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國第一批工商戶誕生于上世紀70年代,當時個體工商戶并不受人待見,但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社會公眾對個體工商戶的看法發生了很大的改善。個體經濟發展至今,在我國經濟中的占比越來越大,據企查查顯示目前我國尚在存續狀態的個體工商戶累計8920萬,目
我國第一批工商戶誕生于上世紀70年代,當時個體工商戶并不受人待見,但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社會公眾對個體工商戶的看法發生了很大的改善。個體經濟發展至今,在我國經濟中的占比越來越大,據企查查顯示目前我國尚在存續狀態的個體工商戶累計8920萬,目前個體從業人數已經超過1.76億,換算下,相當于每8個人當中就有1個是個體戶。
去年個體戶的生意十分難做,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店鋪都不得不關門,很多百年老店也在疫情影響下逃脫不了倒閉的命運,更何況是那些底蘊并不深厚的小店鋪呢?今年雖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因為原材料的上漲,很多個體戶的微薄利潤一再被壓縮,日子同樣難以為繼。
放眼全國多個城市,很多店鋪都貼有出租和轉讓的信息,很多實體店老板處于兩難境地,開張無法面對營業額的慘淡和高昂的人工成本,而若放棄經營則意味著自己的前提投入都成了泡影,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另外禍不單行,實體店老板,今年還要面臨保費漲價,是否選擇繼續繳納社保的問題。
可能上班族對于社保的壓力沒什么感覺,這是因為上班之后公司會幫助承擔一部分社保費用,自身只承擔一小部分,可對于個體工商戶而言,所有的費用都需要自己繳納。去年因為疫情影響,社保費用有所下調,個體戶每月只需要繳納1100元的社保費,但隨著疫情的影響逐漸較少,社保費用也迎來大漲價,每個月保費漲到1600元,換算成年費就是19200元,相較之去年,上漲了45%。
生意不好做社保費用又上漲,今年對于個體戶來說真的是艱難的一年,于是很多個體戶都在考慮是否斷繳,畢竟對于個體戶來說收入并不穩定,今年又如此艱難,如果不斷繳,每年的收入可能就剛好可以糊口,辛苦工作一年也沒什么存款;但如果斷繳的話,又無法保障自己以后的老年生活,是否斷繳的確是個艱難的選擇。
社保費用為何會上漲呢?
其實社保費用的上調主要是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一個就是疫情,疫情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猛烈的沖擊,國家為減輕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的壓力,也為了保證經濟的正常運轉,于是選擇降低社保費用,但隨著經濟的復蘇,國家則需要將這部分少交的錢補充回來,以降低財政支出的壓力。另外的因素就是通貨膨脹的因素,隨著全球都開始大量印鈔,全球多個國家的通脹都很嚴重,我國的通脹也受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而不斷加劇,通脹會造成錢貶值,這樣保額就會貶值,為達到相同的保障費用就需要對保費進行上調。
選擇斷繳還是繼續繳納?
其實小麥還是建議個體戶不要斷繳,因為斷繳意味著自己失去了一份保障,未來的生活會增加更多的風險。社保繳納的時間越長,醫院報銷的比例越高,一旦斷繳就意味著自己要負擔更多的住院和醫藥費用。另外斷繳還會在落戶和買房等多個方面受到影響,想要在北京落戶需要滿足的條件之一就是在北京連續繳納社保7年以上,而非京籍居民要想在北京買房,則需要連續繳納60個月。
斷繳之后多個方面都會受到限制,況且隨著醫療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會越來越長,2019年衛健委的數據顯示,人均壽命在77歲左右,老年之后精神和體力都會下降,這時候更是需要一份保障。大家對于保費上漲有什么看法?又是否會選擇斷繳呢?
何原遠