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把熱愛的事當工作,是很多人想做,卻不敢做的事。畢竟,生活不止詩和遠方,更要看到眼前的茍且。若是瘋狂一把,結果會怎么樣?湖北黃石的鄧剛就是這個狂人,辭掉20萬年薪的工作,跑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釣魚。本文配圖均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要知道
把熱愛的事當工作,是很多人想做,卻不敢做的事。
畢竟,生活不止詩和遠方,更要看到眼前的茍且。
若是瘋狂一把,結果會怎么樣?湖北黃石的鄧剛就是這個狂人,辭掉20萬年薪的工作,跑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釣魚。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要知道,1999年,20萬年薪算很高了,夸張些買一套房是足夠了。所以,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舉動,覺得他是腦子瓦特了。釣魚嘛,業余消遣就好了,居然當事業來做?
可成功就是這樣,別人都想不到的,覺得不可能的,反而是能賺錢的。
通過釣魚,鄧剛年賺1.6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因釣魚技術精湛,其在某音短視頻平臺上,兩周漲粉429萬,兩個月粉絲累計超過2000萬,為全網熟知。
線下,他更是被封“國家一級競釣大師”,是中國釣魚運動協會錦標賽14連冠紀錄保持者,被封“中國釣王”。
一,裸辭20萬年薪的工作
你可能會覺得,釣王定是家里有礦,才敢裸辭去釣魚。
實際,鄧剛的家境在湖北黃石只能算是普通家庭,一家子都老實本分,沒賺過什么大錢,也沒什么野心,并不能提供給鄧剛很好的發展平臺。
不過,鄧剛也的的確確是“拼爹”了,其最初的垂釣技術就是從父親那里學來的。
鄧爸爸是一個非常熱愛釣魚的人,經常在下班之余拎著個桶,扛著釣魚竿去家鄉附近水域釣魚。
或許是遺傳吧,鄧剛小小年紀也對釣魚十分癡迷。當別的孩子們都玩泥巴、過家家的時候,他卻喜歡央求父親帶他去釣魚。父親本想著小孩子接近水域不安全,卻拗不過鄧剛的堅持。父親想著,興許一時興起,小孩子哪坐得住呢?他沒想到,鄧剛一坐就是一天,不管有沒有釣到魚,總之就是非常沉得住氣。
一年四季,春去冬來,水域邊被踩出的小路上一深一淺地印著大小不一的足跡。被踩彎了腰的嫩草、積水的小洼、踩碎的枯枝落葉和遍地的銀裝素裹,都見證著父子倆溫馨的釣魚時光。
二,參加工作,偶遇釣魚高人
長江后浪推前浪,到高中時,鄧剛的釣魚技術就已經超過了父親。
得益于多年釣魚的修身養性,鄧剛無論是在高考時,還是參加了工作,始終不變的是,身上有一種沉穩寧和的氣質,人緣頗好。
1995年,20歲的鄧剛大學畢業,來到湖北美爾雅集團公司做銷售,好人緣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遇事沉著冷靜,脾氣好還幽默,鄧剛的銷售業績在公司遙遙領先。
總結一句,釣魚的愛好,成就了鄧剛,也讓其走向“低谷”,最終,他與釣魚互相成就。
先看釣魚成就鄧剛,何出此言。
按照職場定律,僅僅吃苦耐勞、與同事關系好的人并不一定能榮升,最關鍵的還要與領導或老板關系好。
大領導們的業余愛好是什么?打高爾夫和釣魚是必不可少的。
鄧剛的上司就喜歡釣魚,其第一次和上司一起釣魚時,就憑借精湛的釣魚技術,被上司贊不絕口。此后,鄧剛更是經常被上司約著一起釣魚。
1998年,公司業績太好想要擴張,鄧剛直接被提拔成銷售經理,拿20萬年薪。
要知道,當時那個年代,20萬年薪算是非常可觀的了。過來人都清楚,1998年,武漢乃至全國多地,國營和集體企業全部都實行改制,大批職工下崗,武漢各區滿眼都是1000元每平的房子。在此境遇下,鄧剛的年薪20萬是可以很輕松買房的。
如此地位及薪資,是很多人都羨慕不來的,而鄧剛卻于次年遞交了辭呈。原因很是奇葩:“繁忙的工作讓我沒有了釣魚的時間。”上司一臉不可置信:“你打算以釣魚為生嗎?”
還真就應了上司所言,鄧剛此后靠著釣魚“掙”來的錢,足夠度日,甚至還越做越風生水起……
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鄧剛的成功畢竟是少數,各位看官還是要理性一些,畢竟大家離成功就差倆人——鄧剛的父親和師父。
若說鄧剛父親奠定了其釣魚基礎,那后來鄧剛的師父侯成勝則讓其釣魚技巧達到“封王”的境界,這或許也是鄧剛敢于裸辭的底氣。
當年在上班時,鄧剛在一次垂釣中,發現了一位垂釣高人。本著多年釣魚的直覺,他看到不遠處有位垂釣手法特殊的男人。不一會的時間,該男子就釣了滿滿一筐大魚。
這種強者間的感應,讓鄧剛按捺不住內心的沖動,當即就搬著凳子坐到了男子旁邊。原來,該男子不是別人,正是釣魚界的“六大金剛之一”侯成勝。
激動的鄧剛當即結結巴巴地要請求拜師,侯成勝也是個爽快人,見鄧剛態度誠懇,收下了弟子。
在侯成勝指導下,鄧剛集兩家釣法之大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1997年,全國第三屆“釣王杯”在湖北武漢舉行,鄧剛在師父鼓勵下,參加了比賽。由于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大型比賽,鄧剛本不抱希望,當主持人叫到他名字時,他正與師父坐在臺下吃著瓜。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一戰告捷后,鄧剛接連參加了不少大型垂釣比賽,多年經驗的積累再加上精湛的釣魚技巧,讓他幾乎是屢戰屢勝,次次博得頭榜,拿下了200多次全國冠軍。
其中有一屆“老鬼杯”全國賽,鄧剛和師父都參加了。在相持不下的關鍵時刻,鄧剛一下子釣出了一條大魚,拿下了冠軍,獎金10000元。其師父次之,獎金3000元。
憑借著高超的釣魚技術,鄧剛獲得進入中國釣魚運動協會的資格,成為一級競釣大師。據悉,該協會的一級競釣大師共有20多人,而鄧剛處于最頂尖的水平,俗稱“釣王”。此外,他還和釣魚名人徐銀舟,開了家屬于自己的公司,專門售賣品牌漁具。
三,入駐短視頻平臺,獲得2000萬粉絲
高處不勝寒,難逢敵手的鄧剛怕是覺得“無敵有些寂寞”,轉行跑去打了3年的高爾夫球,又回到釣魚界玩起了短視頻。
2019年,短視頻平臺爆火,釣魚相關視頻也層出不窮。當看到許多釣友技術不到位,甚至完全錯誤時,鄧剛產生了想要通過發視頻,讓釣魚技術走向大眾的想法。
通過以上鄧剛種種事跡可知,鄧剛是那種想好了就干的人。
當即他就注冊了某音賬號,發起了短視頻。但網絡視頻層出不窮,沒有一定的運營知識想火起來太難了。前期鄧剛發布了百余個視頻都沒什么人看,直到一條“黑坑盤老板”的視頻火了。
內容大致為,浙江某地有個黑坑老板,釣魚票價是10000元釣80次。鄧剛找到該老板,聲稱自己是新手,把價格砍到了500塊錢釣4個小時。老板本以為又能狠狠宰一筆了,結果還沒來得及開心,就見鄧剛開始了連桿模式,釣魚竿一放一收就沒怎么停過,還釣的全都是大魚,最小的也至少有2斤重。
最后數魚稱重時,老板一臉要哭了的表情,因為按照市場價,鄧剛釣的魚起碼值5000元。500元換5000元,老板臉都黑了。
該視頻僅9分鐘,播放量6.5億,讓鄧剛收獲200萬粉絲。此后,鄧剛經常奔波于各地,只有聽到有大魚,再遠都會不辭辛苦跑過去,只為呈現更優質、有價值的視頻。
他的每條視頻都大致在10分鐘左右,實際的垂釣過程遠比這更長,很多時候都坐得腰酸背痛。
功夫不負有心人,鄧剛這樣堅持且用心做事的人,就活該他火。兩周時間,鄧剛的賬號漲粉429萬,兩個月粉絲累計更是超過2000萬,通過后期各種變現和參賽,網傳他年賺1.6億。
不凡點評: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或許鄧剛有一定的機遇,比如師父和父親的經驗傳授。但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他能有如今成就,機遇最多只能占三成,汗水占七成。
說句題外話,鄧剛一路走來,不管做什么決定,他的家人最終都是支持的,這一點,你羨慕了嗎?
丁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