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小伙伴們晚上好,歡迎來到小雷嗶嗶。有關注機圈的小伙伴應該都知道,前不久有一款搭載驍龍8的新機發布了。沒錯,它就是我們熟悉的小...不對,是我們熟悉的摩托羅拉!在發布前,moto和小米就在微博上對線,在“誰才是首發”這個問題上摩拳擦掌。結果m
小伙伴們晚上好,歡迎來到小雷嗶嗶。
有關注機圈的小伙伴應該都知道,前不久有一款搭載驍龍8的新機發布了。
沒錯,它就是我們熟悉的小...不對,是我們熟悉的摩托羅拉!
在發布前,moto和小米就在微博上對線,在“誰才是首發”這個問題上摩拳擦掌。
結果moto不僅拿了貨出來賣,連價格都如此迷人,2999元的驍龍8新機,誠意確實很足。
當然小雷知道,各位搞機佬的重點并不是放在新機上,而是它所搭載的驍龍8芯片。
畢竟這個新芯片的實際表現,將影響到明年一整年的旗艦機體驗。
回想起去年年底發布的驍龍888,相信大伙都記憶猶新,它實在太“暖心”,讓人招架不住。
以至于我們都把希望放在這顆基于4nm的驍龍8上。
辣么,這顆被寄予厚望的新芯片到底給不給力呢?
出于篇幅問題,小雷就開門見山聊重點。
先說好的方面,根據極客灣的測試,驍龍8的GPU可以說是擠爆牙膏,性能幾乎和A15“青春版”五五開。
但也別高興得太早,這波持平A15的性能,是用超高功耗和發熱換來的。
光明山脈極限溫度61度,功率更是拉到11W,差不多是A15 GPU的兩倍,提前預定冬日暖手寶,這波依然是火龍再世。
CPU性能倒是和驍龍888差不多,看來技能點基本給GPU用完了。
不過客觀來看,這確實還不是驍龍8最好的表現,畢竟手機剛出不久,不可能一下子優化到位。
OK,聊完驍龍8的首秀表現,咱們進入主題。
今天小雷主要是想帶大家看看,接下來會有哪些帶著新芯片發布的新機。
小米12
首先“真首發”失敗的小米12,雖然被moto捷足先登,但在整體的硬件堆料上,小米的看頭依然不少。
先從外觀說起,在前一陣子,網上就有不少關于小米12的貼膜泄露圖。
從中能看到,小米12屏幕放棄了四曲面,R角應該會美觀不少,同時保留了微曲面,既有高端味兒又不失手感,好評。
至于背面造型,小雷瞅了眼泄露的手機殼圖片,發現這后置模組和紅米K30S頗為相似。
K30S:完了,這下我成替身了?
顏值不算亮眼,但個人覺得比小米11的后置模組好看。
如果把前后泄露的造型結合起來,會變成啥樣咧?
這兩天就有知名爆料達人@OnLeaks搞出了個渲染圖,與之前的爆料基本無異。
嗯,看上去有點像紅米K30S和小米Civi的縫合版。
小雷還注意到,這機子居然配備了對稱雙揚,相比那些交錢就能上的xx認證,硬件上的碾壓才是音質最有力的保證。
音樂手機?拿來吧你。
再加上站哥這波發言,渲染圖的保真度起碼有九成,記住這個樣子就對了。
除此以外,小米12 Ultra的外觀也有相關爆料,大伙暫且從渲染圖感受一下。
萊卡標+大大大大大圓環,這熟悉的設計,阿為,是你嗎?
開個玩笑,從最近曝光的后蓋圖來看,12 Ultra還挺有可能就長這樣。
而處理器毋庸置疑是剛發布不久的驍龍8了,首秀表現在開頭有聊過。
至于能不能把這頭熱辣的火龍調教好,新機發布后方能見真章。
相機是后置三攝,按小米一貫傳統,大概率是主攝+長焦+超廣角了。
具體配置倒還不清楚,不過從小米高管的狠話來看,小米12的影像將更追求軟硬結合。
畢竟夜景想拍好,必然要有足夠的進光量,抓拍表現則取決于軟件優化。
順便提一下,小米的長焦白平衡不統一也是個老問題了,希望小米12能好好解決一下叭。
充電方面無需盲猜,3C入網認證直接告訴了咱們答案。
小米12是67W有線+50W無線+4500mAh電池,有線大概半個小時回滿血。
而小米12 Pro是120W有線+50W無線+5000mAh電池,如果優化得好,應該能像紅米Note 11 Pro那樣15分鐘充滿。
整體配置來看,小米12和12 Pro依然堆料滿滿,但考慮到定位,影像能力不會比小米11 Ultra強多少。
對拍照要求極高的小伙伴,可能要等等后面的小米12 Ultra了。
華為P50 Pocket
自從被丑國搞事兒以后,華為每出一臺高端機,都會讓小雷五味雜陳。
好的方面呢,是華為依然能頂住壓力推陳出新,不至于完全丟失市場。
而不好的一方面,則是華為手機短時間內無法再用上5G,自研的麒麟9000芯片也即將消耗殆盡。
至于這臺華為P50 Pocket,其實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旗艦,因為它的外觀形態是豎著折疊的。
整個后置模組也和P50系列十分相似,但與P50不同的是,這兩個圓孔并非全都是攝像頭。
其中一個像是副屏,采用OLED硬屏,可以用來自拍,功能肯定還有很多,但得等到發布才知道。
處理器現在還沒有明確消息,小雷估摸著是麒麟9000和驍龍888混合著用。
畢竟在華為P50和Mate 40系列的大量出貨后,麒麟9000的庫存所剩無幾,再挖就要把松山湖掏空了。
再和大伙說下發布日期,這機子會在12月23日下午三點半發布。
作為華為產品,首發勢必有一定溢價,買到了就是理財產品,到時候直接沖是沒啥問題的。
最后就是華為最近將要發布的新品啦,筆記本、手機、耳機和穿戴設備一個不落,這波是花粉過年了。
realme GT2系列
說起realme,它今年屬實是悶聲發大財的代表。
論造勢聲量,真我確實不如隔壁紅米,但論性價比砍刀,Realme還真的絲毫不虛。
從今年第三季度的手機全球出貨量,realme以1620萬臺拿下全球第六,市場份額5%,這還是個子品牌呢...
而像Q系列等性價比路線,今天小雷就不聊了。
咱們直接看重頭戲,位列旗艦產品線的GT2系列。
老規矩,先上外觀渲染圖,這背面的攝像模組辨識度拉滿,拿在大街上估計一眼就認出來了。
就是看久了吧,覺得有點像...測溫槍。
連官方微博都出來互動了,這波渲染圖保不保真,大伙都懂的嗷。
另外咧,這機子還會出個“大師版”,后蓋也許會采用紙張材料,環保屬性拉滿,手感也會優于普通的玻璃和塑料。
感興趣的小伙伴們記得頓一波。
正面圖也給大伙看一下,按正常迭代套路,更省成本的普通版+Pro版路線是跑不了的。
這圖里的機型應該是GT2 Pro版的屏下版本。
處理器這塊沒啥懸念,也是會搭載驍龍8處理器。
相機也是realme GT2 Pro這次要吹的一部分,但想要長焦的小伙伴要失望了。
這次影像堆料放在了一顆150°的超廣角鏡頭上,主打雙主攝。
對于小雷這種長焦重度使用者來說有點勸退,不過差異化確實是搞出來了。
硬件說完了,咱們得吐槽一波系統更新方面。
realme UI的適配規則顯得有點“摳門”,上市6個月以內會有功能優化和更新,6個月后就以穩定性維護為主了。
所有機型的整體維護周期只有兩年,這波操作也引起了realme用戶們的不滿。
但仔細想想,realme走的是機海戰術,需要維護的機型實在太多了。
真要長期維護,那工程量哪頂得住啊,把穩定性搞好慢慢用,倒不是啥問題。
其他機子...
像那些爆料較少的機子,小雷就放這兒一塊說了。
首先是iQOO 9,目前已經有消息了,不過時間點比較早,相關爆料并不多。
現在唯一實錘的就是會搭載驍龍8處理器和120W快充,游戲黨最想要的直屏也不會落下。
而一加10系列這邊稍顯冷清,H2OS涼了和一加回到OPPO懷抱,這兩件事兒加在一起,讓一加熱度跌了又跌。
不過,該爆料的還是要說。
這個背面設計,應該有不少小伙伴見過,現在的手機后置模組為了差異化,真的是一個比一個離譜了。
影像方面爆料甚少,網上有人說是48MP主攝+50MP廣角+3.3x光學變焦。
至于和哈蘇合作后,會給咱們帶來啥新東西,得等新機發布才知道啦。
充電則是80W有線+50W無線,其實小雷覺得65W以上都是夠用的,所以這個配置沒啥問題。
除了以上所說的機型,準備發布的新機還有很多。
比如vivo S12系列、三星Galaxy SS系列和iQOO Neo5S,這些新機的發布日期基本集中在12月底 -- 明年2月前。
最后,小雷建議想換新機的小伙伴們再等等,如果不是數碼極客,完全沒必要搶著買首發。
等首批購機用戶的體驗反饋出來后,咱們再結合考慮是否入手是最好的,一是能躲避首發降價背刺,二是能避免花錢買難受。
更何況明年還有發哥的天璣9000登場,性能不輸驍龍8,功耗還不高,這波真就是發哥關鍵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里,感謝小伙伴們耐心看到最后。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