是80后、90后對于奶茶最原始的記憶
一部關于奶茶的進化史
奶茶1.0:粉末時代
(90年代中后期)
一個小小的檔口,墻邊整整齊齊得碼放著裝滿粉末的盒子,老板娘舀幾勺粉和珍珠或椰果放進奶茶杯里,加滿水,或者再加幾塊冰,塑封機封口,搖一搖……這大概就是80后、90后對于奶茶最原始的記憶!
雖然1.0時代的奶茶,既沒有奶也沒有茶,幾乎就是奶精、茶粉等諸多添加劑調配而成,含糖量高達10%以上,但這也阻擋不了奶茶成為“潮流一哥”的腳步,中國市場一度形成奶茶投資熱,這種售價三五元,且成本低廉,市場競爭小的新型飲品快速風靡大陸市場。
奶茶2.0:連鎖時代
(2005-2010年)
經過媒體的不斷曝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奶精對于健康的危害,眾人開始談“奶茶”色變,迫使奶茶行業不斷進行產品升級。
2.0時代,奶茶里終于有茶了,紅茶、綠茶、烏龍茶花樣上陣,不管茶葉品質如何,但起碼不再是添加劑勾兌,而且不少飲品店為了保持新鮮,每2-3小時還會更換一次茶湯。
雖然還是有個別的店家依然使用奶精調配,但更多的店家開始使用牛奶制作奶茶,從普通的常溫奶,到口感更好的巴氏奶,奶茶的健康屬性開始展露頭角。
以避風塘為代表的2.0時代的街頭連鎖奶茶店開始遍地開花,奶茶價格逐漸提升至5-8元左右。
奶茶3.0:原味時代
(2010年-2015年)
隨著消費者對于健康問題的逐步重視,低脂健康成為飲品消費的競爭點,各商家拼完了原料,奶茶進入了拼花樣、拼品質、拼健康、拼品牌的時代。
這一時期的奶茶逐漸摒棄了果味奶茶,開始邁向原味時代,只依稀辨別澀味的廉價茶葉,儼然已經滿足不了當下的奶茶消費需求,更高層次的茶湯成為市場剛需。
(圖片來源:企鵝吃喝指南)
通過這張圖我們不難看出,茶湯已經從2.0時代原始的紅茶、綠茶、烏龍茶大品類名稱,轉向小品種細分,以及從紅茶提升至更加健康的烏龍茶,從側面驗證了飲品市場消費升級的需求。
創新,也是這個時代的代名詞,比如布丁、仙草、西米露等加料翻新,比如打發淡奶油的奶蓋茶,奶霜、瑪奇朵等飲品新星的出現,以及產品線的擴充,加入了鮮果汁、咖啡類產品。
3.0時代的奶茶企業也已然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一點點、coco、鮮果時間等,不僅有統一的店面設計、vi形象、系統的產品研發,內部管理也逐漸精細化的等等,產品價格上也小幅提升。
奶茶4.0:茶飲時代
(2016年以后)
奶茶4.0的時代,確切的說,應該稱之為茶飲時代更為貼切,這一期時期茶的比重尤為加大,更加突出茶葉“純粹”“原味”概念。
這一時期的奶茶行業競爭,不僅僅是口味上的競爭,更是產品、文化、服務上的多緯度的品牌競爭。除了平面視覺符號,新一代品牌開始關注空間的設計、服務質量等產品附加值,通過對氛圍的營造,逐漸將店面打造成為休閑式空間。
4.0時代,告別粗放式的品牌經營的奶茶行業,不出意外的迎來了喜茶、inWE因味茶等更注重文化內涵的品牌茶飲時代,更是迎來了手做、烏煎道等黑龍茶品類的崛起。
何為黑龍茶
黑龍茶是奶茶4.0時代流行起來的健康茶飲品類,主打“原葉”“手作”“低脂”理念,區別于市場上普通飲品品牌,以品牌化、休閑化、年輕化戰略立足,勢必會引領新一輪茶飲風尚。
黑龍茶關鍵詞:原葉、手作、低脂、現泡茶、烏龍茶、匠心、鮮奶、黑糖、蜂蜜、炭焙工藝、輕奢、年輕化
以一杯茶飲品味匠心余溫!與傳統奶茶相比,黑龍茶茶基選自精品原葉茶,匠心手作,與市場批量采購茶基相比,茶湯清亮無渣,茶香更純粹,品質可控。
黑龍茶主打現泡茶理念,以炭焙工藝存香,標準化生產,鎖味不繁瑣,現點現制,口味始終如一。
秉承“低脂健康”理念,針對每一款產品,以更加高級、更加天然的黑糖、蜂蜜和純奶替換果糖,甜度降低,口感柔和,清純回甘,脂肪含量大幅降低,更符合時下輕食理念。
黑龍茶市場
我國的餐飲業仍普遍處于低端經營和低端消費,餐飲行業仍然有著巨大的需求和成長空間。但是,無論中西餐飲行業還是咖啡酒水行業,市場都己經發展得非常成熟,頭部品牌已初露端倪,資源和市場都基本分割完畢。
與之相比,自1996年起,奶茶僅僅只是用了15年的時間在中國就超越了進入中國已經130年的咖啡消費量的5倍,并且奶茶的消費還在不斷的增長當中,奶茶的消費市場依然很大,擁有巨大的潛力。
據中國茶葉市場分析報告統計,截至2016年,中國茶業產值超過6700億元,其中茶飲市場的消費人群超5億,且銷售額以每年36%的爆炸性速度遞增。
據2016年《中國健康養生大數據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健康養生市場規模已經超過萬億元,其中18歲至35歲群體占據了八成,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的健康茶飲逐漸打破碳酸飲料霸主地位,成為消費飲品主流。
霍華德
霍華德(星巴克創始人):“有著900億美元的全球茶飲市場,一直以來被視為咖啡之后另一個巨大的商機。 ”
綜上所述,2017年,茶,作為積淀上千年歷史的國民飲料,定將再次煥發活力,黑龍茶市場發展前景一片利好!
黑龍茶該如何發力
1、星巴克思維
inWE茶
inWE茶
店鋪主打咖啡以外的茶飲,號稱中國星巴克
因味茶聯合創始人陳建軍說:“目前這些店面更多是在做一些測試,因為大老板的想法不是開幾家店賺錢,而是要做世界第一的茶品牌,做茶葉界的星巴克。”
喜茶
喜茶
通過結合中式茶飲產品與文化,以星巴克的模式打造新式茶館
喜茶創始人聶云宸稱,“未來喜茶會以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模式作為參考。喜茶要向星巴克產品的快速標準化制作、店鋪所營造的氛圍和環境學習,但區別于星巴克,喜茶更懂茶。”
無論是劉強東和章澤天投資五億元的因味茶,還是獲得一億元融資的喜茶,我們無一例外的發現星巴克的存在痕跡。與其說以星巴克思維運營奶茶品牌,倒不如說是以一種注重客戶體驗感的社交模式思維經營品牌。
新時期奶茶品牌的競爭的一大戰場,在于氛圍的競爭,在于客戶體驗感的競爭,飲品店不再單單是飲品店,而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體驗店。
新時期的奶茶品牌,從VI設計、到店面的裝潢,突破了常規色系,綠色、白色、尤其原木色成了主色調,植生墻開始廣泛應用,自然、健康的氛圍為消費者提供一處放松、自在的場所。
此外,優化功能分區,弱化吧臺配置,加大休閑沙發卡座的比重,無一不是將單一的為消費者提供進餐區理念轉變為為消費提供舒適休閑區理念。
甚至于餐具的挑選和搭配、服務員的形象呈現,都逐漸呈現高端化趨勢。
手做店鋪效果圖
2、品質為王
inWE因味茶
拒絕茶包、茶粉,保證每一杯茶都是高品質的原葉好茶。
烏煎道
定位臺灣原葉手作茶飲,精選凍頂山烏龍茶,匠人手工揉茶、烘茶,茶品質醇,清純回甘。
手做
定位臺灣原葉手做茶藝館,選自臺灣高海拔原葉茶,每一片茶從摘青、揉茶、焙干,再至炒茶、煎茶每一環節,都由匠人手作,120℃炭焙工藝,黑糖、蜂蜜調味,茶香純粹,口感柔和。
新時期茶飲的競爭,說到底依然是品質的競爭。
通過對比市場上比較火的茶飲品牌,“原葉”“手作”“匠心”被反復提及,一款好的茶飲品牌,需從原料、工藝、精神流,即從源頭處保證品質,三者缺一不可,畢竟產品賣得好不好,味道才是最重要的。
3、年輕化品牌定位
無論是奶茶用戶基數,還是茶飲用戶基數都是無比巨大,但是不難發現,兩者年齡屬性區別明顯,黑龍茶巧妙結合了兩者優勢,合而為一,基于大眾餐飲消費年輕化趨勢,黑龍茶品牌定位同樣趨于年輕化,inWE和喜茶能收獲投資,也都是因為“年輕化茶飲品牌”的定位。
現在,一杯奶茶的市場均價已經提升至十幾塊甚至二十塊上下,奶茶店目標客戶群體從學生族延展到了上班族,周末時是休閑購物的顧客,工作日時是在商場附近上班的白領推動著奶茶店向購物中心進駐的趨勢。
茶閣里的貓眼石
但是想要占領年輕人的市場,光有奶茶還遠遠不夠。茶閣里的貓眼石和喜茶都有“手沖展示區”,滿足年輕顧客拍照分享至社交網絡的需求。而inWE因味茶直接在店里賣起了獨立設計師家具,希望將品牌滲透進年輕人的生活。
因此,隨著茶飲市場進入年輕化,如何做好年輕人的市場,是當下黑龍茶品牌所要考慮的問題。
4、突破性創新
通過調查顯示,消費者平常愿意花1塊錢買的東西,如果是突破性創新產品,他愿意花3.5元去購買。
那創新到底是什么?
首先,創新不是由經營者決定的,而是由消費者定義的,是看這個創新產品能否幫助消費者解決生活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或者在什么場合解決了他什么沒有解決的問題。
總之,就是消費者想要什么,而恰恰是你的產品能夠滿足他想要的!
手做——芝士奶蓋烏龍
比如說有的人想喝西式咖啡,也想喝茶飲,于是便出現了中西結合的奶蓋茶、奶泡茶等等,當前更高階的競爭都是圍繞著奶蓋茶的口味展開,同樣客制化甜度和溫度也成為了一家奶茶店的標配。
黑龍茶作為一種新的茶飲品類,本身就是一種創新,但如何進行進一步打破常規,進行差異化競爭,提高產品的溢價空間,是黑龍茶需要考慮的問題,創新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尾言
一個品牌最大的價值,不在于它創造了多少利潤,而在于它能不能夠主導一個品類。黑龍茶的出現,作為奶茶行業的一股清流,推動著奶茶行業的不斷發展,黑龍茶的未來,錢景勢必廣闊!
餐之物語:一杯好原葉,甘醇黑龍茶!
更多餐飲行業品質干貨,請關注“餐委會”微信公眾號
李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