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們覺得做一款耳機,音質,是最重要的。在OPPOEncoX2發布之后,OPPO音頻事業部負責人劉寶有向愛范兒說,在音質的追求上,OPPO從不設限。根據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的調研數據顯示,佩戴感、音質、續航是真無線耳機用戶
我們覺得做一款耳機,音質,是最重要的。
在 OPPO Enco X2 發布之后,OPPO 音頻事業部負責人劉寶有向愛范兒說,在音質的追求上,OPPO 從不設限。
根據 iMedia Research (艾媒咨詢) 的調研數據顯示,佩戴感、音質、續航是真無線耳機用戶們最為關心的體驗點。
佩戴感、續航好做,但音質難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音頻領域深耕十余年的 OPPO,在 Enco X 系列耳機產品的定義之初,就毅然選擇向最難做的音質攻堅,希望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對于真無線耳機音質的高要求:
現在大多數真無線耳機,都沒有把『音質』作為主要的宣傳點。耳機變成無線的之后,使用的確是便利了,但音質卻被妥協了。我們覺得這個方向有悖于我們的初衷,所以我們一定要將音質搞上去。
和其他主流在售的 TWS 耳機相比,OPPO Enco X 系列最大的差異化特征,可能就是對「音質」的偏執。
正因為這樣的偏執,反而成就了 Enco X 一代「音質很好」的消費者口碑。
時隔兩年,在初代產品超強口碑的加持下,新款 OPPO Enco X2 真無線耳機緩步而來。這次,它身上的音質標簽更加明顯了。
所以,愛范兒這回再次帶著一些問題,和 OPPO 音頻團隊聊了聊。
別忘了,綠廠一直都是音頻大廠
一直以來,OPPO 在全球影音市場上,一直是海內外的音頻發燒友們口口相傳的高端品牌。
十幾年間,OPPO 已經推出了十幾款音頻產品。其中 2014 年的 PM-1 平面振膜獲得了當年歐洲影音協會 EISA 大獎,UDP-205 藍光播放器獲得美國影音雜志 2017 年度推薦……
不難看出,做音頻產品起家的 OPPO ,它的各類音頻產品一直都專注于音質,也未曾忘記過要做好音質。
而且,現在 OPPO 音頻團隊里依然有以前打造 OPPO 藍光播放器的工程師,還有最早研發 OPPO PM1 第一代高端有線耳機的工程師等「老師傅」。也就是說,OPPO 做好音質的基因,一直未曾缺失。
哦對,彼時 OPPO 藍光事業部的總經理現在也還在 OPPO 上班,他叫劉作虎。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從 Enco X 第一代耳機立項之初,OPPO 內部的研發團隊就在圍繞著音質做攻堅。
后來產品量產投入到市場,從消費者口中收獲到最多的產品關鍵字,就是「音質很好」。
這對于「本分」的 OPPO 音頻團隊而言,是莫大的鼓舞。
含著「金湯匙」出生
當我問到,為什么時隔兩年才緩緩更新發布 OPPO Enco X2 的時候,OPPO 音頻事業部負責人劉寶有和 OPPO 聲學研發負責人吳連俊都給出了幾乎一樣的答案,大意就是「在這么小的耳機里做出好音質,不容易啊。」
要做好音質,OPPO 提出有三個關鍵點,分別是揚聲器單元、無線傳輸協議、調音。
于是,當 Enco X 產品線來到第二代,音頻專業出身的 OPPO 也希望有更多更專業的指導輸入,去圍繞著以上的三個關鍵點,進而尋找音質的突破口。
在驅動單元部分,OPPO 再一次聯合丹拿 Dynaudio 共同研發了「SuperDBEE 第二代同軸雙單元」,它由 6mm 平面四磁高音單元和 11mm 流延液晶低音單元構成。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這個振膜如果按克計算的話,單價已經超過黃金。
它使用了厚度僅有 0.0095mm 稀有流延液晶振膜,厚度相比上一代振膜的 0.039mm 減薄了 75%,從而帶來了輕質量高剛性的特點,配合液態一體成型工藝提升了振膜性能,彈性表現呈線性,動態表現更好,聲音還原度更高。
0.0095mm,有多薄?比一張紙還要薄。
OPPO 聲學研發負責人吳連俊對愛范兒說: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這個振膜如果按克計算的話,單價已經超過黃金。
此外,OPPO 還為 Enco X2 全新定制了 Sandwich 四磁高換能結構,目的是提高整體的磁通量,同時降低了漏磁,讓整體的驅動力比上一代提高很多。而同軸單元常見的音圈干擾以及諧振等問題都被相應解決。
那,為什么 OPPO 又一次與丹拿一拍即合共同研發呢?
用劉寶有的話來說,是因為 OPPO 和丹拿在音質上的追求是志同道合,都是追求純粹、自然、真實還原音樂的風格和理念。
從他們過往的產品來看,兩個品牌的氣質的確也很像,調音風格也并非一味地追求「動次打次」的類型。
兩者能走到一起,很自然,也很般配。
無線勝有線,可能嗎?
提升音質的第二個關鍵點是無線傳輸協議,它充當著真無線耳機的隱形音頻線。
為了承載更多的音樂信息量,OPPO Enco X2 將藍牙音頻編解碼更新至 LHDC 4.0,最高支持 96kHz/24bit 采樣與 900kbps 的高清傳輸。
這應該是目前業界,最好的真無線耳機藍牙音頻編解碼技術了。
無線傳輸的信息量越多,單元振膜能夠還原的聲線就越清晰,我們耳朵能聽到的聲音細節也會變得更豐富,就更容易讓用戶歸結出音質很好的評價。
除了信息量的增加,在 LHDC 高碼率模式下(即 Hi-Res 模式處于 off 狀態),碼率的動態范圍從上一代的 256-500kbps 拓展為 128-500kbps,進而使 LHDC 在高干擾環境下的抗干擾能力提高了三倍,即藍牙穩定性提升了三倍。
通俗來說,你可以將 Hi-Res 模式的升級看做是原來的兩車道拓寬升級為四車道,可以讓更多的車以更快的速度同時通過;而動態碼率范圍的拓展,縱使面對千溝萬壑的路況,也能暢通無阻。
具有 LHDC 4.0 的 Enco X2 再一次突破了真無線耳機的音質瓶頸。當然,它目前只能說是媲美有線的 HiFi 耳機,得到了 Hi-Res Audio Wireless 小金標。但我們還會努力,相信未來很快,無線耳機的音質就能比肩乃至超越傳統的 HiFi 有線耳機。
無線勝有線,也是有可能。
久石讓說,好的音樂都值得用他調音過的耳機再聽一遍
在提前試聽會上,OPPO 音頻團隊當時對在場的所有媒體都賣了個關子,只透露了 Enco X2 會讓世界級音樂大師親自操刀調音,但并未明確這位大師是誰。而圖中也只有一部九尺鋼琴的側影,只能引導我們往鋼琴家的身份去猜想。
而大師的身份在發布會上才被正式揭曉:國際知名音樂人、作曲家、鋼琴家久石讓。
雙方同為愛樂之人,相見恨晚幸未晚。
不過,請動久石讓來調音,可沒少讓 OPPO 音頻團隊吃苦頭。
說服久石讓他老人家來給我們做調音的工作,還是比較艱難的,中間調試的時候有 10 個月的時間,甚至我們這個版本調到第 10 版的時候,老人家還是對低頻的量感不太滿意。
為此,我們改了 30 多種前泄孔、聲短路孔、音嘴部分聲阻尼的組合應用,還死磕多種音頻專用 PA 模塊供電電感,來達到他追求的音質純粹自然的理解。
所幸最后,成就了大師自己也相當滿意的「久石讓大師調音」。大師后來也評價稱:「好的音樂都值得用 Enco X2 再聽一遍。」
從吳連俊和愛范兒分享了一些關乎品質的技術小細節里可以看出,Enco X2 對于產品標準的訂立,屬實可以用「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來形容,細致且苛刻:
的確,從我的實際聽感出發,我會覺得相較于個性鮮明的「丹拿調音」,「久石讓大師調音」的三頻輸出會更加淡然平穩許多,感覺就像從香油蒜末香菜的混合味碟換成了僅有薄鹽醬油的單一調料,更容易嘗出食材本真的鮮味。
大師調音主要表現在低頻有力的同時量感也有些克制,無轟鳴感,增益到中高頻的延展會讓高頻明顯較亮更細膩通透,而稍許靠前的中頻人聲也很飽滿柔和,整體偏向自然的音色十分耐聽。
這種爽快清朗的感覺,就如同《Summer》一般。
紅海中繼續下潛
做高端很難,難于上青天。
當我們聊到定價策略的時候,OPPO 音頻事業部負責人劉寶有突然問了我一個問題:「你知道現在淘寶上 79 塊錢的藍牙耳機,都有什么功能嗎?」
我愣了愣,似乎也很久沒有用過百元以下的無線耳機了。
然后他娓娓道來:藍牙不斷連、超長續航、防水、降噪…亂七八糟的功能在詳情頁上鋪滿了好幾個屏幕,其實真正能用的功能點很少很少。
「聽個響,毫無體驗感可言。」這是我聽完劉寶有描述之后,對這些耳機的一個印象,隨即也反應過來:「TWS 耳機行業,現在也很卷了。」
回頭看了下市場調研機構 Gfk 的行業數據,去年 9 月份開始,國內 TWS 的增速已經明顯放緩了,甚至比起前一年還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
行業增速疲軟,TWS 耳機行業已成一片紅海,用一個「卷」字來形容倒也恰當。
盡管行業很卷,但劉寶有和吳連俊在面對這個話題時,反而都顯露出很從容輕松的神色,然后進一步解釋了他們團隊的布局,以及對行業的看法。
多機布局的 OPPO Enco 系列現在包含高端、中端、入門三條產品線。每款產品都有不同的特色,只不過針對不同的價位段,產品主打的特點會不太一樣。最重要的是,它們都沒有拋棄掉音質和品質體驗,當中也沒有哪一款是朝著低價去卷的。
在目前行業這個比較卷的狀態下,其實低端百元以下的份額是在慢慢萎縮,消費者的需求和購買力在持續往上升級。所以不單單是旗艦耳機,我們還會把中低端產品的品質和音質都做出來,從而滿足這些用戶的需求。
在這樣的堅持下,OPPO 的真無線耳機銷量在 2021 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根據發布會所分享的數據顯示,2021 年度 OPPO(含一加品牌)無線耳機全球銷量突破了一千萬,是成長最快的真無線耳機廠商。
再看看劉寶有講述的 79 塊錢耳機事例的另一面,其實他還想說明的是,要做出一個真無線耳機不難,但要做出一個高端的真無線耳機,就變得異常困難了。
前文已經提到了 Enco X2 在共研單元、高清無線傳輸以及大師調音上的諸多成果,但背后的辛酸與難點唯有參與過項目的人,才能深刻體會。
劉寶有多次強調,他們特別在乎 Enco X2 的音質和質感。但體積過于小巧的耳機和耳機盒,并沒有給他們留下太多施展的空間。研發過程里總是免不了與有限的空間和重量作斗爭,這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
耳機的空間寸土寸金,Enco X2 里面集成了同軸雙單元、骨傳導麥克風、壓感、滑動,還有其他的傳感器,確實非常難做。這也是大家選擇一股腦兒扎堆到非常便宜的產品當中的原因,做高端的非常少。
但 Enco X2 還是做到了,品質和體驗都不次于國際一線產品,甚至比他們更好,耳機重量在 4.7g 左右,也是高端入耳式 TWS 耳機里最輕的一批。
從吳連俊和愛范兒分享了一些關乎品質的技術小細節里可以看出,Enco X2 對于產品標準的訂立,屬實可以用「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來形容,細致且苛刻:
而這些冷冰冰的數字標準背后,是無數個細節體驗的無感提升。
隨著 3.5mm 耳機孔在智能手機身上漸漸消亡,真無線耳機日益成為手機最重要的附屬品之一。比起傳統耳機品牌,這是手機廠商們得天獨厚的一大優勢,整體的生態產品布局,也是驅動 OPPO TWS 耳機持續增長的一大動力。
未來 OPPO 手機整體的增速還會保持,而耳機跟手機以及平板的搭配屬性還是比較強的,所以未來 OPPO 耳機產品也會伴隨著整體產品的增速而提升。雖然整個行業增速放緩了,但我們品牌在里面的份額還是會越來越高的。
一些所謂的行業分析試圖這樣訓誡我們:藍牙耳機市場的爆發增長,是發現了便利這個「真」剛需,而不是音質這個「假」剛需。
與此同時,真無線藍牙耳機的普遍價格,也迅速從四位數降到了甚至兩位數。
「能連上」和「聽個響」成了不少真無線藍牙耳機的產品哲學。
原本應為「必修課」的音質,卻淪為了一門「選修課」,被放在了靠后的考量位置。但我們認為,能被稱之為「旗艦耳機」的產品,音質不但不可缺位,也理應放在靠前的優先級。
一方面,市場確實需要百元級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去滿足入門嘗鮮,或者低價剛需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千元級產品上,一些國產廠商并不是沒實力,而是沒勇氣去面對消費者和市場競爭。
在「能連上」和「聽個響」的安全區域內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消費者要求低,做產品輕松,出貨量大;賣千元級耳機則需要面臨強勁的對手,挑剔的消費者,做得也辛苦,還不一定賣爆,甚至還要直面真實的自我審視:耳機確實是需要強調音質的。
在我看來,OPPO Enco X 這個系列還有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喚起我們最初用有線耳機去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時,那種簡單又純粹的心動感覺。這應該也是 OPPO 將 Enco X2 定義為錄音室級音質的一個初衷。
好聽不好聽,也是時候再次成為衡量真無線耳機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了。
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