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因為惡性競爭、競相壓價,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讓這種寶貴的資源浪費掉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三稀土為什么只賣了個土價?(這是稀土專題第三篇,通篇內容較長,趕時間的兄弟可看重點標粗片段,或選系統朗讀。若覺得有用
因為惡性競爭、競相壓價,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讓這種寶貴的資源浪費掉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
三 稀土為什么只賣了個土價?
(這是稀土專題第三篇,通篇內容較長,趕時間的兄弟可看重點標粗片段,或選系統朗讀。若覺得有用,歡迎點贊,轉發)
目前,全球大約有1.2億噸稀土氧化物,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其中,
全球稀土資源儲量分布較為集中,CR5占比達到90%。
● 中國稀土儲量全球37%,全球第一;
● 稀土全家桶一共17種,中國全有;
● 中國每年稀土開采量全球第一;
● 稀土產量全球第一,中國占80%左右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報告稱,美國稀土進口量的80%左右,源于中國。2019年中國稀土開采量約為13.2萬噸,占全球稀土開采總量的62.86%,同年,美國開采僅約2.6萬噸。
美國前內政部長瑞恩·辛克曾指出,我們(美國)的經濟是非常脆弱的”,因為我們嚴重依賴于從中國進口。
稀土,是決定美國經濟的優勢產業,高科技,和戰略產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美國的蘋果手機揚聲器、相機,無線充電,線性馬達,需要稀土
美國的雷神公司(Raytheon) 在導彈制導系統與傳感器,精密導彈以及雷達相關產品的,需要稀土
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 與BAE系統,需要稀土。
還有其他的各種武器裝備,高精尖光學電子儀器設備,也都需要稀土。
——— 不用行不行?
——— 這個基本上很難!!!
舉個簡單栗子,如下圖↓
少了稀土,美帝的底氣總是有些發虛。
中國在稀土領域的重要地位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鄧小平,1992
稀土分為輕稀土,重稀土兩種。是按照原子當量劃分的。
更簡單地看,
1.輕稀土用途,消費電子,永磁電機,風力發電等,幾乎涉及到電磁轉換的地方都會用到。 (tws耳機.,無線充電線,性馬達,變頻空調,音箱,電梯,新能源車電機,風力發電電機等)
2.重稀土用途,J用,高精尖領域必需品(槍膛,炮管,尖端光電儀器設備,衛星等等)在這就不展開說了
中國稀土原材料的勘探和開采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沒錯,100多年!
自然界的稀土礦,大多是稀土氧化物,需要從礦中提取出來才能賣,當時日本控制著相關提純技術,中國想搞,但是工藝水平不夠。所以才會有包鋼的全球最大稀土尾礦的出現。
好在,有 “中國稀土之父” 徐光憲院士!
1975年,徐光憲提出了串級萃取理論,隨后帶隊攻關后,技術取得了突破。
現在,美帝,澳洲等國家都會把原材料送到中國來加工,這就是為啥中國供應能占全球比例的70—80%!
前一篇文章,我們說過,美帝有別的辦法么繞過中國加工稀土么?
理論上,有的,
實際上,就是在可預見的未來,未必能搞定。畢竟絕大部分專利都在中國手里
美國相關企業正加大與澳大利亞企業合作,據說投資1300萬美刀,試圖實現獲得稀土提純和分離的技術。
俄媒RT稍早前分析稱,這是打腫臉充胖子。↑
稀土為什賣出了土價錢?
前文中,分析過,稀土價格受限于周期和供給兩個因素
1 早年間,國內工業水平不夠發達,對稀土的需求量不高,但是歐美迫切需要稀土,所以大部分稀土都用來出口創匯了,當時,創匯需求高于稀土溢價出售需求。
2 2000年后,國內科技水平的發展,對稀土重視重視度也得到提升,當然,投機分子也看中了稀土的價值,所以一度國內大小稀土公司高達200多家,黑稀土出貨高達2.5萬噸,占全國年度出口量的一半。誰都能出,誰都想先出。價格自然就下來了。
3 稀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5年后,為了享受國內廉價出售稀土的福利,西方國家不擇手段進行干預操縱。2009年,國內準備調低出口配額,被WTO判為違反國際貿易協定。那些年,稀土肯定是賤賣了,西方國家也趁機囤貨不少。
為什么在儲量產量,技術上都占有優勢的稀土?我們掌握不了定價?
想要改變稀土的價格,必須從產量和出口量著手,
這就得提到,供給側改革和環保治理兩個政策,確實高明,目前我國在稀土的定價上逐步開始掌握主動性。
1 重申六大稀土集團的整合,嚴格執行對黑稀土的打擊。從開采和出口配額來限制,這才是真正有效的管控。十年多前黑稀土的出口量一度高達全國出口量一半,但是從2011年以后,黑稀土有了明顯的下降,得益于管理的加強。
2 西方國家稀土行業發展受限于三個因素,儲量,開采難度,加工工藝及環境污染治理。很多小企業私挖稀土并加工出售,如果不加以治理管控,結果就是損壞了中國的環境,讓一部分西方國家以低廉的價格獲得極為稀缺的產品。黑稀土會導致整個行業利潤率下降,發展受限,且給開采地造成環境污染。
下圖我們可以看,最近十年,國內稀土氧化物量和價格變化的統計圖
2011年,國內提出了出口限額
2017年,國內提出了環保治理
2021年,碳達峰需求下,帶動新能源汽車銷量上漲,推動了稀土永磁價格上行
顯然,在上層的重視和嚴格管理下,稀土的定價權已經逐漸掌握在國內。
上漲是必然的,暴漲未必。
國內一直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價格一步升天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且國內需求占了消費了全球產量的57%。上游原材料的暴漲推升PPI,價格再傳導至下游成品,又會推升CPI。。。
供給側改革和環保治理雙管齊下,必然會推進稀土行業的優化升級。
我們將實現從賣稀土原礦,到出售稀土精煉,提純及加工品的轉變!
所以稀土價格的自主可控,最先受益的是擁有稀土采礦權和出口權的公司,其次產業鏈上是稀土原材料精加工的公司
現在,更多的企業開始在稀土精煉提純上發力,中國在相關領域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專利比其他國家加起來都多。
今年4月,中國將稀土定位為“戰略資源”,決定設置研發新材料和應用技術的研究中心,這體現了不依賴出口原料的決心。
那么這次稀土價格的提振,哪些企業最受益呢?
首先,是稀土的六大集團,A股只上市了四家,除了看產量配額,還得看應用方向,尤其是側重輕稀土,這是最先收益的
永磁相關的,釹鐵硼方向,畢竟永磁材料在新能源車,風力發電,消費電子里都是必需品。需求確定,增長穩定,CAGR都超過10%。還有什么比這更值得資本市場漲價的理由嗎?
擁有全球最大稀土生產商的北方
廣東省稀土的唯一上市公司廣晟
來自于福建,有稀土還有鎢,廈門
具重稀土儲量,游資偏愛的五礦
另外還有一個盛合,他參股了美國的Mountain Pass礦山
海外稀土供給主要三大來源:
然后就是稀土加工出口企業,顯然他們的受益邏輯不如有礦的那么直接,所以會慢一些。之前的微頭條上也提過。
核心資源自主可控,且具備定價權,是我們的努力方向,也是目標,包括且不限于稀土,芯片,操作系統,新能源車及三電,新能源發電,輸電,儲能等等。
但是必須搞明白,所有的定價權,不是建立在資源儲量上,而是取決于國力的強盛! 原材料價格,受供給,周期影響,推動資本市場對應標的的價格變動是自然現象,無法避免的。
希望資本能有序的進入,然后再反饋到稀土的實體行業中,促進稀土行業的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就像15年牛市以后,大熱門的軍工板塊推進了國內軍工實力的大幅提升。
寫在最后,沒有強大的祖國,沒有無數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任何的獨立自主都是浮云,更別提漲價了。
再次,向稀土行業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們致敬!
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